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69篇
航空   503篇
航天技术   247篇
综合类   100篇
航天   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MIL-STD-1553B总线仿真系统给航空电子设备的研制和测试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1553B总线技术和虚拟仪器技术、利用个人计算机和MBI板构建硬件平台、使用LabWindows/CⅥ作为开发工具进行总线系统仿真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某型飞机显示控制系统和通信、导航、识别分系统的半物理半数字仿真.最后着重说明了程序实现中的难点并提出了改进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MIL-STD-1553B总线综合测试系统的组成、功能、用途、软件设计和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智能旋翼的频域神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频域内的神经控制方法在振动主动控制中因其允许复杂的控制算法,适合于智能旋翼的控制。在建立频域智能旋翼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频域内的智能旋翼神经控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方法选取训练样本,建立频域神经模拟器,然后按照提出的算法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有效,并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某型飞机机载总线仿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丛伟  顾文灿 《航空计算技术》2003,33(1):110-111,115
针对我军引进的新型飞机,使用航空机载总线及计算机局域网技术,论证并设计了虚实结合的机载数据总线的通信仿真系统,构造了具有远程通讯能力的飞机内部设备连接、分析、研究、实验、测试的通用平台。  相似文献   
15.
龙卫红  康继昌  韩兆轩  王毅 《航空学报》1989,10(10):509-514
 航空电子系统日益增长的复杂性使其必须走向分布式处理的道路。本文介绍一个基于1553B总线的分布式航空电子系统的实验模型——EPDAS系统,讨论了EPDAS系统信息传输机构的有关组成部分:总线通信协议、通信管理软件和总线接口,本文在分析传统的同步总线控制方式的缺点之后,提出了询问和命令/响应相结合的总线控制方式,该方式能提高总线传输的效率和实时性。在EPDAS系统的总线接口设计中,引入了流水线并行处理技术,解决了总线接口的瓶颈问题,并使之易于VLSI化;伪DMA控制的概念,使总线接口电路更加简化;共享存贮器的互连技术,具有效率高、控制简单、容易实现等优点。EPDAS系统结构合理、效率高,符合国情、适合于新一代的飞机。  相似文献   
16.
基于ANFIS的蒸汽发生器水位实时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蒸汽发生器的水位特性出发,对其水位高度控制原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鉴于控制对象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采用自适应神经元模糊推理(Adaptive neuron fuzzy inference system,ANFIS)技术,建立了模糊控制规则库,实现了对蒸汽发生器水位的智能控制。本文详细阐述了ANFIS技术的结构、控制方式和系统的主要功能,完成了软、硬件的综合设计,并进行了仿真研究。控制系统的硬件采用了DSP芯片,以保证系统的实时性;软件采用了模糊一神经网络算法,以克服系统模型的不确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Kanerva的稀疏分布存贮模型由于对寻址地址采用了稀疏编码,对数据采用了分布式存贮,从而解决了大维数向量的输入问题,SDM实际上是一个由输入层,中间层和输出层组成的三层前向网络,其中神经元间的互迦权值在输入层与中间层是预置的(用矩阵A表示),中间层与输出层的连接权阵C由外积法得到,文中假定在相同的学习规则下,就信噪比意义而言,A的均匀预置能使SDM获得最优性能,从而为A的预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力控制反馈信号的神经网络法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机器人的力反馈,主动柔顺控制和双向联想记忆的神经网络进行了综合研究,针对机器人腕力传感器输出信号的部分失真,提出了机器人擦洗平面玻璃力反馈信号神经校正的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神经网络结构,在AdeptThree精密装配机器人上进行了试验验证,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从研究结构的数学模型入手,讨论了建立三维结构有限元计算模型的方法。成功地获得了一些具有应用代表性的三维板壳和块体结构有限元计算网格的自动划分原理和算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比较和研究了相关数据和不相关数据的融合方法,分析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算法:集中式融合算法和分布式融合算法.经过实验证明,执行分布式有反馈融合算法时的效果最好.然后利用该算法,提出了和线性内插神经网络相结合的识别方法.利用4种飞机的步进频率雷达的高分辨率一维距离像,将神经网络的识别结果作为证据分别送入传感器进行融合,进行识别研究.实验证明,与单纯利用神经网络的方法比较,目标的正确识别率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