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47篇
航空   177篇
航天技术   39篇
综合类   35篇
航天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多通道相关-自适应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多通道相关-自适应共振解调(MCC-ARD)方法 ,该方法使用冗余信号源采集故障信息,并利用谱峭度(SK)优化经验模态分解(EMD)的分解效率,根据互相关系数更加合理地选择本征模态函数(IMF)分量完成重构,对重构IMF进行包络解调,实现对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通过对多通道相关-自适应共振解调方法的实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克服了单一信号源系统修正能力差的缺陷,而且相频谱辨识率为传统EMD结合谱峭度共振解调方法的2.7倍,对滚动轴承故障的诊断结果更加清晰、准确。  相似文献   
132.
铰接式单旋翼直升机的滚转模态是影响地面共振最关键的模态。文章针对跪式起落架结构和力的非线性特点,计算了起落架轮轴垂向力与缓冲支柱轴向力的传递系数。利用缓冲支柱及轮胎的静压缩试验数据,采用迭代计算的方法进行了全机地面平衡计算。基于刚度和阻尼等效计算原则,提出了跪式起落架系统的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计算方法。通过对UH-60直升机仿真计算可知,摇臂外撑一定角度、缓冲支柱及轮轴长度增加、缓冲支柱与机身连接点下移能够不同程度的提高机体滚转模态频率。若将摇臂撑开30°,缓冲支柱伸长0.2 m,轮轴伸长0.2 m时,机体滚转模态频率可从3.54Hz提高到4.35Hz,比设计改进前提高了22.8%。通过改进起落架结构参数设计提高机体滚转模态频率,能够有效改善直升机的地面共振特性。  相似文献   
133.
针对87Rb-129Xe核磁共振陀螺中原子核的自旋进动,基于核磁共振Bloch方程,给出了Xe原子核自旋进动模型,详细分析了横向激励磁场的相位和幅值对Xe原子宏观磁矩进动的影响,以及实现稳态进动的条件。建立了Xe原子宏观磁矩进动的仿真模型,对激励磁场反馈控制、陀螺角位移信号相位解调进行了仿真。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当载体系旋转时,陀螺角位移线性调制Xe原子宏观磁矩水平分量的进动相位,为了维持磁共振,横向激励磁场相位应与宏观磁矩y向分量的进动相位保持一致;模型能够准确地实现对陀螺载体坐标系旋转位移的观测。  相似文献   
134.
讨论了RLC串联电路中通频带与RLC参数的关系,说明在设计一个RLC串联谐振电路时,在给定谐振频率,电感量和频带宽度时,上下边界频率不能只满足通频带宽度而任意假定,还应满足通频带与RLC这些参数之间关系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35.
为理解共轴式直升机上下旋翼与机体之间的耦合作用,提出了一种分析共轴式直升机地面共振物理机理的时-频分析方法。考虑上下旋翼周期型摆振与机体俯仰和滚转自由度(DOF),建立了具有结构阻尼的共轴铰接式旋翼直升机地面共振分析模型。通过特征值计算和扰动运动方程的数值积分,获得了共轴式直升机地面共振的模态特性及时域响应特性,根据各自由度的响应特性揭示了旋翼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表明,具有上旋翼特征的摆振后退型模态是最不稳定模态。在动不稳定区内,上旋翼周期摆振与机体滚转自由度之间相互输入能量,是造成共轴式直升机地面共振的主要原因;对于该不稳定模态,下旋翼的周期摆振与机体滚转自由度之间也构成相互输入能量的相位关系,增加了直升机地面共振的动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6.
局域共振型声学超材料及其噪声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实现宽频噪声的控制,提出一种兼有Helmholtz共振和弹簧质量系统共振的声学超材料及其控制方法。将双局域共振系统等效为两个弹簧质量系统的串联,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双局域共振声学超材料能够产生两个局域共振带隙,有限元仿真验证了所建立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在对比分析共振腔腔体体积和薄膜张力对系统传递损失影响的基础上,选择通过气压调整薄膜张力实现系统传递损失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当驱动气压从0增加至2 kPa时,系统传递损失第一个峰值基本保持不变,第二个峰值向高频偏移150 Hz。所设计的局域共振型声学超材料在带隙范围内对低频噪声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为宽频噪声自适应控制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7.
应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型发动机涡轮叶片的静强度和振动特性进行分析,得到了涡轮叶片的应力和位移分布云图,验证了涡轮叶片静强度的可靠性,得出涡轮叶片的各阶固有频率及振型,并绘制坎贝尔共振曲线图,计算涡轮叶片在发动机各工况下的共振裕度,对其发生共振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根据静强度和振动特性的仿真结果,对涡轮叶片的维护修理和发动机试车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8.
基于Hartmann谐振腔的雾化喷嘴声场流场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灿  黄玥  蔡江千  刘晨  邢菲 《航空动力学报》2016,31(9):2104-2114
采用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谐振腔孔径、谐振腔深度、谐振腔与射流喷孔距离以及喷嘴压比(NPR)对基于Hartmann谐振腔(HRT)的气动式超声波雾化喷嘴外部流场及声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喷嘴压比大于2时,喷嘴压比增大对声场频率影响较小;当喷嘴压比小于2时,谐振腔依然能够产生高频声场,但其频率较高喷嘴压比时产生的小.当谐振腔深度小于1倍射流喷孔孔径时,此时高频声场主要由射流的不稳定性引发,声场频率与谐振腔深度经验关系式此时并不适用;当谐振腔孔径大于1.75倍射流喷孔孔径时,声场频率大小有降低趋势.谐振腔与射流喷孔距离与声场频率关系紧密,当谐振腔放置在自由射流压力增大区域时,才可获得理想高频声场.   相似文献   
139.
利用热线风速仪对压电驱动自耦合射流激发器在不同的电压和激励频率下所形成的射流速度分布进行了测试。研究发现,自耦合射流存在着340和1 000 H z两个最佳激励频率;自耦合射流在喷口长轴方向临近喷口的位置呈马鞍状分布,随距离增加而接近于稳态射流;在喷口短轴方向速度呈对称的单峰形状,和常规射流一样具有自相似性;在喷口法线方向速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距离喷口约10倍狭缝宽度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40.
一种分析滑橇式起落架直升机"地面共振"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滑橇式起落架直升机,提供了一种“地面共振”动力稳定性分析的方法。首先,针对滑橇式起落架在承受直升机重量与旋翼升力时产生大变形的特点,逐级用有限元法计算其刚度和变形,并通过与地面库伦摩擦系数的比较,判断滑橇式起落架与地面接触的橇筒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以及与地面产生的相对运动;其次,考虑滑橇式起落架与直升机相连阻尼器的作用,将有限元计算弹性刚度的方法拓展到适用于复刚度的计算;最后,根据直升机旋翼桨毂不同的结构形式,用桨叶振动模态法对滑橇式起落架的直升机进行“地面共振”动力稳定性分析,并通过算例得到验证。工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物理概念清晰、运用方便的特点,能适用于各种旋翼结构形式的滑橇式起落架直升机的“地面共振”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