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0篇
航空   154篇
航天技术   66篇
综合类   46篇
航天   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研究了机载雷达机动目标跟踪算法,用强迫奇异摄动技术求出了三维追逃微分对策问题的次最优策略。借助于上述算法和策略,建立了一种符合实战情况的跟踪-火控综合系统。从大闭环角度对该综合系统动态品质进行了详细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综合系统能较长时间地锁定目标,准确地实现对目标的三维攻击,并且避免了求解最优控制中经常出现的两点边值问题,使数值计算量大为减少。  相似文献   
332.
朱新波  李海洋  郑惠欣  徐亮 《宇航学报》2022,43(8):1019-1028
“天问一号”环绕器在环火中继轨道为“祝融”火星车提供中继服务时,星下点出现了过着陆点纬度时的经度先增大再减小的特殊漂移现象,需要对该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基于摄动理论设计了一系列数值实验,提出了一种星下点过指定纬度时经度的简化计算方法;并结合对田谐项引力场位函数的解析推导发现,由于中继轨道周期与火星自转周期比接近1:3,导致3阶3次田谐项产生了轨道共振,从而使得半长轴长周期运动有着较为显著的振荡,进而与带谐项摄动联合导致了该特殊现象。研究揭示了“天问一号”环绕器的轨道共振现象,发现了高阶田谐项对非同步轨道上的环火卫星仍能产生较为明显的轨道共振现象。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火星环绕探测任务轨道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33.
以单连杆柔性臂为例,提出了模糊控制与最优控制相结合的混合控制方法。首先,采用奇异摄动将系统分为慢变和快变两个子系统。然后,对慢变子系统采用模糊控制,快变子系统采用最优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实现柔性臂轨迹的快速、准确跟踪,有效地抑制弹性振动,并且对负载的变化具有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34.
金属橡胶工程应用分析常需要1种可以与商用有限元软件相结合,适用于复杂结构设计的快捷数值仿真方法。针对金属橡胶的有限元仿真问题,基于ANSYS软件,发展了基于试验数据识别的横向各向同性材料参数确定方法,并采用循环加载、模型更新的方法,实现了金属橡胶材料受压过程非线性力学特性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立方体件在无约束状态下受压过程进行模拟时,相对误差在10%之内;安装约束使其刚度增大,仿真与试验结果相比规律吻合,刚度的误差在30%之内;环形金属橡胶件在径向受压时,仿真与试验测得刚度的相对误差在25%之内。  相似文献   
335.
空间飞行器在轨运行过程中除受空间摄动外,还因飞行器任务需要产生随机扰动力和扰动力矩。针对空间飞行器受随机扰动产生的耦合运动控制问题,提出了利用自抗扰方法进行轨道保持和姿态稳定的控制方法。通过引入二阶线性扩展状态观测器,对系统总扰动和状态进行观测。结合PD控制方法结合总扰动前馈补偿,克服空间主要摄动及飞行器本身产生的随机扰动,实现轨道保持和姿态稳定。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克服总扰动的影响,实现姿轨协同控制。  相似文献   
336.
袁韬  李志刚  李军  袁奇 《推进技术》2022,43(9):199-207
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旋转机械面临的严重泄漏、气流激振引发转子失稳等问题,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10MWe SCO2循环中高压涡轮的轴端密封为研究对象,设计了螺旋角15°和30°的螺旋槽、T型槽和ST型槽的四种槽型结构的干气密封。采用基于动网格技术和非定常CFD数值方法的微尺度摄动模型,研究了在实验边界条件下干气密封的稳态性能及在轴向简谐微扰动下SCO2涡轮轴端干气密封的非稳态动力学特性。对比分析了3种动压槽深度、2种动压槽角度下的干气密封泄漏量、静态气膜刚度、动态气膜刚度和阻尼系数。研究表明:四种槽型均满足泄漏流量的设计要求。随着动压槽深度的增加,干气密封开启力与泄漏流量均增大。ST型槽干气密封有着较大的气膜刚度和刚漏比,同时其在面对轴向微尺度摄动时最为稳定,是综合性能最优秀的干气密封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