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6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348篇
航空   919篇
航天技术   257篇
综合类   171篇
航天   1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在较大迎角范围,如何由风洞试验数据预计全尺寸小展弦比飞机的非线性气动特性,并与飞行值相关,始终是国际航空界致力解决的重大问题,本项研究采用风洞试验与工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支架,洞壁、进气,喷流,雷诺数及静弹性等影响相关性的诸因素予以修正,并计及配平影响,从而比较准确地预计出全尺寸收音机的非线性气动特性,预计值与试飞值相比较结果验证了本项研究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2.
在处理工程问题时,常常需要对线性或非线性方程组进行求解。对于实际应用中经常遇到的大型方程组进行求解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使用图形处理器(GPU)代替传统的CPU,将多块GPU通过操作系统进行协调,并将PBi-CGstab方法和Inexact Newton方法进行适合多GPU并行的改造以此作为多GPU求解器的核心算法,加速求解大型线性和非线性方程组。本文的多GPU求解器在成倍扩展了单GPU求解器允许的计算规模的同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加速比。  相似文献   
93.
随着飞机性能和需求的提高,大展弦比高柔性机翼逐渐成为新型飞机的主要结构形式。这类机翼具有高升阻比、大变形和重量轻等特性,几何非线性效应明显。然而机翼的大展弦比高柔性会带来更大的机翼变形,而机翼大变形则会引起相关的非线性气动弹性行为。为了评估这些非线性气动弹性行为并同时降低设计风险和成本,一般要使用缩比模型进行风洞试验以研究和确认真实飞机的气动弹性特性。基于此,首先使用了传统线性缩比方法来进行缩比,通过刚度质量耦合匹配模态响应法与刚度质量解耦匹配模态响应法这2种线性缩比方法,不断优化缩比结构的设计参数来满足目标缩比值。同时,提出一种动力学有限元模型的非线性静响应-模态协同优化方法,该方法是基于等效静态载荷法的几何非线性气动弹性模型缩比方法,通过2个不同的优化子程序分别匹配全尺寸飞机的非线性静响应和模态振型。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线性缩比模型,考虑几何非线性的缩比模型能够更好地再现全尺寸飞机的非线性气动弹性行为。   相似文献   
94.
针对非线性超声无损检测金属材料微裂纹取向角度的问题,开展了微裂纹取向与超声波的和频非线性效应研究,建立了超声和频非线性特征系数与微裂纹取向角度的关系模型。理论和有限元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微裂纹取向角度的逐渐增大,超声和频非线性特征系数与微裂纹取向角度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趋势,而且相比二次非线性特征系数,和频非线性特征系数对微裂纹取向检测更为敏感。同时,从超声波平均能流密度(即声强)的角度出发,计算可知和频分量声强会随着微裂纹取向角度的增大而增大,而二次谐波声强基本不会发生变化,同时和频分量声强占比相比于二次谐波声强占比也得到了明显提高。超声波声强计算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趋势基本一致,证明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金属材料微裂纹取向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5.
Presented is the analytical approximation of averaged solar wind velocity radial dependence in the solar wind acceleration region at heliolatitudes below 60° under low and moderate solar activity. This empirical approximation is based on the data of radio sounding of the solar corona with radio signals from various spacecraft. Deduced is an equation connecting the solar wind velocity radial dependence and the radial dependence of solar wind plasma polarization electric field intensity. This allows constructing a semi-empirical radial dependence of plasma polarization electric field corresponding to the empirical radial dependence of solar wind velocity. Main properties of the semi-empirical dependence, which is based on radio sounding data,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96.
