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2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53篇
航空   707篇
航天技术   254篇
综合类   151篇
航天   20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介绍了远程过程调用(RPC)技术在当前系统中的必要性。针对分布式软件系统的特点,基于开源的 Thrift 框架,搭建了一套面向服务化的RPC 通信中间件。通信中间件重新封装RPC 核心框架并提出一种精简 的分布式服务发现功能,契合分布式软件系统需求。通过接口、功能、性能验证,确认RPC 技术能够支撑分 布式软件系统向服务化架构演进。  相似文献   
942.
BME680压力传感器非线性补偿和温度补偿方法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微机电系统(MEMS)压力传感器的测量精度,研究了压力传感器非线性补偿和温度补偿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传感器非线性矫正方法,设计了一款集成数据采集系统、修正系统和传输系统的柔性压力片。采用一款商用MEMS压力传感器BME680进行了试验,利用Matlab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段多项式拟合,基于压力片MCU实现传感器误差的非线性补偿和实时修正。试验结果表明,温度补偿算法效果明显,压力传感器的静态输出精度提高明显,10℃及10℃以上,提高到0.207%FS;10℃以下,提高到1.39%FS,达到了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943.
航天器单粒子效应的防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航天电子器件集成度的不断提高,其发生单粒子效应的风险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影响航天器可靠性和运行寿命的重要因素。文章首先介绍了单粒子效应的发生机理、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各种抗单粒子效应加固技术进行了总结,按照硬件加固技术、软件加固技术和轨道优化设计的思路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单粒子效应的防护手段。  相似文献   
944.
电推进羽流与航天器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推进与传统的化学推进相比可以节约大量推进剂质量,被广泛用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南北位置保持和深空探测等任务的主推进系统。电推进器工作时产生的羽流与传统的化学推进器羽流有显著区别,电推进羽流对航天器的影响是进行卫星电推进器系统设计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讨论了电推进羽流对航天器的主要影响,介绍了国外在地面模拟试验、空间飞行验证和软件仿真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同时对国内开展羽流与航天器相互作用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45.
载人航天器软件研制具有技术新、难度大、新研配置项多等特点,必须研究一种新型的软件技术管理方法,以确保软件产品质量受控。文章介绍的精细化管理方法是在现有软件研制规范的基础上,通过软件研制工作的阶段化以及软件管理工作的划分,实现了软件的精细化管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软件研制工作的实践证明:该方法符合载人航天器型号研制的实际,可保证软件产品质量满足飞行任务要求。  相似文献   
946.
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大型化、低刚度和挠性化已成为现代航天器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对卫星大挠性结构抑制技术地面试验系统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建立了基于模态分析方法的挠性桁架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律、全维观测器以及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设计与仿真,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7.
High frequency (HF) communication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 state of the ionosphere, which specifies the mode structure of the radio wave propagating in ionosphere. Another core factor defining the strength of the HF signal at the receiving site is the ionospheric absorption. Accurate modelling the effect of absorption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many studies of the HF propagation in the ionosphere.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absorption. The method is based on analysis of vertical sounding ionograms. The main idea of the approach is to compare the main parameters retrieved from measured and simulated ionograms. The combination of Global Ionospheric Radio Observatory (GIRO, http://giro.uml.edu) data and ionograms modelling allows for developing the empiric absorption model available at near real-time. The ionogram simulation taking into account absorption utilizes the NIM-RT (North Ionospheric Model and Ray Tracing) software. As a result, the proposed technique provides more reliable and accurate evaluation of minimum frequency at which echoes are observed in vertical incidence ionosonde soundings. The values of these frequencies should be used in the following simulation to optimize parameters in the empirical formulae for defining absorption HF wave in ionosphere.The ultimat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he designing the method, which allows the simulating of HF radio channel accounting for regular absorption due to UV radiation of the Sun. Eventually it could be considered as some kind of the HF propagation forecasting.  相似文献   
948.
热沉是空间环境模拟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冷黑环境模拟。由于热沉的独特结构,传统的从零件到装配体的热沉三维建模过程繁琐且效率低下。文章介绍应用SolidWorks三维设计软件的焊件功能实现对热沉的快速建模方法。通过某环模设备热沉的建模过程,详细描述了这种快速建模方法的步骤及要点。  相似文献   
949.
根据用户必需的软件中可能隐藏的缺陷或者破坏行为在整个软件中所占比例极低、而当前一般的恶意代码分析技术不适合此类软件的可信度量分析这种情况,提出了理想化的主体行为静态可信的强约束条件,然后结合软件业务流程的确定性、软件代码的可见性以及信息资产风险可评估性,提出了适合工程应用的主体行为静态可信的弱约束条件,并基于主体行为静态可信的弱约束条件构建了模型的实现框架,对用户必需的软件是否将如实地按照用户需求运行进行可信度量,提前确定软件中是否含有对信息系统或信息资产的潜在威胁,以便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950.
针对航天软件自动化测试和测试通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提出基于DAQ(数据采集)和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星务软件测试平台构建方案,在PXI(PCI eXtensions for Instrumentation,外设部件互联标准在仪器领域的扩展)系统环境下应用NI(美国国家仪器公司)的DAQ板卡和FPGA板卡实现星务软件外围数据的仿真模拟,应用Lab-VIEW编程实现信号的解析和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在实际测试中,它能够很好地完成一系列星务软件的自动化动态测试、故障模拟测试等,大大缩短了测试周期,提高了测试效率。此平台完全满足航天软件现代化测试的要求,具有开发周期短、使用效率高、通用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