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4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566篇
航空   1622篇
航天技术   254篇
综合类   358篇
航天   28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基于响应面法进行了二维混合压缩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的多目标优化研究.采用均匀试验设计确定试验方案,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求解进气道的性能.根据分析结果构造了响应面近似模型,该模型采用了完全二阶多项式模型.通过响应面近似模型的优化,实现了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优化,得到了Pareto最优集.结果表明,采用均匀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可以大大减小数值模拟的计算量,提高优化效率.  相似文献   
112.
本文在总结前人对复合材料结构开口的应力集中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孔口附近应力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于工程应用的复合材料叠层结构开口附近应力分析的有限元改进算法。由于应力计算精度的改进仅在孔边、拐角等高应力梯度区域局部进行,且改进后的单元能进一步精确描述应力集中区的应力场。因而,使用该方法计算孔边应力,用较少的单元就能得到满意的精度,大大减少了计算费用和时间。 文中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考题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着重研究了带有圆角矩形孔的复合材料层板结构的孔边应力分布,给出应力集中系数随圆角半径的变化规律、孔边加强对应力集中的改善以及±45°纤维铺层比例对孔边应力分布的影响,得到了一些对工程部件开口设计有用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13.
叙述力同轴度自动检测技术:基本假设、计算模型的建立及数据处理方法.根据计算模型设计了自动测量系统,用3支光栅式引伸计和数据转换器,能直接实时测量力同轴度和偏心方向,不仅具有很好的适用性,还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4.
直流稳压电源瞬态响应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直流稳压电源瞬态响应的技术要求 ,提出了电源瞬态响应的测量方法 ,以及在实际测量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5.
本文建立了描述复合材料固化应力史的综合模型。在本模型中考虑了化学收缩对残余应力史的贡献,并考虑了以玻璃化转变区为应力释放区的应力松弛过程。整个模型由四部分组成:描述温度场的模型、物理力学参数的模型、描述细观纵向残余应力史的模型、描述层合固化应力史的模型。  相似文献   
116.
为了准确模拟飞行器在高速飞行时的瞬态气动加热状态,必须使用快速、高精度的计算机瞬态热能控制系统,对气动模拟试验的加热过程,实行快速、高精度的非线性动态控制.为此,传感器的快速、高精度"E-T"转换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非常重要的问题.提出一种高速飞行器瞬态气动加热控制系统中传感器的快速、高精度"E-T"转换方法.该方法具有计算简单、转换速度快、校正精度高的优点,使用该方法实现了高速飞行器气动加热过程中温度场高速变化状态下的瞬态非线性动态控制.  相似文献   
117.
复合材料层合残余应力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单向板90°试样用DMA法测出的玻璃化温度T_(?)为应力释放温度,用应变片包埋法测定了玻纤/648环氧复合材料单向试样与对称正交层板的热应变,用经典层板理论处理实验结果,实验值与理论值吻合;结果还表明,一般意义上的复合材料内的层合残余应力与制造过程中复合材料内的残余应力应作区别。  相似文献   
118.
大多数航天器单机产品都要求进行冲击响应谱试验,试验量级普遍为1000g~2000g,甚至超过3000g。对于较大质量(如50 kg以上)产品高量级的冲击试验,振动台、传统的摆锤式或跌落式冲击试验台均很难满足相关要求。文章研究并设计了一套能够进行大质量受试产品高量级冲击响应谱试验的气动冲击试验系统。该系统利用压缩空气瞬间释放膨胀推动质量块加速撞击具有多阶固有频率的谐振板,通过谐振板被激起的响应模拟复杂的衰减正弦波。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空载时冲击谱量级达8000g,负载200 kg时可达5000g,时域曲线为振荡衰减波,持续时间小于10 ms。文章提出的气动式冲击响应谱试验系统设计方法可为此类冲击试验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9.
对通信信号分析仪的光口消光比参数进行溯源研究,提出了将光口消光比参数溯源到示波器电压参数上的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首先搭建了消光比稳定的数字信号发射机作为被测源。其次采用带宽足够的光电探测器XPDV2150R(DC-50GHz 1550nm)将光信号转变到电信号,来消除频响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光电探测器带宽和接收机带宽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最后通过垂直幅度可溯源的电示波器对电信号进行消光比测量。将测量结果和通过通信信号分析仪光口眼图功能测得的结果进行比对,验证两者的一致性,最终实现将消光比参数溯源到电压参数上。  相似文献   
120.
散斑测量技术在瞬态振动过程测量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提出双脉冲瞬态散斑全场测量技术,解决了双脉冲激光器与双曝光相机的时序同步的关键技术,设计了基于双脉冲激光器的瞬态散斑光路系统,搭建了双脉冲瞬态散斑全场测量系统,从而实现了(2~800)μs 时间间隔内连续可调的瞬时振动形貌的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