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5篇
  免费   312篇
  国内免费   330篇
航空   1270篇
航天技术   299篇
综合类   168篇
航天   2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41.
陈洪波  杨涤  张利宾 《宇航学报》2006,27(4):594-599
给出了实现同平面LEO-LEO空间交会的必要条件,分析了基于脉冲的主动调相方法,并重点研究了基于气动辅助轨道转移技术实现同平面LEO—LEO的空间交会方案。通过设计标准的同平面HEO—LEO气动辅助轨道转移最优轨迹,得到OTV与目标实现交会必须满足的标准相角,然后采用主动调相法使飞行器运行到高轨道时,恰好满足HEO—LEO气动辅助空间交会的标准相角,最后借助气动辅助轨道转移技术实现空间交会。该方法具有扩大发射窗口,且比基于脉冲主动调相法节省燃料等优点。  相似文献   
942.
为分析主喷管角度对塞式喷管性能的影响,对两种塞式喷管实验发动机进行了热试和冷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主喷管倾角对发动机喷管效率、底部压强与燃烧室压强之比的影响明显,且存在一个性能最优的最佳倾角。热试和冷流实验发动机主喷管倾角为20°时,喷管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943.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的偏流角及其补偿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卫星遥感采用高分辨率TDICCD相机时,由于地球的旋转产生图像运动的偏流角,偏流角对这种遥感图像的质量影响较大,需要进行补偿,并通过遥感视线的校正实现。补偿的首要工作是确定图像运动的偏流角和遥感视线的修正量。基于航天器飞行动力学原理,本文求出了各种近地轨道的偏流角、偏流角角速度,把遥感视线的校正分成粗校正和精校正,并给出了修正量的确定方法。针对椭圆轨道和圆轨道情况的偏流角及修正量的计算,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4.
本文介绍了一种数显油滴测试仪,对所用的传感器原理及电路要点作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945.
本文简要介绍了新建成的 GXJ-100S 高压校准激波管系统,它由 GXJ-100高压校准激波管装置,气体供给与回收系统,电、气动控制与液压系统,测试与数据处理系统组成。其技术性能为:最大阶跃压力△P_s=109MPa,平台压力持续时间4~8ms,幅值不确定度小于±6%,不重复性小于±4%,平台稳定段压力不平度小于±2%,前沿上升时间小于0.05μS。文中还讨论了某些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46.
钻尖数控刃磨中的尾隙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尾隙角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作用尾隙角的概念,给出了作用尾隙角的计算方法,研究了刃磨参数对作用尾隙角的影响.给出了作用尾隙角在数控刃磨求取刃磨参数中的应用方法.研究表明,尾隙角是关系到钻头钻削性能的重要参数,数控刃磨中的几个刃磨参数对它的影响程度由大至小的次序为θ、Cy、σ、ω、Cx.  相似文献   
947.
航天器姿态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出了航天器三轴动力学和四元数姿态运动学方程。在分析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二次型最优法解出航天器姿态角速度与姿态角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而得到滑动平面。在此基础上,应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对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和仿真,并与PID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滑模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品质和稳态性能,体现了变结构控制的突出优点,对系统摄动和外加干扰具有极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948.
细长体大迎角绕流的滚转角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尖拱和钝拱细长体的截面侧向力分布呈现明显的滚转角效应。不同滚转角下尖拱侧向力沿轴向分布曲线(CC~x/D)的相位和半周期各不相同,截面侧向力随滚转角变化(CC~)呈现一定的无规律性;而钝拱CC~x/D曲线的相位和半周期基本相同,但振幅值大小依赖于滚转角,CC~分布呈完全的无规律性。尖拱模型头部的加工精度导致的微扰动使得尖拱CC~x/D分布变成型式基本一致的两簇曲线,其特征点和半周期分别对应相同,CC~分布呈现典型的双周期方波。  相似文献   
949.
为了测量由升沉和平移加速度 ( α和 β)产生的导数 ,进而将组合动导数分开 ,来改善飞机飞行特性的预测效果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所开展了大攻角升沉平移加速度导数测量技术研究工作。采用刚性强迫振动法 ,研制了试验装置 ,测量了由升沉平移加速度产生的动导数和“静导数”。给出了升沉振动试验在振幅为60mm ,频率为 1 .0Hz、1 .5Hz,α =0~ 45°,Re=0 .76× 1 0 6 情况下的典型试验结果。小攻角情况下 ,Cm α为负值 ,是动稳定的 ,且随攻角变化不大 ,而在大攻角情况下 ,由于非定常气动力的作用 ,Cm α变化剧烈而且出现动不稳定。从典型试验结果看 ,该技术是成功的 ,所获数据是合理可靠的。  相似文献   
950.
某型飞机高亚声速大迎角横向静稳定性改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斌 《实验流体力学》2005,19(1):109-112
根据某型飞机存在的高亚声速大迎角横向静不稳定性问题,分析了出现该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最后通过风洞试验验证,以较小的代价成功地解决了飞机的高亚声速大迎角横向静不稳定性问题,保证了飞机在正常使用范围内的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