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8篇
航空   180篇
航天技术   26篇
综合类   20篇
航天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71.
星际旅行包括行星际航行和恒星际航行。人类已经实现了在太阳系内的不载人行星际旅行,要实现恒星际航行,人类还要付出长时间的努力。  相似文献   
72.
介绍了2010年战斗机座舱——Symbionic座舱系统的基本概念及所涉及的各个分系统,详细讨论了Symbionic座舱系统的人机界面及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73.
74.
透视美国B-2“幽灵”轰炸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B-2“幽灵”隐身轰炸机的研制背景、历程以及对飞机的未来予以展望。系统地论述了飞机的主要部件和装置,详细分析了飞机所采用的隐身技术和武器系统。  相似文献   
75.
基于人体热调节模型的民机座舱热舒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机座舱热舒适性研究对我国研制的大型飞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舒适性研究中人体热模型的合理性是影响舒适性分析与评价的关键.在开展的有限空间人员热特性实验测试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具有热调节行为的人体热模型,将人体复杂传热过程抽象为高温核心区、血液灌注区和等效组织区三者间热传递,很好地克服了常规定壁温或定热流密度人体模型的局限性,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将该模型结合文中提出的无迭代PMV(Predicted Mean Vote)热舒适性方程,在保证计算速度的前提下,可实现高人员密度的民机座舱舒适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既能够满足复杂空间的计算速度要求,又能较准确地体现人体生理热调节过程,仿真结果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76.
飞行员助手项目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文海  张源原  周思羽  刘锦涛  梅丹 《航空学报》2016,37(12):3563-3577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于航空领域的应用存在研究分散、总体设计思想落后的问题,导致无法将各种技术融合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智能辅助系统来提升飞行员的决策能力。本文首先总结了飞行员的能力限制及座舱功能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座舱智能辅助系统的设计需求,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了飞行员助手项目的总体结构及其设计,给出了各分系统的实现方式。最后,梳理了相关内容,指出项目中尚可完善之处,为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77.
未来战斗机座舱显控系统发展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总体设计中,座舱显示控制系统历来是最受关注的设计技术之一。在“需求牵引、技术推动”下,其发展极其迅速。本文分析了未来战斗机的座舱显控系统设计所面临的挑战,阐述了几种座舱显控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78.
在飞机飞行过程中,随着高度的上升,飞机座舱盖有机玻璃易形成损伤,影响飞行安全。为了能在地面试验台更加精确地模拟飞机飞行过程中座舱盖承受的压力载荷情况,通过引入分段控制思想,对试验台座舱增压系统进行控制器设计;针对试验台座舱增压系统的组成结构,建立控制系统模型,研究在虚拟仪器中通过分段控制技术实现对座舱增压系统的 PID 闭环控制。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 PID 控制器可以提高飞机座舱增压系统的控制精度与试验效率,满足试验台压力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9.
本文指出了飞机座舱空气质量控制的两大途径。根据飞机座舱空气净化技术的发展过程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对不同的座舱空气净化技术和装置进行了总结和比较,包括臭氧转换装置、颗粒污染物净化装置、气态污染物净化装置、新型一次回风净化系统,以及新型的引气系统等,并指出了不同净化技术系统的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80.
针对栽人航天器“人在回路”的特点,在评价现有人控交会对接试验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对地面验证系统设计原则进行归纳,提出一种载人航天器人工控制系统地面验证平台设计方案.该方案在继承以往航天器自动控制系统地面测试系统设计要点的基础上将“人”纳入控制闭环中,确保了载人航天器人工控制系统地面验证真实性.最后对平台的信息流回路、光学变换器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