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73篇
航天技术   8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18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开放式体系结构在数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开放式数控系统的设计方法,阐述了开放式体系结构在数控系统中的具体体现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2.
针对《材料成型原理》的纯理论性,学生学起来比较枯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引入了模块化教学、开放式课堂教学等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73.
介绍美国开放式遥测地面站、微机遥测地面站的特点及其发展动向。主要的发展包括大力推行宇航CCSDS标准;遥测标准部分内容改变、开放式遥测地面站、完成(或正在完成)IRIG、CCSDS标准兼容扩展。结论认为:对于运载工具、卫星、载人航天器的航区,宜用开放式遥测站。而实验室、较小的弹及要求不太高的飞行器射前检测,宜用微机遥测站。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民航院校本科生在"民航概论"课程中学习行为的分析,结合MOOC后台提取的535213条有效数据,对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完成学习""学生活跃度"和"学习过程持续性"三个维度展开研究,得出本科生在MOOC平台的学习效果与学习主动性呈正比.学习主动性是学习持续性的保证,建议将MOOC平台作为课程实践和认知部分的补充,提出在原有课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强现场教学、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课程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75.
基于PMAC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基于PMAC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硬件、软件结构及系统软件开发的关键技术,并对自由曲面加工开放式数控机床结构、人机对话界面的编制、CNC应用程序的处理、PLC程序的编写、DLL应用程序与PMAC间的通讯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6.
软交换承载网络组网模式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软交换网络中信令流、媒体流和维护流等业务流的交互需求,结合SOFTX3000软交换设备、UMG8900通用媒体网关设备和UA5000用户接入设备相关单板的工作原理,分析了采用二层组网模式的承载网络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基于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的三层路由组网模式,并在某电话局软交换网络中得到应用。经分析,采用三层路由组网模式相比于二层组网模式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7.
为提高齿轮倒角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和软件框架结构的复用率,基于层次状态机理论、量子框架理论和嵌入式系统实现技术,提出一种数控齿轮倒角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该系统硬件部分主要包含工业控制计算机、固高GTS系列八轴运动卡,搭建一套用于齿轮倒角加工的开放式数控系统。软件部分介绍了量子框架的相关内容,给出了量子框架的组织结构和齿轮倒角数控系统的体系图。最后开发出能够对倒角机进行逻辑控制的加工软件。经测试表明,由量子框架技术设计的齿轮倒角数控系统具有更高的的可靠性,同时降低了控制系统软件的开发设计难度。  相似文献   
78.
应用模块化、标准化的开放式系统结构的设计思路,提出基于先进的测试总线的综合校准概念,研究便携高效、可扩展性强的开放式多参数校准平台构架技术,有力支撑了现场测试设备的计量校准工作。  相似文献   
79.
开放式电源模块作为模块电源的一个发展方向,其PCB铜层不仅作为导电线路,同时承担散热器作用。本文基于有源箝位正激拓扑,完善了开放式电源模块的损耗模型分析,给出磁件铁损和线路损耗的精确计算,引入随负载变化的温度系数,实现了全负载范围内对损耗特性的准确预计。在精确建模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满载效率、空载损耗及散热要求,给出模块电源优化的系统思路,并结合18~36 V输入、5 V/150 W输出的指标,给出了开关频率、同步整流管并联只数、PCB铜厚影响的定量分析和具体优化方法。此外,结合损耗分析,通过对温升的估算给出过孔、敷铜面积、PCB层数的散热分析与优化设计。最后,样机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0.
航空电子系统核心处理平台架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历数航电核心处理平台架构当前面临的问题,总结演进历史,针对新式场景需求,同时结合领域技 术发展趋势,梳理相关架构标准规范,论述了未来航电架构发展的关键特征,提出了支撑新一代航电系统核心 处理平台架构的关键技术,为其后续发展方向与实施计划提供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