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34篇
航天技术   3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薄膜生长工艺对TiO_2基紫外探测器光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别采用磁控溅射和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相同厚度的TiO2薄膜,并用以制备了金属-半导体-金属(MSM)结构TiO2基紫外探测器。通过紫外光电性能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及X射线衍射(XRD)分析,研究了TiO2薄膜生长工艺对探测器光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磁控溅射工艺下,探测器的光电流虽然较低,但响应时间和暗电流远小于溶胶-凝胶工艺制备的探测器,其具备了高辐射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特性。磁控溅射工艺制备的TiO2薄膜结构较为致密,晶界和缺陷较少,方阻较高,这是其取得优良的光电特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32.
溅射沉积高温合金涂层的抗高温氧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在一种高温合金上以磁控溅射方法沉积制备与基体高温合金成分相同的涂层,并对其抗高温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涂层的结构为微晶柱状晶,具有这种结构的高温合金涂层能大幅度提高基体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而且在涂层表面形成的氧化物防护膜具有良好的粘附性。  相似文献   
33.
残余应力直接影响镀膜膜层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为减小薄膜的残余应力,提高镀膜膜层的可靠性,在不同溅射气压、不同镀膜温度条件下,在熔融石英基底上进行了直流磁控溅射镀金膜试验。通过基片曲率法得到薄膜的残余应力,采用激光平面干涉仪对基片的形变进行测试,对不同工艺参数下膜层的残余应力进行分析,并采用扫描电镜对膜层的表面形貌进行测试。通过试验可知,磁控溅射镀膜膜层的残余应力随镀膜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一定工作气压范围内(0.2Pa~0.6Pa)随溅射气压的增加而降低。电镜测试结果表明,常温镀膜晶粒的尺寸约为30nm,180℃镀膜晶粒的尺寸增长至近100nm。镀膜温度越高,薄膜的微观结构越致密。  相似文献   
34.
崔云先  高富来  朱熙  苏新明  殷俊伟 《航空学报》2020,41(12):424097-424097
飞行器以高超声速飞行时瞬间温升可达1 600℃以上,为了保证飞行器的可靠和运行安全,准确实时测量热防护系统表面温度显得尤为重要。针对高温环境实时测温的技术难题,结合磁控溅射技术和陶瓷烧结技术,提出了一种引线和传感器基底一体化的微小型高温薄膜温度传感器结构。采用高温检定炉对传感器陶瓷基底的高温绝缘性进行了测试,并使用多种微观形貌表征方法对传感器主要结构材料进行筛选,得到薄膜温度传感器制备所需的最佳材料组合。进行了薄膜温度传感器静态标定和综合性能高温考核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传感器灵敏度、重复性的变化与标准热电偶基本保持一致,在实际环境温度低于1 500℃时,传感器测量误差不超过4‰,可在1 200℃高温环境中连续准确测温6 h以上,且测温上限高达1 800℃,验证了该传感器在高温环境中进行测温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航天器表面温度测量和热防护系统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5.
新型MCrAIX包覆型涂层是国外70年代发展的第三代高温防护涂层。以GH220合金为基材,采用磁控溅射沉积MCrAIX涂层,并通过对涂层的成分及其复合结构、梯度系统优选试验,获得了Ni20Co-18Cr-12.SAI-0.6Y-Si-Hf/Al梯度涂层,该涂层的抗氧化性、抗腐蚀性、塑性与脆性得到合理统一,表现出优异的高温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36.
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利用复合磁控溅射镀膜机双直流溅射靶,镀制了大量的试验样品,通过XP测定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三个试样膜层的硬度。经过仔细分析发现,磁场的分布、靶基距和温度对薄膜的硬度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37.
从理论上、实践上比较了多种镀膜技术 ,确认了在铁氧体移相器单元表面镀膜最好且实用的技术是复合靶、磁控溅射离子镀技术 ,并进一步阐述、分析了优质镀层获得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38.
微颗粒表面磁控溅射镀金属膜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成功地在微颗粒表面沉积了金属铜膜和金属镍膜.利用光学显微镜(O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能谱仪(EDS)、多功能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和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测试仪器对其表面形貌、膜厚和组份进行了表征.重点讨论了不同的沉积条件对薄膜结晶的影响,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溅射镀膜时,通过控制微颗粒的运动方式,可以在微颗粒表面镀上均匀性好、附着力强和致密性好的金属膜.溅射时间越长或溅射功率越大或装载量越少,都有利于薄膜结晶.   相似文献   
39.
周期结构对AlTiN多层薄膜结合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TiAl合金靶,利用中频反应磁控溅射系统,通过交替改变氮气流量的方法,在高速钢(W18Cr4V)基体上沉积了氮含量周期性改变的AlTiN多层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方法研究了AlTiN多层薄膜微观组织和结构;AlTiN多层薄膜的力学以及膜基结合性能用纳米压痕硬度仪和划痕试验得到。结果表明,制备的AlTiN薄膜,尽管交替的两层中氮含量不同,但每一单层都为非晶包裹纳米晶的纳米复合结构,所不同的是,低氮含量层中纳米晶密度较小。多层结构的形成能够很大的提高AlTiN多层薄膜的临界载荷和结合能,同时硬度和弹性模量值均有微小的提高,氮气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多层膜性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40.
研究了射频磁控溅工艺制备的热障涂层的抗氧化、抗热腐蚀及抗冷热循环性能以及隔热效果,结果表明,NiCrAlY/ZrO2.8%Y2O3涂层系统的抗氧化,抗冷热循环性能以及隔热热效果良好,涂层与基体以及底涂层和面层之间的结合牢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