Within the analysis of space geodetic observations, errors of the applied subdaily Earth rotation model can induce systematic effects in different estimated parameters.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the impact of the subdaily Universal Time (UT1) model on the celestial pole offsets (CPO) estimated from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VLBI) observations. We provide a mechanism that describes the error propagation from the subdaily UT1 into the daily CPO.In typical 24-h VLBI sessions the observed quasars are well distributed over the sky. But the observations, if looked at from the Earth-fixed frame, are not homogeneously distributed. The amount of observations performed in different terrestrial directions shows an irregularity which can be roughly compared to the case where the observations are collected in only one Earth-fixed direction. This peculiarity leads to artefacts in VLBI solutions, producing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ubdaily variations in UT1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celestial pole. As a result errors in diurnal terms of the subdaily UT1 model are partly compensated by the estimated CPO. We compute for each 24-h VLBI session from 1990 until 2011 the theoretical response of the CPO to an error in the subdaily UT1 by setting up a least-squares adjustment model and using as input the coordinates of the observed quasars and observation epochs. Then real observed response of the estimated CPO derived from the VLBI session solutions is compared to the predicted one. A very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CPO values estimated from VLBI and the predicted values was achieved. The presented model of error propagation from the subdaily UT1 into the daily CPO allows to predict and explain the behaviour of CPO estimates of VLBI solutions computed with different subdaily Earth rotation models, what can be helpful for testing the accuracy of different subdaily tidal models.  相似文献   
97.
控制力矩陀螺轴承组件是空间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其轴承的性能直接影响着空间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和使用寿命,甚至危及空间飞行器安全.对于控制力矩陀螺轴承组件,轴承摩擦力矩大小及其波动性是轴承的关键性能指标,针对空间飞行器控制力矩陀螺轴承组件,在滚动轴承摩擦学和动力学基础上,建立六自由度控制力矩陀螺轴承组件非线性动力学微分方程组,并采用预估 校正的GSTIFF(Gear stiff)变步长积分算法进行求解,对其在有/无重力的工作环境、公 自转工况、轴承预紧力以及保持架兜孔间隙对轴承摩擦力矩幅值及其波动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预紧力对轴承组件摩擦力矩影响显著,预紧力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降低摩擦力矩及其波动性,对于本文分析的轴承组件最佳预紧力为50~55N;保持架稳定性受重力影响显著,无重力时自转工况下保持架较稳定;过小的兜孔间隙会使摩擦力矩增大,过大的兜孔间隙会使摩擦力矩波动性增大,存在最优兜孔间隙使得摩擦力矩及其波动性都较小,针对本文分析型号的轴承组件,间隙比应控制在0.6~0.8之间.  相似文献   
98.
高速球轴承正常工作时,处于高速旋转状态,此时油相和气相因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在轴承环间剧烈运动。为了更准确地分析轴承环间的两相流动,采取VOF模型进行内部流场的模拟,采用多重旋转坐标系描述部件运动。建立球轴承环下润滑计算模型,分析了考虑滚珠自转因素下轴承内部的流动,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转速及供油量对轴承工作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比整体模型与滚珠自转模型,发现滚珠自转使得轴承内部油体积分数增大,同时也使得滑油穿透间隙达到外环的能力增加;在考虑滚珠自转情况下,转速的不断增大,使得轴承内部的油相体积分数不断减小,在低转速情况下滚珠自转对流体运动影响较为明显,在高转速情况下公转速度对流体运动起到主导作用,滚珠自转对流体运动影响减弱;供油量不断的增大,使得滚珠自转模型内部的油相体积分数也在不断增大,而且滚珠自转运动会加强滑油在轴承内部的分布。  相似文献   
99.
系统地推导了无刷直流电动机旋转感应电压的通用计算公式,并以这些公式为基础,详细研究了气隙磁密平顶宽度、分布绕组、短距、分数槽、斜槽等因素对旋转感应电压的影响,给出了在保证旋转感应电压是平顶宽度为理想值的梯形波时,转子磁钢和定子绕组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本文的研究内容为高性能低转矩波动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0.
一类非线性系统的变结构控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郁  王子才 《航空学报》1992,13(1):106-111
本文研究了简约型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变结构控制问题,针对变结构控制切换函数的确定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一类非线性系统切换函数的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一类难于或不能可控正则化和线性化的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综合。最后通过仿真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