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121篇
航天技术   20篇
综合类   24篇
航天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Abstract

Participants (N = 78) studied a visualization of a route through a complex building and walked that route in the real building without further assistance. Erroneous turns on the route as well as indicators of uncertainty such as hesitations were assessed. Three types of route visualizations were compared: (1) an allocentric, map-based visualization with the route indicated in floor maps, (2) an ordered sequence of pictures of decision points shown from the egocentric perspective, and (3) an animation showing a virtual walk of the route from the egocentric perspective. In addition to the experimental variation, gender differences, differences in visual-spatial abil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self-reported wayfinding strategies were considered as predictor variables. Wayfinding performance did not differ between allocentric (map) and egocentric (decision point pictures and animation) visualizations. However, wayfinding performance was better with animated than with static egocentric visualization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ability to encode visual-spatial information from the visualization played a critical role for route learning. Self-reported sense of direction related to egocentric wayfinding strategies also predicted wayfinding performance. Gender differences were attributable to differences in visual-spatial abilities and egocentric wayfinding strategies. Interactions between visualizations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were not found. It is concluded that animations of virtual walks are suitable to convey route information in complex buildings. Successful acquisition of route knowledge from maps is possible but might depend on the comprehensibility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building.  相似文献   
43.
引用一个简化的例子,从成本的角度,对航空公司城市对式的航线结构和中枢航线结构的经济性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提出了航线网络经济性应考虑的其它因素,力求为航空公司航线网络经济分析提供一些思路,也为航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4.
光笔式无导轨三坐标测量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非正交系统(俗称无机械导轨),利用位置敏感探测器PSD交汇成像实现三坐标测量,其测量头为一支带有点光源的笔,故称“光笔式无导轨三坐标测量系统”。文章阐述了该系统的结构设计理论及测量原理。  相似文献   
45.
将被测要素转换成现有三坐标可识别的几何要素,即用小平面代替不规则曲面,用与Ф3.175mm小斜孔相配合的圆器轴线代替该孔的中心线,这样就可以用现有三坐标测量软件编制测量程序,解决测量异型零件不规则曲面空间交点尺寸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46.
空间前方交会法及其在测试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空间前方交会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相关的理论模型,并在实验室的条件下严格测试了这种方法的测量精度;探讨了空间前方交会法在位置检测系统的测试过程中应用,详细地给出了测试的步骤以及测试数据的分析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47.
飞机突防波次规划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空袭是以波次为单位实施攻击的,提出波次规划的概念.波次规划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不同波次空袭时编队内多机协同航路规划、多机航路碰撞检测及避碰技术、安全评估技术等,同时指出马尔可夫链在解决编队出动强度、编队数量等的应用前景.最后指出了多目标、多战区、多发射区的波次规划技术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8.
枢纽机场选址与航线网络优化问题是近年来受到民航业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考虑到枢纽机场建设对航线网络的反作用,提出了单枢纽机场选址与航线网络规划综合优化问题。为了描述该问题,建立了基于空中交通均衡分配的成本最优的数学规划模型。最后,给出了求解该模型的迭代优化算法,并进行了算例验证。  相似文献   
49.
基于遗传算法的飞机低空突防航路规划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在飞机低空突防航路规划中存在的计算复杂和收敛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搜索算法,并且对传统遗传算法的算子操作进行了改进。该方法有效地加快了收敛速度,并且其得到的飞机航路,严格经过起始点和目标点,尽量远离了威胁点,同时很好地满足了飞机的机动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50.
遗传算法在反舰导弹航路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沈建锋  许诚  陈峰 《飞行力学》2005,23(3):52-55,66
针对具有航路规划功能反舰导弹的飞行特性、导弹使用上的战术需要和遗传算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反舰导弹参考航路编码方法。基于此编码方法.对种群中的个体进行编码,并设计了相应的交叉和变异操作。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此编码方法的遗传算法具有很好的全局寻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