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8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181篇
航空   1003篇
航天技术   321篇
综合类   211篇
航天   31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盘算尖响函数综合技术导出了用耦合频响函数和无有效载荷的运载火箭界面加速度响应表示的有效载荷/运载火箭耦合动力分析的频域方法,给出了以自由界面的运载火箭模态分数放自由界面或固定界面有效载荷模态参数构成的耦合频响函数表达式。  相似文献   
72.
结构动力模型一体化降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应用一体化降价技术实现结构动力模型的有效降阶,即首先在物理空间用动力缩聚(dy-namic condensation)法,然后在状态空间用平衡模型降阶(Balance Model Reduction)法,降低原始模型的阶数,这样就能结合有限元分析中物理模型降阶技术及控制理论中平衡降阶法的优点,所得降阶模型不仅阶数较低,而且所得状态空间方程具有可观且可控的优点。仿真表明,这种一体化降价技术算法稳定,计算精度高。  相似文献   
73.
基于反电势形状函数法的无刷直流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相导通模式时通过逆变器开关状态不能确定电压空间矢量,现有方案是通过实时测量3个相电压来解决这一问题,但系统变得复杂;此外现有方案在转矩观测中包含的微分项会降低控制精度,增大计算量,影响系统实时性。针对这两点不足,提出反电势形状函数法,在软件中实现了相电压的实时计算,使转矩观测变得简洁,更易于工程实用。最后给出的仿真与实验结果证明了反电势形状函数法用于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74.
为了测定具有埋入式进气道的某航弹发动机进排气对航弹的气动影响量 ,采用引射式动力模拟器在FL 7高速风洞 ,首次在国内成功地进行了高速风洞进排气动力模拟试验。试验模型缩比为 1∶1 0 ,M =0 .7,P0j/P∞ =2 .62 ,Cφ=0 .79。试验结果表明 ,有动力后XD,CL,CD增加 ,Cma减少。试验表明在高速风洞中对于小尺寸的试验模型 ,采用引射式动力模拟器开展进排气动力模拟试验是一种简便适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5.
本文阐述了尾旋自由飞模型的设计要求和模型缩尺比例数K的选取原则;对影响模型质量m_m的诸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剖析了真实飞机发生尾旋的高度H_A与模型试验高度H_m的确定问题;对模型的结构设计和回收系统设计的一些主要问题也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76.
高浊度原水絮凝过程的动力学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用无机低分子铝盐,铁盐:无水AlCl3,FeCl3,FecL3,6H2O和无机高分子聚合氯化铝PAC以及无机与有机高分子PAM复配等絮凝剂处理高浊度原水,实验测定了余浊与静沉时间、水体密度与静沉时间的变化曲线;采用多次多因素多水平正交试验进行最佳水力条件选择,并结合矾花大小变化对絮凝过程力学和机理进入深入的研究,为管式絮凝器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
涡轮冷却器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飞机空调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的需要出发,首先用理论推导的方法求得涡轮冷却器的动态数学模型的结构形式,然后提出不用理论推导的方法求得涡轮冷却器动态数学模型的模型参数,而用辨识实验的方法求得涡轮冷却器的动态数学模型的模型参数。还推导了辨识的计算公式,论述了辨识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结果。最后提出了涡轮冷却器动态特性的计算方法,并且以欧拉法为例论述了涡轮冷却器动态特性计算的具体公式和步骤。  相似文献   
78.
低湍流度磁悬浮风洞的气动和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磁悬浮风洞的历史、现状作了简要回顾和介绍 ,提出了建造 30 0mm× 30 0mm磁悬浮低速风洞 (简称MSWT 30 0 )的设计思想 ,给出了MSWT 30 0主要部件 ,包括离心式鼓风机、过渡段、大角度扩散段、稳定段、收缩段、实验段。MSWT 30 0的建立将结束我国没有磁悬浮风洞的历史  相似文献   
79.
本文从飞机空凋系统温度调节的需要出发,首先以集中参数模型的形式,用理论推导的方法,求得热交换器的动态数学模型的结构形式。然后,为了使热交换器的动态数学模型更加符合实际热交换器,文中提出不用理论推导的方法求得热交换器动态数学模型的模型参数,而用辨识实验的方法求得热交换器动态数学模型的模型参数。文木提出了热交换器动态特性的计算方法,即微分方程数值计算方法在其模型参数是状态参数函数的热交换器动态特性计算中的具体应用。并且以欧拉法为例,论述了热交换器动态特性计算的具体公式和步骤。  相似文献   
80.
近地磁尾准无碰撞磁重联事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综合分析了ClusterⅡ-C1飞船在2001年9月15日飞越地球磁尾等离子体片区的热离子和磁场观测资料。结果表明,约在0340-0440UT时间期间,资料多次呈现出较强的尾向离子流(VXGSM<0),明显的南向磁场分量(BZGSM<0),以及明显的晨-昏向磁场分量BYGSM等特征。由此可以推断,在磁尾等离子体片中,在径向方向XGSE>-18.6Re范围内,可能发生了多次磁重联事件,整个事件持续期约1h。磁重联事件的观测特征与准无(或半)碰撞磁重联理论的基本图像符合一致,因此这些事件应当是准无碰撞磁重联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