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86篇
航空   376篇
航天技术   112篇
综合类   55篇
航天   1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681.
半球谐振子作为半球谐振陀螺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振动参数的测试对自身结构设计与加工过程的参数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测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PXI平台应用LabVIEW编程的半球谐振子相位幅度控制系统,针对测试中存在的谐振频率的漂移和振幅衰减等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实物测试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能有效地实现半球谐振子的相位跟踪及能量控制,可解决开环测试方案下谐振子的频率漂移问题以及初始振幅不一致对谐振子振动性能参数测试的影响,具有快速性好、控制精度高、功能扩展便捷等优点,极大提高了半球谐振子批量化生产与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68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战争对信息的传输和处理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光纤通道作为新一代航电系统网络和总线新技术,它具有兼容性好、延迟低、可靠性高、传输速度快和传输距离远等优点,本文介绍了光纤通道的协议结构、拓扑结构、分类服务;并结合航空电子设备的具体需求,提出了应用光纤通道的方案。  相似文献   
683.
目前,卫星导航系统已成为无处不在的导航和授时信息源,但是其自身存在固有的缺陷,如信号功率低、易被敌方压制或欺骗等。为了弥补卫星导航系统的不足,开展了基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DTMB)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移动终端等非导航随机信号的导航信息提取技术研究和组合导航技术研究。根据DTMB时域PN帧头序列的良好时域相关性,联合频域传输信令,完成了数字电视信号的高精度测距;根据RSSI移动终端的无线信号传播模型和代表性实测数据,通过线性回归等数学手段对距离衰减公式进行优化,以完成移动终端相对基站的精确距离测量;根据非导航随机信号提取的导航信息,完成基于非导航随机信号的组合导航技术研究。经理论研究和试验验证,通过DTMB和RSSI移动终端等非导航随机信号可以提取高精度导航信息,组合导航技术研究能够满足高精度导航定位的应用需求,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84.
随着无人化智能移动装备在工业、交通等安全敏感领域的普及应用,民用导航定位系统中的定位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位置认证是对终端的物理位置声明进行认证的过程,是导航定位安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第五代(5G)移动通信网络的通导融合位置认证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认证精度高、用户容量大、建设运维成本低等多重优势。本文首先介绍了多基站位置认证系统的检测判决原理,提出了漏检平均距离的定义作为位置认证系统精度的量化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信号带宽、基站同步误差、信噪比对位置认证系统精度的影响,并利用5G信道模型评估了典型场景下的位置认证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在具备3个以上的视距基站时,基于5G的通导融合位置认证系统可以实现米级的位置认证精度。  相似文献   
685.
王毅亮  郭凯 《遥测遥控》2022,43(5):11-21
针对海洋恶劣环境,研究了一种适用于无人值守的靶载终端结构系统。通过建立靶载终端散热数学模型得到上下插齿式最优散热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度差的双层回旋式密封结构及方法。分析了靶载终端呼吸效应的产生机理及解决措施,研制了抗随机波载及抗冲击能力的缓冲振动平台,并且通过密封及振动冲击试验验证了靶载终端结构系统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为恶劣海洋环境下无人值守的靶载终端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提高我国武器靶载终端作战水平。  相似文献   
686.
我国风云卫星体系的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瑶海 《上海航天》2021,38(3):76-84
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发展始终坚持以国家重大战略为蓝图,以解决中国的气象观测问题为宗旨,秉承“开放合作、服务世界”的理念,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气象卫星观测体系。风云卫星是我国民用遥感卫星中应用范围最广、效益发挥最好的卫星系列之一,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卫星观测网重要成员,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实践者。新时代,全球气象卫星发展迈入新阶段,面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安全,风云卫星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应用效能导向,充分发挥体系效能,突破卫星及遥感关键技术,率先实现遥感卫星及体系的自主运行、快速响应、智慧观测,拓展风云卫星在军民各领域各行业的应用。在实现遥感数据的获取途径和处理算法自主可控的基础上,坚持“走出去”战略,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升全球及重点区域的精密监测覆盖率,为全人类提供更加精准的气象预报和更加精细的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687.
针对资源勘探等高精度应用对航空重力仪测量精度和分辨率的更高要求,在前期研究基础之上,研发了新一代采用"捷联+平台"方案的新型航空重力仪。设计了采用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和光纤陀螺的捷联式重力仪,采用了新型温度控制方案,提高了重力仪的环境适应能力。设计了稳定平台,将捷联式重力仪保持在垂直方向,隔离载机的角运动干扰,减小了重力传感器的动态误差。飞行试验表明,该方案是有效的,将航空重力仪的精度和分辨率提升到优于1mGal/3km。  相似文献   
688.
为准确评价光纤陀螺平台的低频角振动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导航姿态解算的光纤陀螺平台低频角振动测试方法。首先,通过角振动台精确模拟载体的低频角振动状态,并通过光纤陀螺平台飞行导航过程中的断调平差分信号,实现平台框架角度信号与角振动台激励角度信号的数据同步;然后,利用平台式惯导系统的导航姿态解算方法,实时解算低频角振动过程中光纤陀螺平台的台体姿态,并通过坐标系转换得到平台基座系相对于地理系的实时姿态;最后,通过对光纤陀螺平台稳定回路的幅相特性分析,得到低频角振动激励下稳定回路的幅值和相位特性,实现对光纤陀螺平台角动态特性的准确评估。  相似文献   
689.
针对航空电子研发企业产品型谱不收敛、新技术应用风险高等问题和挑战,提出了一种用于支撑产品线统标统型的新型研发模式,通过构建支撑产品线统标统型的产品技术研发体系,推进平台CBB在产品线各层级中的广泛共享复用,实现产品的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研制。实践结果表明,该研发模式可有效促进企业研发成本、质量、进度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90.
随着相控阵天线的不断发展,有限扫描反射面天线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为了符合新时代天线多功能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抛物面形变的纵向偏焦特性。设计一个标准正馈反射面天线,使其馈源固定不动,而利用调节反射面焦距来达成天线的偏焦,其偏焦特性类似于抛物面天线的纵向偏焦特性;设计一个双焦点反射面,由XOZ平面抛物线和YOZ平面抛物线正交互异设计双焦点反射面天线,令YOZ平面抛物线焦点外推、XOZ平面抛物线焦点不变构成一个双焦点反射面。验证了该方法在一维阵列作为馈源的有效性,双焦点反射面相较于标准抛物面,在EL方向上该天线增益上升了1429dB,且波束宽度基本不变;此外,该方法还能容纳所有馈源同时工作,降低了单个馈源喇叭的功率且增益相较于点波束天线只下降了485dB。该方法将为后续有限扫描反射面天线在设计一维扫描或二维不等范围扫描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