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154篇
航空   496篇
航天技术   136篇
综合类   125篇
航天   1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1.
电热破膜激波管及其PLIF测量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用Nd:YAG脉冲激光器作为泵浦光源对激波管内瞬态非定常流场进行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anar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PLIF)测量的时序同步问题。由于该激光器需要预热以获得稳定的倍频输出,作者研制了低压大电流的电热破膜装置,实现对激波产生时机的控制。在大尺寸矩形截面的激波管上搭建了PLIF测量平台,并在此平台上进行了丙酮示踪流场显示和氢氧基分布测量。  相似文献   
812.
Energy law of similitude for laser propulsion refers to the law that there is an optimum nozzle configuration for the largest value of impulse coupling coefficient at certain incident laser energy. A dimensionless factor combined with incident laser energy, nozzle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and working gas parameters is introduced. Energy law of similitude is established by mean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experimental study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radiation gas-dynamics. The qualitativ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oretical analysis are verified by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results. Physical meaning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dimensionless factor and energy law of similitude are analyz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impulse coupling coefficient has a maximum value with dimensionless factor of about 0.4;
impulse coupling coefficient is independent of incident laser energy when dimensionless factor is constant. Conclusions and recognitions acquired in this article can not only present optimum nozzle configurations for the present laser energy level, but also provide a good guide for the optimum nozzle configuration design once the laser energy is amplified to a high level.  相似文献   
813.
导弹激光引信可视化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导弹激光引信可视化仿真系统的总体结构、组成和主要功能,详细探讨了仿真系统中目标模型、激光波束视场模型、飞行弹道仿真模型和弹目交汇模型等关键环节的建模方法,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了一套用于测试激光引信配置方案的试验性平台,具有计算过程简单、仿真精度高及使用灵活的特点。目前该系统已在实际系统中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14.
光内送粉激光熔覆工艺参数对单层熔覆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的激光熔覆快速制造过程中偏王侧向送粉和多粉管光外同轴送粉熔覆成形工艺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光束中空,粉管居中,光内送粉"的新型激光熔覆快速制造工艺,可应用于金属零件激光熔覆直接制造领域.研究了光内送粉试验关键工艺参数,如光束输出模式、激光功率密度、送粉量、扫描速度和离焦量等对熔覆质量的影响;在多模激光束模式下,探索了不同工艺参数与熔覆层质量的关系,为多层熔覆薄壁墙成形试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15.
D300mm×3420mm圆管内旋转流流场的LDV实验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V)对直径D 300mm×3420mm圆管内的旋转流场进行了实验测量,重点测量切向速度与轴向速度的分布以及湍流强度分布.测量结果表明圆管内的旋转流是Rankine涡结构形态,旋转流强度沿轴向存在着明显的衰减特性,且最大切向速度的径向位置沿轴向逐渐向内移动,即由上游的刚性涡逐渐向下游的准自由涡和刚性涡组合过渡;轴向速度的分布存在着很大的不均匀性,在r=0.5R区域存在一个轴向速度的低速区,甚至出现上行,但在轴向位置z>10R后轴向速度全部向下,并向均匀分布发展;圆管内的切向湍流强度比轴向湍流强度大一倍,两者的湍流强度在准自由涡区径向分布比较平均,中心刚性涡区域的湍流强度比较高,而且随轴向位置的变化衰减不明显.  相似文献   
816.
激光多普勒纵向位移测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激光多普勒纵向位移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阐述了影响测量精度的要素,并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措施.该项研究可应用于分析物体表面轮廓和变形状况,对航空、机械、建筑等工业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17.
激光跟踪测量系统及其在航天器研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介绍了激光跟踪测量系统硬件组成、软件功能、技术指标以及计量检定方法,对激光跟踪仪的测量原理、仪器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文章最后列举了激光跟踪仪在航天器研制方面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818.
提出了一种旋转叶盘的非接触激光定点跟踪测振方法,以研究叶盘结构在旋转状态下的振动特性。通过控制扫描系统中x、y振镜的偏转实现对叶盘上任意定点的跟踪测试,同时搭建了旋转跟踪试验测试系统,以16叶片旋转叶盘的同步跟踪测试为例,对激光跟踪测试方法进行验证。通过对旋转叶盘定点跟踪测试得到的时域振动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和频谱分析,获得了旋转状态下叶盘的叶片前3阶固有频率对应的不同节径的模态族频率。结果显示:激光对旋转叶盘上一点的跟踪测试数据中,可以提取出整个叶盘的振动频率特性。对比不同转速下旋转叶盘的有限元仿真计算与跟踪测试结果,两者振型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且频差在5%以内,验证了该激光跟踪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航空发动机等旋转机械运行状态下的振动测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19.
双线阵立体测绘卫星定位对外方位元素的测量精度要求高,然而布设控制点成本高,缺少全世界范围内的控制点。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应用星载激光测高仪提高定位精度的方法。首先,分析了双线阵立体测绘卫星和激光测高仪的误差特性,即测绘相机定位精度受外方位角元素影响比较大,激光测高仪高程精度受角元素影响相对较小。然后,论证了用激光测高仪提高定位精度的可行性。在相同的卫星平台定向辅助数据下,激光测高仪高程精度要比测绘相机高得多,可以作为高程约束提高定位精度。最后,应用光束法平差原理对激光测高数据作为高程约束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加入激光测高数据可将双线阵立体测绘卫星的高程精度由8.0m提高到约3.5m。此方法可为实现全球无控制点测绘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20.
地基激光清除空间碎片过程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浩  金星  洪延姬  李修乾 《航空学报》2012,33(6):994-1001
 空间碎片对人类航天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用地基高能脉冲激光清除空间碎片被认为是一种可行手段。分析了地基激光清除空间碎片的原理,建立了碎片清除过程轨道动力学模型,通过选取两种典型的ps级和ns级激光器,对空间碎片的清除效果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对于800 km和1 500 km轨道高度上的某典型空间碎片,两种激光器均不能在其一次过顶将其清除,需多次过顶才能达到清除效果;在进入大气层烧毁前,均需烧蚀一定的质量,而且轨道高度越高,烧蚀质量越多;ps级激光器比ns级激光器具有优势,15 kJ、 10 ns、 2 Hz的ns级激光器清除800 km和1 500 km轨道高度上的碎片所需总能量分别是150 J、1 ps、 65 Hz的ps级激光器的2.95倍和3.31倍。研究结果可为碎片清除方案制定和地基激光器参数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