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131篇
航天技术   9篇
综合类   26篇
航天   3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5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人文背景相通,民族语言互通,在宗教信仰上相同或相似,生计方式互补,文学艺术相互渗透.若借助上述有利的人文条件,可以顺利地将中国文化产业推向东南亚各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困难之处在于上述各国大多存在着较为尖锐的民族对立,政治体制与宗教政策差异较大,展开此类商贸活动,很难获得各国官方的认可和全力支持.此外,上述各国对中国侨民的政策差异甚大,一些国家对华侨抱有偏见.因此,最好采用民间文化交流方式或通过私营企业渠道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构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方法以飞机结构腐蚀与控制实训平台的建设为例;结果阐述校内实现以产学研相结合模式来进行实训平台建设;结论对其它机务维修专业课程的实训平台建设起到引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在战略产业发展过程中金融业服务滞后的各种表现,从战略产业经济结构调整本身、风险约束和金融宏观政策传导三个方面剖析了金融服务滞后的原因。以民用航空制造业的发展为例,用博弈论对金融在支持战略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两难状况作了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金融支持战略产业的发展是金融发展的最优选择的观点。最后从金融体系、资金投入和金融服务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奥运之后的廊坊旅游业从旅游规划、项目建设、旅游节庆、休闲旅游等方面出发,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同时通过旅游合作协议、京津冀旅游一卡通等方式不断推进京津廊旅游业一体化进程。这一发展模式整体上是比较成功的,如果能够精益求精,必然能够逐步形成廊坊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使廊坊旅游业获得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结合辽宁省航空产业基础雄厚的现实条件,针对产业布局分散、产业整合度较低等具体问题,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和对比论证,总结了全省航空产业资源的优势与不足,综合论述了辽宁省航空产业资源的整合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沈阳国家民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建设和"五点一线"战略的实施,提出了尽早规划、与国有企业合作、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强省部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最活跃的生产部门是那些广泛应用高新技术的新兴产业,信息产业是首当其冲的一个。信息产业的竞争追本溯源是知识与技术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因而人力资本核算在信息产业核算研究中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说明有关统计指标的基础上,就信息产业的就业总量中纯信息部门就业总量核算、混合信息部门就业总量核算以及整个信息部门就业核算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核算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河南省2002年投入产出表分析了消费、投资和出口对全省经济的影响情况.总消费是拉动全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资本形成次之,净出口的拉动力相对较弱.在总消费对全省经济影响的过程中,居民消费对全省经济的影响程度大于政府消费的影响.其中农村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与城镇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比值小于相应的人口比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新中国建立以来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经验、得失进行了分析、总结。依据现代战争的特点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规律,对国防科技工业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作者对于21世纪制造业发展趋势的观点,总结出未来制造业的几个特点,简要介绍了敏捷制造、全球制造和绿色制造等几种先进制造模式。  相似文献   
20.
发展静脉产业对于改造或调控现行物质流模式,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形成资源和能源的高效物质循环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静脉产业的发展现状,针对静脉产业发展的投融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模式建议,为我国静脉产业发展在投融资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