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8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423篇
航空   780篇
航天技术   152篇
综合类   133篇
航天   5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有效降低飞行器高温部位表面的红外发射率,以改性有机硅为黏结剂体系、金属铝粉为主要填料,制备了在8~14μm波段具有较低红外发射率的涂层。在50~400℃温度范围内考察了涂层的耐热性能,并采用扫描电镜、TGA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涂层的红外发射率、光泽度和力学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制备的涂层在300℃以下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可长期使用,在8~14μm波段的红外发射率与温度成反比,光泽度与温度成正比;当环境温度高于300℃,涂层开始发生热降解现象,光泽度降低,涂层的力学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992.
对高速飞行器可重复使用热防护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综合分析了国外热防护系统设计思想及设计准则的发展演变,总结了国外热防护系统定尺寸分析方法,指出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系统设计中应考虑的关键问题,对可重复使用热防护系统的设计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3.
以简化的机载综合热管理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对系统在不同控制模式下的变化特性进行分析,为系统控制方案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起一种以燃油为主要热沉,具有空气/燃油换热器、燃油/PAO(聚α烯烃)换热器等主要元器件的机载综合热管理系统整体模型,并提出一种模糊自整定的PID(比例-积分-微...  相似文献   
994.
铸造铝合金热分析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铸造铝合金热分析原理,主要研究了铸造铝合金晶粒度和共晶组织变质的热分析特征,选择和测定了冷却曲线上的ΔTl,tR和ΔTE,te两组特征点,提出了铸造铝合金晶粒细化和共晶硅变质程度的判据,为热分析法铸造铝合金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5.
应用离散结构三维温度场分析程序 ,将固体、流体表面的对流作为接触问题处理 ,并把太阳辐射作为外部热流数据、内部电子作为内部热源 ,计算了某相控雷达的温度分布。  相似文献   
996.
为了掌握燃气流过有机玻璃圆管的降温情况,以设计出可实现所要求的燃气出口温度的降温装置,对燃气流过有机玻璃圆管内,管内壁径向热降解的变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将推导出的PMMA管内壁面平均升温速率与特征降解温度关系式结合动网格和质量掺混技术求解该问题,得到固定与不固定燃气入口面积情况下管内壁面轮廓的时间形及流场参数时间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固定燃气入口面积较不固定燃气入口面积对燃气的降温量大;固定燃气入口面积时,入口处管内壁面的径向降解程度最小,距入口沿轴向一段距离处管内壁面的径向降解程度最大;不固定燃气入口面积时,入口处管内壁面径向降解程度最大,出口处管内壁面的径向降解程度最小。  相似文献   
997.
ADN与硝胺氧化剂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和热重-微商热重法(TG-DTG),研究了高能氧化剂ADN(二硝酰胺铵)的热分解及其与HMX和RDX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ADN与HMX和RDX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因部分HMX溶于熔融的ADN中,而参与了ADN组分的分解,ADN的放热分解峰温因压力升高而提高,而HMX产生了双分解峰。大量的RDX因ADN的熔融而提前液化与ADN一起分解,因ADN气相产物的抑制作用,使混合体系中RDX组分常压下的分解峰温后移,而RDX自身分解气相产物的催化作用,使其高压下的分解峰温前移。  相似文献   
998.
袁领双  李运泽  刘猛  王浚 《宇航学报》2006,27(1):81-84,98
对行星际航天器主动热控系统进行了研究。以“火星探路者”号为例,在其机械泵式单相液体循环冷却系统设计布局的基础上,使用更高换热效率、更低压力降的分形微管道网络换热器传递电子设备散发的热量,利用模糊控制策略对系统进行控制。通过合理的简化和假设,应用集总参数法建立系统动态特性模型,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此主动热控系统能对航天器电子设备温度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99.
纳米NiO/CNTs和Co3O4/CNTs对AP及HTPB/AP推进剂热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碳纳米管(CNTs)为载体,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纳米N iO/CNTs、Co3O4/CNTs复合粒子,应用TEM、SEM、XRD、EDS、BET等方法对产物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DSC研究了纳米N iO、Co3O4、CNTs等单一粒子及纳米N iO/CNTs、Co3O4/CNTs复合粒子对AP及HTPB/AP推进剂热分解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纳米N iO/CNTs、Co3O4/CNTs复合粒子结晶好、包覆均匀、比表面积大。纳米N iO、Co3O4、CNTs等单一粒子和纳米N iO/CNTs、Co3O4/CNTs复合粒子均能使AP及HTPB/AP推进剂热分解的高温分解峰温降低、表观分解热增加,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相比而言,纳米复合粒子的催化性能均优于其相应单一组分,表现出良好的正协同作用。复合粒子中以Co3O4/CNTs复合粒子的催化效果最为显著,使AP和HTPB推进剂的高温分解峰温降低了153.06℃和60.0℃,使总表观分解热分别增加了1 163 J/g和920 J/g。  相似文献   
1000.
偶氮四唑三氨基胍盐(TAGZT)是一种有望在固体推进剂和气体发生剂中应用的新型高氮含能化合物。通过热重(TG)、差示扫描量热(DSC)和气体(固体)原位反应池/快速扫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RSFTIR)联用技术,研究了TAG-ZT的热分解。实验结果显示TAGZT的热稳定性达200℃,热分解过程对压强不敏感,465℃热分解凝聚相产物为炭黑、NH4N3和嘧嘞胺。计算获得了TAGZT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和方程,分析提出了TAGZT的热分解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