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1篇
  免费   604篇
  国内免费   228篇
航空   2601篇
航天技术   411篇
综合类   143篇
航天   80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315篇
  2007年   459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287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多(全)电发动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磁性轴承、整体式起动/发电机和燃气涡轮发动机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发展状况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52.
一种提高后掠侧压式进气道流量系数的有效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一种双楔顶压、侧板中置的常规后掠侧压式进气道基础上通过减小顶板第二压缩角,引入圆弧压缩面设计了一种具有较高流量系数的进气道.利用Fluent商业计算软件对比研究了该进气道与常规进气道在Ma=6和Ma=4下的流动特征及性能.研究发现,新的改进措施能在几乎不降低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流量系数:在Ma=6来流条件下,改进后的进气道流量系数为0.87,比常规进气道提高14.5%;在Ma=4来流条件下,流量系数为0.69,提高了19%.  相似文献   
953.
《推进技术》2006,27(6):581-584
B白耀忠BAI Yao-zhong…………(368)C蔡体敏CAI Ti-min……………(450)蔡元虎CAI Yuan-hu…………(257)曹谦CAO Qian………………(445)曹翠微CAO Cui-wei…………(450)曹志鹏CAO Zhi-peng……………230常国强CHANG Guo-qiang………248常海萍CHANG Hai-ping(248,326)………………………………………陈方CHEN Fang………………563陈锋CHEN Feng…………………9陈剑CHEN Jian…………………71陈君CHEN Jun…………………363陈雄CHEN Xiong………………521陈阳CHEN Yang…………………9陈鹰CHEN Ying…………………  相似文献   
954.
《推进技术》2005,26(6):581-584
~~《推进技术》第26卷(2005年)著者索引  相似文献   
955.
美国推进系统数值仿真(NPSS)计划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国外有关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综合介绍了由美国NASAGlenn研究中心(GRC)组织实施的“推进系统数值仿真”(NPSS)计划的发展历程,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进度,组成和构架,主要关键技术及应用等情况,并对我国航空发动机数值仿真系统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56.
针对一种带放气槽的定几何二元倒置"X"型混压式超音速进气道进行了风洞吹风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来流马赫数的增加,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不断减小,流量系数却先增加,在设计点达到最大值后减小;当攻角变化时,两侧进气道变化各异,在小攻角α≤60时,随着攻角的增加,迎背风两侧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均有所下降,但背风侧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高于迎风侧进气道,在流量系数方面,背风侧进气道先增加后减小,而迎风侧进气道一直保持缓慢下降,但两侧总的流量保持变化不大,在大攻角(α=60-90)状态下,背风侧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和流量系数均下降剧烈,而迎风侧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下降但流量系数却有所上升;同时,通过与不带放气槽进气道的速度特性以及反压特性对比发现,放气槽的存在不但增加了进气道的稳定工作范围,而且对进气道在高马赫数下性能的提高也大有裨益。本文为倒置"X"型进气道的设计、改进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57.
利用ABAQUS软件对激光推进飞行器进行了单、多脉冲结构冲击响应的数值模拟;建立了变形抛物面焦点区域的数值计算方法,计算出结构变形后的焦点区域的变化程度:发现因结构变形引起的聚焦区域的变化不可忽视,是飞行器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958.
电弧加热发动机地面试验(Ⅱ)发动机电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汤海滨  刘畅  陈树君  马彬  刘宇 《推进技术》2006,27(6):546-549
1引言电弧加热发动机(Arcjet)的工作是依靠电弧加热气体推进剂经喷管加速后向外喷射而产生推力,发动机的性能(比冲、推进效率、寿命等)一方面与发动机的结构有关,另一方面和电弧的发电特性及电源的工作特性有关[1,2]。只有保证电源工作的伏安特性与电弧工作的伏安特性相匹配,才  相似文献   
959.
快速离子氮化渗氮层相组成和微观组织形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渗氮件的性能与渗氮层的化合物相组成和扩散层的微观结构密切相关。本文基于渗氮温度和氮势对渗氮层形成与分解的影响规律,借助X射线衍射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对循环氮势快速离子氮化渗氮层相组成和微观组织形貌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其快速渗氮的机理。结果表明,与常规离子渗氮工艺相比,通过周期地控制渗氮温度和氮势变化,快速离子渗氮不仅能显著地提高渗氮速度和增加材料的渗氮层深,而且使合金氮化物种类明显增多,扩散层中的沉淀硬化物也更细小弥散,有利于改善渗氮层质量和提高渗氮工件性能。  相似文献   
960.
针对国内某新型战机及其装配的新型涡轮风扇发动机,本文研究了该综合飞行/推进系统一体化控制问题.首先建立了飞行子系统、推进子系统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到了飞行/推进系统综合模型;利用H∞混合灵敏度控制器设计方法,设计了综合系统控制器,对控制器设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作了讨论;最后通过仿真,表明所设计的综合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