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54篇
航空   248篇
航天技术   85篇
综合类   41篇
航天   10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星敏感器是以恒星为参照系,以星空为工作对象的高精度空间姿态测量装置,提供准确的空间方位和基准,具有高精度、无漂移、工作寿命长等特点.针对星敏感器高精度和小体积的应用需求,基于小型化镜头设计、分体式结构、高集成度电路、"FP GA+ARM"软件等内容,提出了一种高精度小型化星敏感器,解决了狭小空间高度集成的小型化问题,实现了测姿0.6″(3σ)的高精度预期目标.星敏感器样机通过了试验考核,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具备全天球搜索恒星定姿的能力.  相似文献   
82.
分析了基于测向交叉定位的双机协同无源定位原理,构建了误差模型,给出了影响定位误差的因素。并从双机定位基线、目标机进入距离和目标机进入方位三个因素进行了双机协同无源定位误差的仿真。通过基于定位精度要求的试飞剖面设计,给出了两种典型的双机协同无源定位试飞航线,并给出试飞结果评估的方法和流程。  相似文献   
83.
基于系统类比的火控精度考核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控系统的综合误差是由火控系统原理误差、弹道散布误差、飞行员瞄准误差和中间风等多种随机因素带来的误差构成,为考核系统原理误差,必须从实弹打靶结果中剔除其它方面误差。采用传统的外弹道测试法,试飞周期长,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类比的火控精度考核方法,从已鉴定的成熟系统中获取后几项误差并予以剔除。理论计算和实弹打靶表明,这是一种有效、经济的精度考核方法,为同种飞机使用不同火控系统的精  相似文献   
84.
充气可展天线精度分析和形面调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充气可展天线结构是以柔性薄膜材料制造的一种新型可展天线.对一类充气可展开天线系统进行结构设计,并相应地建立了充气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充气反射面进行了精度分析,研究各参数对形面精度的影响,包括内压、膜材厚度、材料属性、天线焦距等;比较了3种实验姿态下重力对形面的影响,选择其中一种能够很好地模拟失重环境;针对特定的天线结构系统,提出了可行的形面调整新方法.分析和实验表明,调整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形面精度.   相似文献   
85.
本文重点论述了现代机载雷达与精密制造技术的关系,并提出了今后发展机载雷达制造技术的意见。  相似文献   
86.
型架双经纬仪三维测量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飞机装配型架测量中目前常用的光学工具法和机械坐标法的优缺点,从而说明了"型架双经纬仪三维测量法"必将得到日益广泛应用的原因。介绍了该方法的"定标"、空间一点位且的测量和计算原理以及所依据的几何模型的同时,论证了该方法在各种型架光学测量方法中所独有的以点作为单元的测量目的、一次测量多次处理、易与CAD/CAM系统集成等特点以及该方法的优越性和发展方向.本文还提出了测量精度的计算方法、数学模型以及"精度场"概念,为测量布局的优化设计、精度指标含义的明确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7.
介绍了为8m×6m风洞研制的一台新型外式天平的用途、测量能力、测量原理和一些新的设计思想。静态校准结果表明:该天平全部达到了设计要求,精密度和准确度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可以满足多种型号试验和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8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光学和军品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采用普通研磨加工方法,虽然加工表面粗糙度和形状精度可符合要求,但表面加工变质层会使零件的机械物理性能降低。为此,开发研究出许多精加工技术。磁性研磨法是70年代新开发研究的一种加工方法,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加工表面无变质层的特点,特别适合难研磨材料和复杂形状表面的研磨加工,并能在研磨加工过程中控制研磨效率和研磨精度。本文以自行研制的研磨装置为实验手段,对磁性流体研磨加工进行工艺试验,探索了研磨时间、磨粒粒径、混合液体积添加率和磁场强度诸因素对研磨效率和研磨精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磨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磁性流体研磨加工中单颗磨粒的运动模型,找出了研磨表面产生铜屑粘连、夹渣、磁性颗粒粘附和较粗划痕等缺陷的原因,以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9.
民机低速风洞测力试验技术是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低速所新研制的一项试验技术,为了达到国际先进测量水平,该项技术先后成功研制了专用的应变天平,改进了模型支撑和稳风速控制系统,用CRJ民机模型进行了风洞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FL 8风洞的测量精度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90.
美国HAAS公司的VF-7数控铣床原配置HAAS数控系统,改造为沈阳高精GJ401国产数控系统.文中介绍了电气系统改造方案、沈阳高精GJS系列伺服器的调整和伺服参数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