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3篇
航空   116篇
航天技术   21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本文首先用虚位移原理推导出以位移形式表达的Reddy型高阶剪切变形理论复合材料层板的非线性控制方程及相应的边界条件。选定的5个位移函数均满足弹性转动约束边界条件,用Galerkin方法把无量纲化之后的控制方程转化为一组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用线性化的方法和可调节参数的修正迭代法求解这组方程。最后求出了不同复合材料的挠度和弯矩值。  相似文献   
42.
构造了一种非协调元方法,并用于复合材料层析间应力的分析。与常规的协调们移单元相比,非协调元能明显地提高计算精度,与杂交元相比又具有列式简单、计算效率较高的优点。非协调元属于单变量有限元,但从本质上补证明与杂交元存在等价性,因而具有多变量有限元的一些优点。在以往的复合材料层间应力分析中,单变量的们移元和多变量的杂交元比较多见。本文试图把非协调元应用于层间应力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兼有位移元和杂交  相似文献   
43.
为了实现航空航天等领域高温大热流燃烧装置的有效冷却,研究了不同材料和工艺制成的发汗冷却结构在高温高热流密度下,氢的发汗冷却性能。模拟高压推力室的结构特点和高热流设计发汗冷却试验件,用电弧加热主流空气模拟高温燃气、以氢气为发汗冷却剂对多孔陶瓷、烧结多孔不锈钢和多孔层板材料进行了33次172 s热试验研究。试验的材料设计孔隙率为10%~40%,燃烧室压力为2.7~8.4 MPa,主流燃气温度约为3 600 K,主流空气流量为220~1 490 g/s,冷却氢气流量为9.6~57 g/s,注入率为0.005~0.029。试验结果表明:当冷却剂氢注入率为1%时,主流与多孔陶瓷材料壁面和粉末冶金多孔结构壁面之间的换热分别减少了30%和70%以上;当注入率为3%时,主流与光刻多孔层间结构壁面之间的换热也能降低60%。证明氢发汗冷却可以有效减小壁面与燃气之间的对流热流。最后还总结得出了常温氢气对高压大热流环境进行发汗冷却的性能关联式。   相似文献   
44.
曲焱喆  盖秉政 《宇航学报》2007,28(4):1065-1069
针对含有椭圆孔无限大对称复合材料层板在弯曲载荷作用下的应力集中问题,利用经典的复合材料层板理论,将对称层板弯曲归结为均匀各项异性薄板弯曲问题来求解,采用各向异性薄板弯曲理论中复势方法,以保角映射技术为工具,得到了其解析解。并详细讨论了椭圆孔或圆孔对单层板和对称层板弯曲应力集中的影响,得到了对工程应用有一定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45.
张峰  刘伟强 《火箭推进》2007,33(6):43-48
较系统地介绍了应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冷却的层板技术,指出了层板发汗冷却的技术优势。介绍了一内壁全部由层板构成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结构及其层板发汗冷却单元的设计和加工工艺问题。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层板发汗在火箭推力室冷却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简要论述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6.
复合材料层合板的非线性后屈曲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能量变分方法,对多向辅设的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进行了后屈曲分析,在分析中计及了几何非线性和物理非线性的影响,导出了层合板结构的总势能表达式,最后获得在面内纵向压缩载荷下的非线性后屈曲控制方程,通过对几种碳/环氧复合材料层合板铺导情况的编程计算,得到了不同的经典临界值P1及其后屈曲平衡位形曲线,即P1/P1α~W1/H曲线,并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47.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冲击孔直径、扰流柱直径、气膜孔直径、冲击高度、轴向间距、展向间距和吹风比对层板综合冷却效率的耦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膜孔直径、展向间距和轴向间距是综合冷却效率的主要结构影响因素,综合冷却效率随气膜孔直径增大而增大,随展向间距和轴向间距增大而减小,相同开孔率时减小展向间距比减小轴向间距更有利于提高综合冷却效率;随着吹风比增大,综合冷却效率先快速后缓慢增大;根据实验结果拟合了层板综合冷却效率模型,拟合误差在±5%以内,经主燃烧室全环试验件高温高压试验验证,该模型预测的综合冷却效率最大误差为5.86%。  相似文献   
48.
采用电磁仿真运算的方法设计了方形和十字形混杂组元低频吸波阵列,采用模压工艺制备了基于混杂组元低频吸波阵列的吸波层板复合材料。研究了各单组元阵列本征吸波特性随单元结构变化的规律和混杂组元低频阵列本征吸收带的叠加效应。吸波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形状阵列单元的混杂可以有效拓宽阵列的本征吸收带宽,方形和十字形混杂组元阵列为双峰吸收阵列,吸收峰频率分别为3.1与4.5 GHz。混杂组元低频阵列的引入可以有效改善层板低频吸波性能,5 mm厚吸波阵列层板的反射率在2~6 GHz范围内-4.7 d B,6~16 GHz范围内-7 d B,阵列吸波层板的宽频吸波性能显著优于传统的阻抗渐变型吸波层板,阵列吸波层板力学性能与树脂基复合材料层板相当。  相似文献   
49.
50.
层板发汗冷却推力室板片流道的调节功能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卫华  程惠尔 《推进技术》2002,23(4):325-328
为了在设计层板发汗冷却推力室时选择合适的一次调节通道,对不同曲率半径,不同几何尺寸的一次调节通道进行了流阻试验,得出了不同几何尺寸的一次调节通道的流动特性,试验结果与经典的层流理论计算结果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试验表明,一次调节通道的临界雷诺数随曲率半径的减小而减小,摩阻系数随曲率半径的减小而增加,并得出了相应条件下的一次调节通道摩阻系数的修正关系式,在层流范围内阻较好地反映一次调节通道的流阻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