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2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93篇
航空   1015篇
航天技术   327篇
综合类   79篇
航天   40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基于弹性体模型的微机械陀螺检测电容解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涛  王安麟  张颖  焦继伟 《宇航学报》2006,27(3):426-432
以体微机械加工技术制备的音叉式振动型微机械陀螺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其检测电容的解析精度为目的,利用多自由度动态有限元解析理论,首次提出了基于弹性体模型的检测电容解析法。实现了考虑制备工艺、加工手段等引起的微陀螺结构缺陷造成的性能、品质变异仿真,以及面向微陀螺最终输出性能——检测电容的动力学特性与检测特性的分析。此方法基本解决了刚体结构微机械陀螺简化模型的低精度缺陷问题,为实现其多物理场工作环境的表征、结构拓扑形态的设计、复杂动态性能的仿真等工程化目标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62.
本文介绍三轴稳定通信卫星在地球指向模式下的陀螺标定方法和计算公式。转移轨道远地点火后及同步轨道在三轴稳定地球指向模式下的陀螺标定是利用地球敏感器、太阳敏感器和速率积分陀螺信号的遥测值标定陀螺常值漂移。  相似文献   
963.
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和优化光纤陀螺三轴组合的热设计方案。从光纤陀螺三轴组合内部热源出发,使用FLOTHERM软件建立了主电路板仿真模型,进行分析解算,得到了主电路板在室温条件下达到稳定状态的温度云图,并与红外热扫描结果加以分析比较,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对光纤陀螺三轴组合温度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发现了电路板过热和光纤环温度分布不均匀等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仿真结果表明,新的设计方案解决了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964.
对双通道反射式强度调制型光纤位移传感器测量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测量结果表明 ,所构成的系统重复性误差小于 0 .5 % ,测量范围为 2 .0 mm。该测量系统使用单片机处理测得数据 ,用查表插值的方法得到输出位移量  相似文献   
965.
SGCMG控制的三轴稳定航天器姿态动力学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以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SGCMG)为航天器控制执行机构的三轴稳定航天器动力学模型。首先建立SGCMG控制的航天器姿态动力学方程;然后分析了SGCMG的多种组合构形及其雅可比矩阵的奇异性问题;最后介绍了几种常用的避免奇异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6.
本文对静电陀螺伺服测漂所得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常用陀螺漂移模型进行修正,结果表明,改进模型中陀螺转子变形的奇次谐波与电极碗横向错位耦合产生的干扰力矩,对高精度静电陀螺导航系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与常用模型相比,用改进模型拟合试验数据,漂移速度残差将显著减小,因此改进模型进一步完善了陀螺漂移误差补偿模型,对提高导航系统精度具有实用意义。文中还根据静电陀螺的工作环境和伺服测漂的(?)验条件,对影响陀螺漂移精度的干扰源作了分析,并根据不同测试时间段漂移模型系数的变化趋势,提出了用时变参数漂移模型处理试验数据的构想。结果表明,与常系数漂移模型相比,它可以进一步减小漂移速度残差,得到更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67.
电力系统中,利用输电母线磁场的法拉第效应可研制磁光光纤电流传感模块,可在需要实时监控的节点处安放该模块,并采用波分复用(WDM)技术把所有节点的实时数据通过光纤网络汇集到中央计算机中,从而构成分布式光纤电流传感系统。  相似文献   
968.
分析了机载光电跟踪系统的构成,并对机载光电跟踪系统的最主要成部分-陀螺平台框架系统设计了基于GA(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器,由于遗传算洒可以搜索整个空间,不易陷入局部最优解,不受搜索空间的限制性假设的约束,因此本文通过遗传算法对模糊控制器的控制规则,参数以及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进行了优化,在对模糊控制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模糊控制的精度并加速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还采用了变论域的方法,通过对系统详细的仿真研究,验证了基于GA的模糊控制器设计的良好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69.
分析了圆柱形黑体腔腔内视在发射率的分布及腔体发射率,讨论了斜光线在光纤中的耦合与传输,并导出了光纤中传输的辐射功率表达式和光电探测器输出电流表达式。探测器输出电流的表达式表明,光电流的大小除随黑体腔温度变化外,还与探测器的下限、上限截止波长有关。下限、上限截止波长的间隔愈大,则光电流愈大,故在接收辐射功率时,探测器前不加窄带滤波片。文中还给出了光电流随温度变化的理论曲线和实验曲线,两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70.
波片堆作为理想的耦合模式传递标准已被国外许多著名校准机构采用。对采用波片堆研制偏振模色散传递标准的原因,及其设计、制备和装配的全过程进行了叙述;并对其研制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简述了波片堆偏振模色散传递标准的适用性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