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140篇
航天技术   9篇
综合类   25篇
航天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31.
烧结过程的透气性状态是烧结过程一个非常重要的状态参数,它决定了烧结过程顺利进行的程度,影响着烧结块的产量、质量。但对于这一重要的状态参数有时由于经济或技术上的原因,很难通过传感器对这些过程变量进行在线测量。提出一种软测量技术,它利用易测过程变量,依据这些易测过程变量与难以直接测量的待测过程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软测量模型),通过各种数学计算和估计方法,从而实现对待测过程变量的测量。仿真试验证明,这种技术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2.
氧化物陶瓷的微波烧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行研制的微波烧结装置,进行了氧化锆(Y-TZP)、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和氧化铝陶瓷的微波烧结实验研究。重点讨论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对烧结密度的影响。另外,还从烧结工艺、烧结结果等方面与常规烧结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3.
放电等离子烧结Al2O3-ZrO2纳米复相陶瓷及其力学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醇 水溶液加热法制备两相分散良好的纳米复合粉体,通过放电等离子超快速烧结制备Al2O3 ZrO2纳米复相陶瓷。研究了纳米第二相ZrO2对复相陶瓷致密化、烧结行为、力学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从烧结激活能的观点解释了纳米第二相阻止基体Al2O3致密化的原因。放电等离子烧结得到了典型的晶间/晶内混合型纳米陶瓷,其弯曲强度高达1070MPa,断裂韧性达10.42MPa·m1/2。微观组织分析表明其中大量的内晶纳米颗粒阻止位错运动,使得基体氧化铝晶粒内形成复杂的位错组态,其主要特点为穿晶断裂和多重界面。  相似文献   
134.
将混合超微粉(AlN+Al)添加到AlN细粉中,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常压烧结试验。测定了烧结体的导热系数,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2023K时,超微粉的添加使AlN的烧结密度和导热率提高;当烧结温度升至2123K时,超微粉的添加反而引起AlN的烧结密度和导热率的下降。讨论了超微粉对AlN的烧结和导热的作用条件和机理。  相似文献   
135.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衍射技术(XRD)着重研究了不同铝含量对铝、钛、硼混合粉烧结反应生成TiB2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A1-Ti-B系中,混合粉中铝的含量是一重要参数。TiB2相虽可在640℃及950℃反应生成,但生成的数量与铝含量密切相关。含50wt-%铝的混合粉被认为是最佳成分配比。  相似文献   
136.
陶瓷粉末的选择性激光烧结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陶瓷粉末的选择性激光烧结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烧结深度和宽度随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的变化规律,并获得了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形的陶瓷零件。  相似文献   
137.
金属零件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激光选区熔化技术与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粉末材料往往是一种金属材料与另一种低熔点材料的混合物,成形过程中,仅低熔点材料熔化或部分熔化把金属材料包覆粘结在一起,其原型表面粗糙、内部疏松多孔、力学性能差,需要经过高温重熔或渗金属填补空隙等后处理才能使用;而前者利用高亮度激光直接熔化金属粉末材料,无需粘结剂,由3D模型直接成形出与锻件性能相当的任意复杂结构零件,其零件仅需表面光整即可使用。  相似文献   
138.
陶瓷隔热瓦表面SiO2-B2O3-MoSi2-SiB4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料浆涂覆烧结法在高温刚性隔热瓦表面制备了一种新的涂层,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扫描电镜对涂层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对涂层在波长2.5~20μm范围内不同温度下的辐射率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涂层厚度约为200μm,涂层具有双层结构,中间过渡层为多孔结构,外表面层为致密的玻璃层。在800℃时涂层总的光谱发射率达到0.92。  相似文献   
139.
采用微波烧结法制备了MoSi2和10vol%SiC/MoSi2纳米复合陶瓷。通过SiC预加热体的混合式加热法和合理的保温结构设计,实现了MoSi2低温阶段的快速升温,提高了温度均匀性。密度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1 450℃保温60 min烧结工艺下,MoSi2试样的相对密度达到93.4%,断裂韧度4.5 MPa.m1/2,维氏硬度为10.53 GPa,弯曲强度为186 MPa。10vol%SiC/MoSi2试样尽管相对密度下降为90.3%,但各项力学性能均优于MoSi2试样。相比1 650℃热压烧结,微波烧结温度降低了200℃,MoSi2和SiC/MoSi2试样致密性有所下降,但力学性能有较大提高,尤其是MoSi2试样。断口扫描分析表明,微波烧结试样相对热压烧结试样基体晶粒更细,孔隙细小且分布均匀;SiC/MoSi2试样微波烧结的晶粒细化效果不如MoSi2明显。  相似文献   
140.
在跨超声速风洞中常采用在稳定段上游安装阻性消声器或谐振腔式消声器来降低暂冲式风洞主回路的主调压阀门、引射器或连续式风洞的压缩机等驱动风洞的动力源所产生的气流噪声强度,达到抑制这些噪声下传影响风洞试验段流场动态品质的效果。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特别是降噪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多层烧结金属丝网作为一种新型的消声装置代替原有消声器成为可能。针对这种新技术是否能达到降低风洞气流噪声强度的目的,开展了试验研究方法,通过引导性试验证明,采用多层烧结金属丝网的消声效果优于常规的消声器,且出口气流品质得到较大改善,湍流度大幅度降低,可将这一技术运用到某超声速风洞中。通过性能测试,达到了预期目的,拓展了风洞的降噪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