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246篇
航空   687篇
航天技术   140篇
综合类   165篇
航天   14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为研究运载火箭在牵制缓释放过程中的结构动力响应特性,将牵制缓释放发射过程依次分为静态竖立、点火牵制和缓释放三个阶段进行计算。运用MSC.Patran有限元程序的场功能来实现上一阶段的全部计算结果场向下一阶段初始条件场的传递,运用MSC.Nastran有限元程序的非线性弹簧单元的非线性位移载荷函数功能来模拟运载火箭缓释放过程中的缓释力,实现运载火箭牵制缓释放过程结构动力响应的数值计算,并对比分析运载火箭几种常用发射释放方式的结构动力响应特性。结果表明:采用牵制缓释放系统可有效减小运载火箭释放时所受冲击载荷,减小运载火箭全箭结构动力响应。  相似文献   
72.
设计了一种基于缝隙耦合的贴片型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s, FSS),该FSS拥有窄带特性。分析了缝隙结构对FSS的频率响应的影响,提出 了一种具有极化稳定性和角度稳定性的双极化FSS单元。采用全波电磁仿真软件对其进行分 析,同时采用谱域法和周期性矩量法对该FSS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得到解析解。通过将缝隙改 为十字缝隙实现双极化设计,仿真结果显示该结构具有极化稳定性和角度稳定性,并与理论 分析吻合,表明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3.
研究了四个起落架结构参数:稳定距、机轮转动惯量、支柱侧倾刚度和减摆器传动系统扭转刚度对飞机机轮摆振频率特性的影响。对“轮胎型”摆振和“结构型”摆振进行了严格区分并分别予以研究,针对所计算的型号飞机,归纳总结出发生“轮胎型”摆振和“结构型”摆振的频率范围。所得结论为新机防摆设计和现役飞机防摆维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4.
介绍了我站的红外探测器参数(黑体响应率,噪声、黑体探测率)自动测试系统以及参数测试关键技术的解决分析了这些参数测量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75.
赵经文 《宇航学报》1994,15(4):31-34
文中计算了铝板受撞击杆未穿透撞击时弹塑性应变波沿板面的传播,并与实验结果相验证。结果表明,板不太厚时,计入膜力和剪切的板弯曲理论和三维分析的结果都与实验结果相符合。为模拟杆的撞击计算时取其直接被撞部分的板具有击杆的速度和动量,其余部分为静止。板内剪切、弯曲和中面变形三者的弹塑性本构关系可以假定为不相耦合。实验中,用气炮射击铝杆,击中板后,用应变片,动态应变记录仪记录板面不同位置的应变历程。  相似文献   
76.
气动伺服弹性研究的进展与挑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超  黄超  吴志刚  唐长红 《航空学报》2015,36(4):1011-1033
飞机、导弹等飞行器的气动伺服弹性(ASE)问题源于空气动力、结构弹性以及控制系统之间的复杂耦合。随着飞行器朝着结构更轻、速度更快、性能更好的目标发展,该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飞行安全与性能。经过六十余年的研究,国内外在ASE分析、综合与试验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近十余年来,若干新问题因非常规构型飞行器设计的发展而暴露出来,对ASE研究施加巨大挑战,值得重点分析。鉴于此,讨论了ASE分析中的刚弹耦合、非线性、推力矢量以及系统辨识等问题,对ASE综合中的阵风减缓、颤振主动控制和ASE优化问题加以阐述,强调了ASE试验中需要重视的技术,简要介绍了近十余年国外代表性的ASE试验项目案例,指出了一些ASE研究的新动向,并对国内的ASE研究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7.
主要对ADS-33E中飞行品质评定的要求进行分析,从任务科目、响应类型和可用感示环境3个维度进行飞行品质的等级评定研究,提出了直升机飞行品质综合评定的试飞技术研究思路,并对某型号直升机的试飞结果和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8.
以某压气机盘片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软件,建立了接触模型、接触不分离模型和刚性连接模型3种榫连结构接触约束形式下的盘片有限元模型,分别对3种模型进行了固有特性的分析,对比了三者的共振频率和振型;在离心力和气流激振力作用下,对3种模型进行了振动响应分析,得到三者的位移响应和应力随转速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接触模型和接触不分离模型的固有特性一致性较好,而刚性连接模型和接触模型在高频段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刚性连接模型和接触不分离模型能够极大地改善接触模型在低转速下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79.
航天事业发展趋势和未来需求指明,航天测控系统应该向以自主运行能力为代表特征的智能化方向发展。基于此,提出了标准化的支持与服务、映射现实的体系架构、实时响应的运行模式、服务化的基础平台等4项关键技术。通过将测控系统和卫星系统之间的接口、测控系统和用户系统之间的接口标准化,从而在此基础上建立最优化的操作逻辑。通过在计算机中映射现实系统的思想方法,从而产生稳定性和灵活性兼备的、支持自主运行的,并具有良好进化性能的系统架构。通过实时响应的运行模式可以很好满足全时段和突发性等具有挑战性的测控服务需求。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构建基础计算服务平台实现基础层与业务层分离,有利于整个系统的持续改进,提高服务质量改善的速度,建立竞争力优势。由此说明,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实现自主运行的航天测控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0.
在介绍在轨用户星中继终端的分类、功能和使用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对用户星中继终端多约束条件进行了梳理分析。为缓解常态化应急测控带来的资源紧张矛盾,提出了用户星中继终端在轨应用策略,即Ka/S模式下影随测控,小S模式下定时捕获。针对Ka+小S模式下实现影随测控的可行性问题,利用STK(Satellite Tool Kit,卫星开发工具包)软件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为实现影随测控,满足测控快速响应需要,要求星载S频段中继测控天线对中继卫星的覆盖范围,应大于星载中继数传天线对中继卫星的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