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165篇
航空   617篇
航天技术   85篇
综合类   66篇
航天   1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51.
TiC—TiB2/Cu复合材料的抗热震及抗烧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HS/PHIP工艺制备了TiC-TiB2/xCu复合材料,分析了材料的组成及显微结构,利用等离子火炬加热器考察了材料的抗热震及抗烧蚀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金属Cu含量的增加,TiC-TiB2/xCu复合材料的抗热震性增强,而抗烧蚀性能降低;在经过15s烧蚀后,材料的质量损失为1.7g,质量烧蚀率为0.11g/s.材料的抗烧蚀机理为耐高温、耐冲刷的高强度陶瓷骨架以及高温下挥发吸热的金属Cu粘接剂,二者的综合作用使材料具有抗烧蚀性.  相似文献   
752.
李随河 《推进技术》1995,16(1):63-67
依据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大量试验数据的统计规律,提出了估算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主要参量随贮存年限、温度变化而改变的数学关系式:R^1=KRR0(1 a)^△t-1,并通过了反算、验证试验和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53.
采用聚硅氧烷(PSO)先驱体浸渍裂解工艺制备出碳纤维三维编织物增强Si—O—C复合材料(3D-B C_(?)/Si—O—C)。研究发现,第一周期采用热压辅助裂解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与致密度。第一周期经1600℃、10MPa的条件热压裂解处理5min后,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从未处理前的246.2MPa和9.4MPa·m~(1/2)提高到502MPa和23.7MPa·m~(1/2)。该材料的弯曲强度在真空中可以保持到1400℃。探讨了工艺参数对材料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高温裂解弱化界面结合同时提高纤维就位强度以及加压提高材料致密度是热压辅助裂解能提高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54.
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特征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种材料的性能。本文分析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的特性,阐述了界面特性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内在规律,利用二组元模型解释了界面上服性化合物厚度与力学。性能之间的数学联系。  相似文献   
755.
C/SiC刹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化学气相渗透结合反应熔体浸渗法制备了三维针刺C/SiC刹车材料,利用光学显微镜、SEM和XRD研究了材料的组织结构,并通过电模拟惯性试验台测试了全尺寸C/SiC飞机刹车盘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C/SiC刹车材料由35%~65%C,25%~55%SiC和约10%Si组成,SiC和Si主要分布在短纤维胎网层。在刹车压力相同时,随着初始刹车速度的增大,材料的平均摩擦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当初始刹车速度为150 km/h时,摩擦系数达最大值;当初始刹车速度相同时,摩擦系数随着刹车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材料平均磨损率约为1.0×10-3mm/(side.time)。在飞机正常着陆条件下,材料的刹车力矩与刹车速度间的关系与飞机防滑刹车系统的着陆响应相匹配,使得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刹车效率。  相似文献   
756.
非连续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态浸渍法制备SiC晶须和B4C颗粒混杂增强剂,成功地制备出增强剂含量为24%的复合材料,并对材料的机械性能进行了测试,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达到了416MPa,弹性模量达到了80GPa,较其基体材料分别提高了53%和110%。对材料的断口分析表明,增强剂的均匀分布与晶须与基体之间的牢固结合,是复合材料具有较高机械性能的原因,而颗粒与基体界面间的开裂,以及基体共晶相的脆性开裂是复合材料塑性低的主要  相似文献   
757.
多向碳/碳复合材料超高温力学性能测试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系统地运用超高温力学性能测试的理论,通过对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的改装,建立了高达2800℃碳/碳复合材料加热、测控温、加载、数据采集和处理一体化的快速通电加热测试技术,着重介绍了各分系统改装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758.
迟淳  张勇 《火箭推进》2007,33(6):49-53
为研究Fe-Cr耐蚀软磁合金1J116经重复热处理后其磁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变化,从数理统计、磁性能理论和微观组织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和试验。结果表明重复热处理可显著提高材料的磁性能,不会引起材料机械性能的恶化,且使合金的塑性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59.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一种多相结构材料,主要由增强纤维和树脂基体材料组成。其性能可设计性是指可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选择不同的增强材料和树脂基体材料以及它们的含量和各种铺层形式,可组成具有不同性能的各种复合材料。这给复合材料可设计性提供更大的自由度。该文结合工程应用需要,主要对其力学性能可设计性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60.
炭/环氧3D机织复合材料轴向和非轴向拉伸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炭/环氧3D层-层正交角联锁机织复合材料是很有应用潜力的材料,但目前这种材料的力学性能数据较少,影响了其可靠性的评估。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分析,客观地评价了4种不同结构炭/环氧3D层-层正交角联锁机织复合材料沿0°、30°、45°、60°、90°方向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实验结果表明,4种材料均具有明显的正交各向异性特点,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的极值均出现在轴向,非轴向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明显低于轴向值;带有衬经和衬纬结构的织物具有最佳的拉伸性能;4种材料的非轴向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彼此之间差异不是很大,拉伸过程伴随着剪切过程一同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