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34篇
航空   261篇
航天技术   67篇
综合类   50篇
航天   4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研制了一种由聚酯薄膜制成的矩形孔蜂窝结构,并制作了蜂窝孔尺寸及壁厚不同的数块蜂窝板。对含有蜂窝结构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与不含蜂窝结构的普通平板集热器,进行了闷晒对比实验。实验表明:蜂窝结构显著提高了平板集热器的平衡温度,且较小的蜂窝孔尺寸及薄的蜂窝孔壁厚效果更为明显;进一步的效率分析也表明∶含蜂窝板的平板集热器,其集热效率比普通平板集热器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02.
飞机结构典型环境腐蚀当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8  
 提出了一种用DFR值描述飞机结构的疲劳性能随腐蚀时间变化的关系式。阐述了腐蚀损伤相同则疲劳强度相等的观点,明确提出了以疲劳强度为准则的腐蚀当量原理,并根据相当数量的大气暴露和加速腐蚀试验后的疲劳数据,确定了铝合金试件4种典型环境地面停放大气腐蚀与试验室加速模拟环境暴露的腐蚀当量关系。  相似文献   
303.
复合材料层合结构开口的非对称补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罗小东  寇长河  于卫东  石天路 《航空学报》1994,15(12):1478-1481
中心开口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层板的插层铺设非对称补强进行了孔边应力集中、应变分布、层间应力、损伤和强度特性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插层铺设非对称补强方式与顺序铺设补强方式相比,具有明显优异的补强效率,并能达到或超过对称补强的效率。  相似文献   
304.
结构随机跳变系统的自举滤波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森堂  徐广飞  汤勇 《航空学报》1998,19(2):185-189
针对在结构随机跳变系统的滤波中存在的“基础结构失真”问题,提出了一种对系统结构的非线性、系统状态和噪声的分布形式不再限制的滤波新方法。并就该方法的性能同目前广泛应用的滤波方法做了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其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305.
智能结构模糊振动控制的在环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采用压电材料作为传感器和驱动器,基于模糊逻辑的柔性结构主动振动控制方法,并在嵌入式微处理器上实现模糊控制策略.柔性智能梁结构为例,以单片机为控制器,采用数值方法在计算机上模拟柔性结构模型,利用计算机与单片机的串行通讯技术实现了梁结构振动控制的硬件在环仿真,并编制出良好的人机界面和硬件接口程序.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糊控制方法能够很好的实现对智能梁结构的振动抑制.  相似文献   
306.
自适应结构仿人智能控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罗晓平  黄海  赵国伟 《航空学报》2006,27(3):408-412
针对大型空间结构,基于MATLAB/dSPACE综合实验环境建立了以压电堆式主动构件为作动器的自适应桁架结构主动振动控制平台,进行了仿人智能控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仿人智能控制可有效地用于压电自适应结构的振动控制,较好地解决了控制准确性与快速性之间的矛盾,使得四棱柱桁架在典型低频谐振频率持续激励时振幅降低90%以上,随机冲击衰减时间减少90%以上,且在扫频和混频激励下也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07.
薄壁件周铣切削力建模与表面误差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万敏  张卫红 《航空学报》2005,26(5):598-603
薄壁件加工变形是影响加工精度与质量的关键因素,而切削力建模则是预测表面加工误差的基础。针对两种典型的切削力模型,系统地研究了薄壁件周铣加工过程中切削力变化及表面变形误差分布的有限元计算方法,提出了基于三维非规则网格的刀具/工件变形的耦合迭代格式以及恒定网格下材料去除效应的变刚度处理方法等关键技术,仿真过程充分考虑了切屑厚度变化及不同切削参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以典型钛合金航空材料构件为例,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参考数据比较表明,两种切削力模型对同一切削过程的预测均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08.
夹层结构前机身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运亮  刘毅 《航空学报》1993,14(10):510-514
选用二次等参夹层板壳单元进行结构分析,单元面板厚度及芯层高度作为优化设计变量。对复合材料面板,则每~铺层层数作为设计变量。对复合材料夹层结构前机身模拟试验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在位移和尺寸约束下,对复合材料夹层结构前机身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309.
1-3型压电纤维主动薄壁梁扭转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寿根  王静涛  黎康  刘一武 《航空学报》2009,30(6):1035-1042
从薄壁梁理论出发,在考虑扭转翘曲影响的情况下,推导了1-3型压电纤维复合材料主动薄壁梁的几何方程、本构方程和静力学控制方程。在此基础上,采用该理论分析了4类典型铺层方式的主动薄壁梁在控制电压作用下产生的主动力和变形模式。分析指出,采用适当的铺层方式,可以使得1-3型压电纤维复合材料主动薄壁梁具有主动扭转能力,特别是纯扭转能力。算例同时分析了主动薄壁梁主动扭转能力随压电纤维的体积比、铺层角、外界电场强度以及薄壁梁的长度等因素的变化规律。算例结果表明,本文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1-3型压电纤维复合材料主动薄壁梁具有良好的主动扭转特性,这将大大扩大主动结构的自由度控制范围,特别是扭转自由度的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310.
陈亮 《飞机设计》2011,31(4):17-23
先进复合材料格栅加筋结构有较高的结构效率和较好的设计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等效平铺刚度模型对格栅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指出其屈曲载荷的求解方法,并用区间方法对工程中的非概率不确定因素进行定量,用遗传算法对格栅结构进行了可行稳健性优化设计。将稳健性优化的结果与传统优化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稳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