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43篇
航空   262篇
航天技术   63篇
综合类   49篇
航天   10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从估算工艺系统的输入性能即工艺要素能力出发,构造了一种具有工艺能力一般性质的工艺要素能力的通用量化函数,提出了一种度量整体工艺质量的指标——综合工艺能力指数及其估算函数,为在概要工艺设计阶段评估和优选工艺方案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2.
电子设备热分析软件应用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应用热分析技术,能在产品的设计阶段获得其温度分布,从而优化设计,提高产品可靠性.介绍了现在流行的电子设备热分析软件,阐述了电子设备热分析软件在应用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并结合一简单实例,展示了电子设备热分析的全过程,对热分析软件应用中的部分难题提出了解决方案.结果表明:妥善处理好主要问题,则能够达到较高的热分析精度,满足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73.
基于规则的产品数据访问权限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品对象的访问权限管理是PDM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从建立PDM中的权限模型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基于规则的产品数据访问权限管理方法 ,从而对权限的分配更加简洁清晰 ,并大大提高了PDM系统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74.
统计技术是质量管理中进行质量分析、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的重要工具。文章阐述了统计技术在复合材料过程控制中的应用,探讨了其应用范围、作用、办法及相关说明等内容。  相似文献   
75.
基于多模型方法的全包络鲁棒飞行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陈谋  姜长生  吴庆宪 《航空学报》2006,27(3):486-492
利用新一代歼击机不同平衡点的多个非线性子模型对其机动飞行的全包络模型进行逼近。对于每一个子模型,设计相应的动态逆控制器,应用模糊神经网络产生控制器切换决策,实现不同飞行状态下不同模型控制器之间的相互切换。同时为了提高多模型飞行控制效果,对各模型控制器的输入及输出采样并作为神经网络的学习样本,形成一个全包络内的多模型统一神经网络控制器。最后通过歼击机的大迎角机动仿真来验证所设计的基于多模型的统一神经网络控制器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统一神经网络控制器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6.
在可压缩流动问题的数值模拟领域,激波的高分辨率计算已取得重要进展.但是包含物质界面的可压缩多介质流动的数值模拟还存在诸多数值挑战,主要表现为界面处数值耗散过大和非物理振荡等问题.界面处流体性质的不连续性是造成可压缩多介质流动问题物理建模与数值方法困难的主要原因.为了建立一套高效的可压缩多介质流动问题的高精度数值模拟方案...  相似文献   
77.
首先介绍了间歇采样转发干扰原理,指出了间歇采样转发干扰出现的假目标峰值位置,提出了一种基于间歇采样转发的脉间点积干扰方法,在对该方法进行数学建模后,分析了干扰信号时频特性;最后对基于间歇采样转发的脉间点积干扰进行了仿真,并将之与直接间歇采样转发干扰及增加了多普勒噪声调制间歇采样转发干扰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78.
丁进  杨明磊  李曙光 《上海航天》2019,36(5):99-106, 114
针对单个电磁矢量传感器(SS-EMVS)的孔径受限和传统稀疏阵列无法提供目标极化信息的问题,结合分离式电磁矢量传感器和稀疏阵列,提出了一种由SS-EMVS组成的多尺度稀疏极化敏感阵列。该阵列的阵列单元为1个完整的分离式电磁矢量传感器,沿y轴分布,整个阵列按阵元间距分为2个均匀子阵,而且这2个阵元间距都可以大于入射信号的半波长,从而构造一个多尺度稀疏极化敏感阵列以得到目标波达方向(DOA)的高精度估计值。该阵列结合了SS-EMVS可降低阵元互耦和稀疏阵列可扩大阵列孔径的优点,提高了目标DOA估计精度的同时降低了阵元互耦,并且对噪声也具备较好的鲁棒性。而在算法上,首先利用矢量叉积算法得到目标方向余弦的低精度无模糊估计值;其次根据2个子阵的空域旋转不变性得到目标方向余弦的高精度模糊估计值,针对这些方向余弦的估计值提出了一种多尺度解模糊算法,可得到目标方向余弦的高精度无模糊估计值;最后经过运算得到目标的高精度DOA的估计结果。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阵列和算法的有效性。该阵列可应用于某些空间受限的实际应用场合中,如安装在飞行器上的传感器阵列,从而发挥电磁矢量传感器的单天线多分量的特点,也可以与MIMO雷达进行结合,借助极化信息提高雷达系统的检测性能和目标二维DOA的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79.
系统分析各类高性能制造以注重零件的几何尺寸精度所带来的问题,即在具备超精密、高精度加工能力后,由"合格的高精度零件"装配出的产品至今依然还是合格率低、参数稳定性差的本质内因.首次从零件制造微观角度提出了产品生产合格率低、参数稳定性差是由零件表面微观特征与产品技术特征非匹配性导致的,提出了全新的产品制造理念,从注重零件的几何尺寸精度向关注零件制造微观工艺特征与产品技术特征的匹配性和符合性转变.形成和建立起我国自主创新的高性能产品制造思想和产品制造工艺技术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产品生产制造合格率低、参数稳定性差等问题,才能形成有继承性、可持续、稳定的产品制造技术体系,而这一切是工业4.0制造模式无法解决的.  相似文献   
80.
中国的经济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但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并不能解码中国经济增长之"谜"。华人经济学家对这一问题研究的理论成果日趋丰富,文章梳理了两位具有代表性的华人经济学家张五常和林毅夫的研究成果并进行简单评述,得出结论:在一个以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任何试图摒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去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之"谜"的任何努力,都无异于缘木求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