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251篇
航空   941篇
航天技术   160篇
综合类   81篇
航天   1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研究三角翼后缘对称喷流对前缘涡破裂位置和旋涡结构的影响,通过高分辨率的N-S方程数值模拟方法,对60°后掠角三角翼后缘有对称喷流及无喷流情况下的绕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后缘喷流速度与自由来流速度之比影响前缘涡破裂的位置.与无喷流情况相比,喷流与来流速度比的不同造成了涡破裂的提前或推后.而与传统结论有所不同的是,并非所有的后缘喷流都能延迟涡的破裂.另外,后缘对称喷流对涡轴位置的影响很小.后缘对称喷流不改变三角翼前缘涡横截面流动拓扑结构的变化规律,但影响极限环的扩张速度.   相似文献   
992.
徐斯源  陈晖  王猛  马键  姜华  宫武旗 《推进技术》2022,43(5):335-343
燃气管路气流脉动特性是影响补燃循环多推力室液体火箭发动机安全运行的因素之一,气流脉动压力强度剧烈时将影响管路下游燃烧室燃烧稳定性及发动机的正常工作.为探究液体火箭发动机燃气管路气流脉动压力特性,对燃气管路进行了模化试验,分析了进口流量分别为额定值模拟流量65%,100%和108%下无导流装置和有导流装置的气流脉动压力变...  相似文献   
993.
作者以一个小展弦比的三角机翼模型为对象,完成了颤振主动抑制系统的试验研究。风洞试验结果说明,采用颤振主动抑制控制系统后,机翼的颤振临界速度可提高37%。文中还提出了气动弹性系统特性,包括(开环)超临界频响函数的测试方法,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994.
铝镁贫氧推进剂低压可燃极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推进剂静态燃速测试和非壅塞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实验的方法,研究了铝镁贫氧推进剂配方对其低压可燃极限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加氧化剂的含量、添加燃速催化剂和采用超细金属添加剂,可以拓宽铝镁贫氧推进剂的低压可燃极限,满足非壅塞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95.
用风冷(GFC)/回火再加在1000~1200℃之间的循环热处理的方法对Ti46Al8.5Nb0.2W 合金的铸态合金的组织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风冷(GFC)/回火处理能快速地破碎Ti46Al8.5Nb0.2W 合金的铸态组织,得到双态组织(DM),并且组织比较均匀。循环热处理是在1000~1200℃之间进行,循环热处理能有效地阻止已经存在的γ晶粒的异常长大,并且能使空冷形成的亚稳层片迅速均匀地等轴化成NG组织。  相似文献   
996.
超音速板颤振问题中的局部分岔现象及某些全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基铎 《航空学报》1992,13(7):403-409
本文研究了两边简支的二维板在其一个侧面处于超音速流中时的局部稳定性和分岔问题。主要考察了在具有两个零特征值的重退化平衡点附近该系统所发生的不稳定现象和分岔现象。利用动力系统理论中的定性简化方法,发现在某参数平面上,此系统可发生3种不同类型的余维数二分岔现象。对各种分岔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局部分岔解的某些全局行为。  相似文献   
997.
用GH33A钢制成圆柱形棒、鼓形平板和带中心孔平板3种试件进行拉-拉低循环试验。试验测定的疲劳寿命与采用局部应力-应变法预测的寿命结果符合较好。随着应力集中系数的增加,试验寿命与预测寿命之比有所增大。实验中,一次超载造成较大的寿命降低。由于较厚板缺口处存在双向应力-应变状态,较厚试件的疲劳寿命比较薄平板的寿命长。  相似文献   
998.
自由振动优化平均和模态隔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岳锋  吕民富 《航空学报》1992,13(11):627-632
对飞机颤振试飞等运行中的结构或机械在冲击激励下测到的高噪声多模态自由振动,提出一种优化平均方法,可以在大量抑制噪声的同时,充分突出某一感兴趣的模态。此方法基于自由振动频谱与结构频响函数在显示结构振动特性方面的“相似性”,以平均后的自由振动频谱具有最高共振峰作为自由振动平均时“初相角对齐”的优化平均判据。从优化平均自由振动频谱中,又可隔离出有更高信噪比的结构单模态自由振动来,从而使模态参数识别变得十分简单并有高精度。  相似文献   
999.
王立军  赵令诚 《航空学报》1992,13(9):560-563
本文使用v-g法、Niblett法和模型风洞试验3种方法,分析了机翼和外挂间俯仰连接刚度对机翼颤振的影响。并提出了“气动压力中心线”概念。用振型节线与压力中心线相对位置的变化,解释机翼/外挂颤振类型变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00.
机翼低速风洞试验颤振模型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于机翼的低速风洞颤振试验模型设计中涉及学科多、难度高、工作量大、周期长等问题,把具有很好的全局和局部寻优能力且收敛速度很快的遗传/敏度混合优化算法应用于模型设计过程;详细说明了遗传/敏度混合优化算法的优化设计原理、设计过程,以及应用范围;论述了机翼颤振模型设计的基础理论和设计思路;根据实际问题的物理模型,并通过对机翼颤振模型设计原理的分析,建立了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通过优化设计方法的实际应用,完成了设计工作,提高了设计效率,保证了设计精度,该设计方法所得到的设计结果与计算得到的设计要求之间的误差在5%以内;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机翼颤振模型工程优化设计方法,使该方法能够应用在模型设计的很多方面,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