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4篇
  免费   967篇
  国内免费   992篇
航空   2614篇
航天技术   2750篇
综合类   490篇
航天   4199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341篇
  2020年   328篇
  2019年   350篇
  2018年   241篇
  2017年   215篇
  2016年   296篇
  2015年   341篇
  2014年   512篇
  2013年   465篇
  2012年   620篇
  2011年   575篇
  2010年   524篇
  2009年   576篇
  2008年   505篇
  2007年   456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330篇
  2004年   354篇
  2003年   293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52.
航天技术的发展,不仅帮助人类加深了对外层空间的认识,而且大大拓宽了人类活动的范围,致使太空环境尤其是太阳系空间已成为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53.
54.
对中巴地球资源卫星FM1星空间环境监测(SEM)分系统在轨飞行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对测量的结果与预示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在太阳质子事件发生时测量结果的变化。  相似文献   
55.
随着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科学家对空间飞行器所具有的宇宙射线辐照、微重力、高真空、磁场等特殊环境进行不懈地探测,把空间特殊环境当成一种资源,加以开发利用,进行大量的空间科学试验,取得重要成果。本章记述2000年以前通过我国返回式卫星搭载进行国内外新技术搭载试验、微重力测量搭载试验、微重力材料搭载试验、空间生命科学试验、空间育种试验,开展空间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56.
山丹 《中国航天》2004,(10):36-37
经过多次发射推迟后,人类研制的第一颗水星轨道探测器“信使”终于在美国东部时间8月3日凌晨2时16分(北京时问14时16分),由波音公司的德尔它2H-7925型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升空。升空57分钟后,探测器进入一条太阳轨道。入轨后,它自动展开了两块太阳能电池板,并开始向地面发送状态数据。按计划,探测器将于2011年3月进入环绕水星运行的轨道,对水星展开为期至少1年的科学探测。  相似文献   
57.
多普勒测风雷达是国外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标志着气象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本文介绍了我国第一部UHF多普勒测风雷达的研制和考核情况,详细描述了该雷达的性能和特点,分析了该雷达的使用情况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8.
庾晋 《飞碟探索》2005,(1):43-43
彗星是由太阳系诞生初期的物质构成的.由于它自身的温度极低并处在温度极低的宇宙空间,因此在太阳系诞生46亿年来,彗星几乎始终保持着形成初期的状况,对它进行研究将有助于人类揭开太阳系形成之谜。  相似文献   
59.
与通讯、探空及遥感遥测雷达的技术相同,探地雷达亦是利用高频电磁脉冲波的反射原理来探测目的物及地质现象。其特点是从地面向地下发射电磁波来实现探测目的,故称其为探地雷达,也叫地质雷达。探地雷达利用主频为数十兆赫至上千兆赫波段的高频电磁波,以宽频带短脉冲形式,由地面通过天线发射  相似文献   
60.
通过构造基本群的正规子群,得到有限复迭空间和自映射的提升。并定义了NL数,指出用NL数可以估算自映射的Nielsen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