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60篇
航天技术   7篇
综合类   17篇
航天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多组分铜基金属粉末选区激光烧结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自行设计制备的多组分铜基金属粉末(组分包括纯Cu粉末、预合金CuSn和CuP粉末)进行了激光烧结实验。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该粉末体系在一定的激光参数和铺粉参数条件下,可实现对"球化"效应和翘曲变形的有效控制。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了激光烧结试样的物相、表面形貌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多组分铜基金属粉末的成形机制为液相烧结机制,粘结金属CuSn熔化形成的液相渗入结构金属Cu颗粒之间,通过液相的"桥接"作用而形成烧结颈,从而充分粘结未熔Cu颗粒;而P元素则起稀释剂的作用,在烧结过程中与氧反应生成CuPO3,使金属颗粒表面避免氧化。最后给出了激光烧结上述金属粉末制造齿轮的加工实例,其致密度达理论密度的82%,而横向尺寸误差仅为1.9%。  相似文献   
52.
Mo-Si材料相组成与热膨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液相反应烧结制备不同配比的Mo-Si复合材料,用X射线分析相组成,扫描电镜观察微观组织形貌,热膨胀仪测不同块体材料的热膨胀系数(CTE).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烧结体相组成以MoSi2为主,当Si/Mo为2.2:1(at%)时MoSi2基体中仍含有极少量的Mo5Si3相,而Si/Mo为2.3:1时生成纯MoSi2.复合材料的CTE随Mo5Si3相含量的减少而增加,当Si/Mo达到2.3:1时,CTE为最大值(8.16×10-6K-1).  相似文献   
53.
随着对高推重比和高效率航空发动机日益增长的需求,发动机叶片正朝着复杂空心结构的方向发展,而这对高性能复杂结构的陶瓷型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基于光固化原理的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实现无模具条件下的高精度、快速以及综合性能优异的陶瓷型芯制备.然而,目前基于光固化增材制造的陶瓷型芯制备工艺依旧面临控制尺寸精度、优化脱脂烧结...  相似文献   
54.
 采用空心阴极等离子烧结工艺制备了Ti/Ni等原子比的Ti50-x/2Ni50-x/2Alx(x=0,3,6,9)合金,研究了Al含量对合金微观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添加铝的合金微观组织主要由NiTi基体、强化相Ti2Ni、Ni3Ti及孔隙组成;随着Al含量的提高,合金中Ti2Ni(Al)数量不断增多,孔隙数量和孔径不断增加,Ni3Ti(Al)数量不断减少,在Ti45.5Ni45.5Al9中还生成了少量Ni2TiAl相;合金的抗弯强度随Al含量的提高而增加,并在Al含量为6%时达到最大值296.3 MPa;合金的硬度随铝含量的提高而增加,Ti45.5Ni45.5Al9的硬度值为295.6 HV。  相似文献   
55.
根据钢铁烧结过程中配料系统的工艺要求,设计了基于PLC控制的自动配料系统,取得了良好的配料效果。  相似文献   
56.
热压烧结法制备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有机硅先驱体聚碳硅烷为粘结剂,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得了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并对其三点弯曲强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方法可方便的制得强度较高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单向板;其三点弯曲强度与试样的高跨比有很大关系,高跨比越大,弯曲强度越小;当高跨比为0.073时,材料弯曲强度为475.1MPa,断裂功为4.47kJ/m^2;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与普通陶瓷不同,表现塑性变形的非线性弹性特征  相似文献   
57.
The structures of the Mn-Zn ferrites synthesized under different sintering conditions by the sol-gel method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with focus on two factors: the pre-sintering treatment and the calcining tim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ntering condition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structures and the particle size of the Mn-Zn ferrites. Compared with the products without pre-sintering, those pre-sintered at 500℃ have a single phase and no diffraction peaks of Fe2O3 that could be found. The effects of the pre-sintering temperature on the structures of the ferrites were also studied. As a result, 500℃ proves to be the favorite in the pre-sintering treatment. The XRD patterns of the ferrites calcined at 1 200℃ for 6 h will present diffraction peaks of pure crystallization of spinel phase while those for 2 h or 4 h will show peaks of Fe2O3. The SEM also bears witness to well-grown grains of pure Mn-Zn ferrites if calcined for 6 hours.  相似文献   
58.
SOFTWARE SYSTEM F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出现是制造技术的重大突破。本文介绍了作者设计的选择性激光烧结(SLS)系统的软件系统,即从得到零件的CAD模型到最终控制SLS机床自动生成原型所需的软件工作,包括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9.
激光烧结铸造型壳强度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激光烧结快速成型技术可以烧结覆膜陶瓷材料,形成然造用型腔壳体并直接应用于铸造,制作金属零件,由于在快速原型制造领域所使用的激光器功率普遍较低,因此,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材料的直接烧结,目前所能实现的是覆膜陶瓷的间接烧结,即利用激光融凝陶瓷表面涂覆的有机物薄膜,使陶资粉末粘结成一个原型壳体。由此形成的壳体原强度较低,不能直接用于铸造。因此,二次烧结作为一种后处理工艺用于提高壳体强度,与烧结工艺参数对原型壳体强度的影响同等重要。通过试验分析,在烧结工艺参数中,扫描间隔和扫描速度是影响原型壳体强度的主要因素,其直接影响烧结原型第一强度的变化。二次烧结后处理可以大幅度提高壳体的二次强度,满足铸造对壳体的强度要求,最后以整体叶轮的快速制造为例,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60.
烧结过程的透气性状态是烧结过程一个非常重要的状态参数,它决定了烧结过程顺利进行的程度,影响着烧结块的产量、质量。但对于这一重要的状态参数有时由于经济或技术上的原因,很难通过传感器对这些过程变量进行在线测量。提出一种软测量技术,它利用易测过程变量,依据这些易测过程变量与难以直接测量的待测过程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软测量模型),通过各种数学计算和估计方法,从而实现对待测过程变量的测量。仿真试验证明,这种技术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