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5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359篇
航空   1314篇
航天技术   201篇
综合类   233篇
航天   1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跨大气层和空间区域飞行器的液体推进剂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少英 《上海航天》2006,23(5):38-41
根据大气层飞行环境与机动飞行特点,以及空间飞行环境与液体推进剂特点,分析了跨大气层和空间区域飞行器的保证重力场和失重状态下均无夹气液体输送、控制液体推进剂质心位移、剩余推进剂空间排放和重复使用等液体推进剂管理技术要求。阐述了相应的关键技术,如包括无夹气输送、液体质心位移控制、失重状态下的流体动力、参数确定和结构设计等管理模式确定,以及包括模型参数确定、模型、状态模拟和验证等的管理模式试验。  相似文献   
22.
王革  薛若军顾璇 《宇航学报》2006,27(12):209-212
数值模拟了激波和Rankine涡相互作用,重点研究了波涡相互作用引起的激波结构的变化过程。应用非结构化适应网格下的二阶精度Godunov型的PLM格式来求解Elder方程,对一平面激波与不同涡强Rankine涡相互作用下瞬态激波的运动、发展进行了研究。漩涡与激波间相对强度的大小对激波结构的影响明显,弱相互作用诱导激波变形,强相互作用诱导激波变形并产生分叉。计算结果表明,应用非结构化适应网格的PLM格式所得到的数值解较好地反映了瞬态激波结构的有关特征和信息。  相似文献   
23.
双喷流对空空导弹直接力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阶WENO方法计算了空空导弹在6 km高度,马赫数Ma=2下双喷流工作的情况。针对有攻角的对侧双喷流和零攻角下成直角的双喷流进行数值分析,得到主要结论:攻角造成了上下喷流的非对称,喷流在导弹迎风面的作用力小于其在背风面的作用力;在成直角的双喷流作用下,两喷流之间的干扰会增强喷流的作用,得到的单喷流等效放大因子增大很多。  相似文献   
24.
采用连续的微流星体消融模型,对小微粒的流星颗粒(半径<100μm)消融过程进行分析,并估计对中高层区域(80~110 km)金属层的影响.无线电流星雷达与激光雷达的探测结果表明,半径在100μm以上的流星颗粒的消融物并不是金属层主要的源.本文从流星颗粒的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出发,计算不同半径下的流星微粒在不同的注入速度下的消融剖面,并分析了流星消融截止高度的变化趋势.结合长期的激光雷达观测,计算表明,10~4μ半径的流星微粒是普通金属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5.
运用爆破震动来识别地下裂隙和软弱夹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爆破震动信号主要来源于爆破区邻近范围内地质结构的自振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一种探测地下裂隙和软弱夹层的新技术:把震源布置在裂隙和软弱夹层附近进行爆破,由于介质中裂隙和软弱夹层的存在使得局部结构的刚度减小,直接影响到爆破介质振动的速度幅值和频率,因此可以通过地表接收器接收的振动信号(包括振动速度的幅值和频率)识别出裂隙和软弱夹层的大小和形状等特征.通过无网格的数值算例分别从水平裂隙和斜裂隙的情况下总结规律说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6.
后向台阶层流边界层分离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应用偏振差动式激光测速仪对后向台阶层流边界层分离、再附及发展为湍流边界层的整个过程进行了精细的量测,得到了时均速度、湍流强度等的分布特性。我们发现,在本实验条件下,层流边界层分离后在再附点处为过渡流,进一步发展最后形成湍流边界层。在湍流边界层区域,流速分布遵循对数律,但积分常数比平板湍流边界层中所得值要大。  相似文献   
27.
毛斐  易帆 《空间科学学报》2003,23(3):197-204
根据武汉大学激光雷达2001年3月到2002年10月的观测数据,对武汉上空(30.5°N,114.4°E)的背景Na层结构进行了研究,并与其他观测站尤其是Urbana(40°N,88°W)的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武汉上空11月的Na层柱密度最大,是4月的2.5倍,质心高度的极小值出现在5月和11月,极大值在4月、9月和12月;全年平均Na层均方根宽度为4.47km.Na层各参数呈现出周期性变化规律,其中Na层均方很宽度呈现出明显的半年周期性变化规律。夜间Na层柱密度呈现总体增加的趋势,质心高度在入夜后立即迅速上升,在2000LT以后上升速度趋缓,凌晨0500LT以后出现下降;Na层均方根宽度在夜间约有1.3km的起伏变化,它入夜后迅速减小,在午夜0035LT时出现一低谷,然后随时间逐渐变宽。  相似文献   
28.
大迎角下鸭翼涡与边条涡的干扰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风洞测力、水洞染色线和激光片光实验的基础上 ,对翼身组合体鸭翼边条翼布局大迎角涡系干扰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揭示了该布局增升的机理。鸭翼涡位于机翼内侧 ,其与边条涡的相互诱导致使边条涡向外翼偏折 ,既改善了外翼的流态 ,又使机翼前缘涡量卷入边条涡 ,增强了边条涡的强度 ,从而延迟其破裂。两方面的共同作用 ,提高了主翼的涡升力 ,起到增升作用。  相似文献   
29.
基于Euler/N—S方程的跨音速非线性静气动弹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C-H网格的基础上,采用Jameson的中心差分有限体积法求解Euler/N-S方程,采用结构影响系数法计算结构的弹性变形,用三角元面积加权法和常体积转换法(CVT)实现流固耦合,计算了弹性后掠机翼在跨音速状态的静气动弹性问题  相似文献   
30.
使用三维可压、雷诺平均N-S方程数值计算了NACA0012翼型在二元翼型风洞中不同迎角和马赫数状态下的压力分布,改进了划分计算网格的Hilgenstock方法,发展了一种利用N S方程计算结果,来确定翼型实验中为消除侧壁边界层干扰的抽气压力的方法。通过比较利用本文介绍的方法计算的NACA0012翼型实验侧壁抽气压力和相同状态下,在西北工业大学0.3m×0.1m二维跨音速风洞中经油流显示证明为合适的抽气压力,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