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4篇
航空   129篇
航天技术   33篇
综合类   48篇
航天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旋成体模型表面粘贴铝基沟槽蒙皮,研究沟槽表面对模型阻力的影响.给出基于来流单位雷诺数的沟槽尺寸无量纲公式,用于设计沟槽齿高和齿宽,依据试验风洞的单位雷诺数范围,选定3种尺寸的沟槽进行减阻试验.结果表明,在旋成体表面湍流流动区域顺流向布置沟槽,当沟槽齿高和齿宽的无量纲值h+、s+均小于25时,在小迎角下具有减阻作用,当s+约为15时减阻效果最明显,可减小约3%~4%的阻力.  相似文献   
32.
航行体出水过程涉及到气液两相交界,流场是非定常且高度非线性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为了深入研究该问题,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细长体垂直出水过程的水动力特性。实验在二维水箱中进行,采用高速摄影仪拍摄了不同速度下细长体垂直出水流场。数值模拟采用 VOF 模型,结合动网格和 UDF 技术对相应的实验工况进行了模拟。研究了细长体水下运动过程中空泡的生长和溃灭机理,以及细长体出水时对自由液面的干扰规律。实验研究表明:(1)细长体在完全出水时刻出水速度发生突增;(2)随着细长体速度的增大,空泡产生的部位是从尾部开始,然后再在头部出现;(3)当细长体头部没有局部空泡产生的时候,细长体出水时会造成明显液面隆起现象,当细长体头部产生局部空泡后,细长体出水时,没有明显液面隆起现象,但是会产生“喷溅”现象。数值计算表明:在不产生空泡的情况下,细长体头部接近水面到完全出水的过程中,自由液面都会隆起,尾部出水时液面隆起的程度比头部出水时大。通过比较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3.
《中国航空学报》2021,34(9):133-142
The low-speed wind tunnel experiment is carried out on a simplified aircraft model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wing flexibility on the aircraft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The investigation involves the measurements of force, membrane deformation and velocity field at Reynolds number of 5.4 × 104–1.1 × 105. In the lift curves, two peaks are observed. The first peak, corresponding to the stall, is sensitive to the wing flexibility much more than the second peak, which nearly keeps constant. For the optimal case, in comparison with the rigid wing model, the delayed stall of nearly 5° is achieved, and the relative lift increment is about 90%.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lift enhanced region corresponds to the larger deformation and stronger vibration, which leads to stronger flow mixing near the flexible wing surface. Thereby, the leading-edge separation is suppressed, and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i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Furthermore, the effects of sweep angle and Reynolds number on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flexible wing are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34.
大迎角分离流场在等离子体控制下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大迎角主动流动控制方法。采用圆锥-圆柱组合体模拟飞行器前体,在靠近圆锥尖端处镶嵌了一对马蹄形单电极介质阻挡放电(single_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SDBD)等离子体激励器,通过风洞实验研究了等离子体激励器在不同状态下对大迎角模型前体的非对称气动载荷的控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等离子体激励器的开闭可以使得圆锥-圆柱组合体在大迎角下出现的侧力改变方向。还对通过调节单侧等离子体激励器的激励电压实现圆锥前体侧力系数在正负极值间连续变化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的实验探索。  相似文献   
35.
固定太阳翼展开后外弯基频的工程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  彭向中 《宇航学报》2010,31(1):50-54
太阳翼是航天器电源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刚性基板的固定太阳翼为研究对 象,针对航天器总体方案设计阶段的特点,基于“动-势能驻值原理”,将固定太阳翼等效 简化为附集中质量的悬臂梁,并由此推导出固定太阳翼外弯模态基频的近似解析解,提出了 展开后固定太阳翼外弯模态基频的工程近似方法,为今后航天器总体设计人员提供了简单、 可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6.
为验证蝗虫通过翅膀不对称运动进行空中姿态调整机理,设计了仿蝗虫空中姿态调整机器人系统,通过曲柄摇杆机构实现翅膀拍动。分析了机构特性,建立了翅膀拍动模型,计算了不同拍动频率、不同拍动幅值下翅膀受力及力矩情况,分析了左右翅膀同步拍动与异步拍动时对机体产生的影响。最后,搭建了实验验证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左右翅膀的同步拍动不会引起机体姿态较大变动,而两侧翅膀拍动相位的不同将引起机体来回摆动,拍动幅值的不同将引起机体的滚转运动,且拍动频率越高,机体滚转越明显。证明了蝗虫利用翅膀不同步运动进行空中姿态调整机理的正确性,也为仿蝗虫机器人空中姿态调整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7.
高志刚  何宇廷  马斌麟  张天宇 《航空学报》2021,42(5):524375-524375
当前航空工业的发展对于超高强铝合金材料的需求十分迫切,实现该材料的国产化并达到良好的质量效果至关重要。为了对中国航空工业中常用的7XXX新型铝合金材料的原始疲劳质量(IFQ)进行评估,选取裂纹萌生时间(TTCI)和当量初始缺陷尺寸(EIFS)作为对比参量,分别对中国飞机机翼用7XXX紧固孔试件和俄系BXXX紧固孔试件开展了低、中、高3种应力水平下的疲劳试验,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了两种试件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TTCI趋于一致,最大仅相差3.71%;得到了每个试件的EIFS,应用疲劳统计学方法验证了两种试件材料各自的EIFS值无显著性差异;提出了一种不同超越概率下的结构细节当量初始缺陷模型,直接有效地对飞机结构细节的质量风险进行了评估;建立并对比分析了两种试件结构细节的通用EIFS分布,结果均小于中国军用手册规定的0.125 mm,且在超越概率为5%时,7XXX材料的通用EIFS值要小于BXXX材料的通用EIFS值。  相似文献   
38.
飞机机翼积冰研究方法和进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研究飞机机翼积冰三种方法的分析,指出了它们各自优缺点,重点介绍了现行国内外研究的进展和新趋势,提出了研究方法的改进方案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9.
Kriging模型在机翼气动外形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粒子群等随机优化算法计算量大的缺点,发展了基于Kriging模型的优化方法.采用改进的量子粒子群算法对Kriging模型的相关模型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代理模型预测精度,并与具有双层结构的粒子群算法相结合.采用雷诺平均N-S方程流场求解器与多目标非线性适应值加权方法,对高维度多目标多约束的跨声速机翼进行了优化,设计的机翼具有理想的压力分布,降低了机翼阻力系数,并且有效控制了低头力矩和翼根弯矩,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40.
一种新的柔性蜂窝结构及其在变体飞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平  周丽  邱涛 《航空学报》2011,32(1):156-163
变体色机要求机翼结构可以光滑连续地变形.机翼的蒙皮要有足够大的面内伸缩变形能力,同时还要有足够的面外承载能力.本文针对后缘变弯度机翼,设计出一种新的柔性蜂窝结构.研究了该柔性蜂窝的面内变形能力和形状参数的关系.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表明,该柔性蜂窝结构具有足够的面内变形能力,变形后仍保持良好的面外承载能力,满足后缘变弯度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