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1篇
航空   123篇
航天技术   14篇
综合类   21篇
航天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The flows behind the base of a generic rocket, at both hypersonic and subsonic flow conditions, are numerically studied. The main concerns are addressed to the evaluation of turbulence models and the using of grid adaptation techniques. The investiga- tion focuses on two configurations, related to hypersonic and subsonic experiments. The applicability tests of different turbulence models are conducted on the level of two-equation models calculating the steady state solution of the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 equations. All used models, the original Wilcox k-ω, the Menter shear-stress transport (SST) and the explicit algebraic Reynolds stress model(EARSM) formulation, predict an asymmetric base flow in both cases caused by the support of the models. A comparison with preliminary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s a preference for the SST and EARSM results over the results from the older k-ω model. Sensitivity studies show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the grid topology or the location of the laminar to turbulent transition on the base flow field, but a strong influence of even small angles of attack is reported from the related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72.
邹东阳  林敬周  黄洁  刘君 《航空学报》2021,42(3):124141-124141
给出了一种基于非结构动网格技术的三维激波装配方法。在该方法中,三维激波面由被标记为激波属性的网格点连接构成,标记为激波属性的网格点称为激波点。激波点具有两组参数分别代表激波的上下游,利用激波点上下游参数求解R-H关系式获得激波点运动速度。非结构动网格技术的使用允许激波大幅度运动,降低了对初始激波位置的要求。通过引入网格属性定义避免了对计算网格进行分区,增加了装配激波的灵活性。通过球柱体绕流问题验证了该三维装配方法的合理性,针对三维激波装配中比较困难的交点装配问题,通过对三维激波反射以及三维激波相交等算例进行研究找到了可用的三维激波交点运动速度的确定方法,保证了激波运动过程中交点运动与流场求解之间的相容性,获得了相应的装配结果。  相似文献   
73.
《中国航空学报》2021,34(7):29-38
Since proposed, the self-similarity variables based genuinely multidimensional Riemann solver is attracting more attentions due to its high resolution in multidimensional complex flows. However, it needs numerous logical operations in supersonic cases, which limit the method’s applicability in engineering problems greatly. In order to overcome this defect, a hybrid multidimensional Riemann solver, called HMTHS (Hybrid of MulTv and multidimensional HLL scheme based on Self-similar structures), is proposed. It simulates the strongly interacting zone by adopting the MHLLES (Multidimensional Harten-Lax-van Leer-Eifeldt scheme based on Self-similar structures) scheme at subsonic speeds, which is with a high resolution by considering the second moment in the similarity variables. Also, it adopts the MULTV (Multidimensional Toro and Vasquez) scheme, which is with a high resolution in capturing discontinuities, to simulate the flux at supersonic speeds. Systematic numerical experiments, including both one-dimensional cases and two-dimensional cases, are conducted. One-dimensional moving contact discontinuity case and sod shock tube case suggest that HMTHS can accurately capture one-dimensional expansion waves, shock waves, and linear contact discontinuities. Two-dimensional cases, such as the double Mach reflection case, the supersonic shock / boundary layer interaction case, the hypersonic flow over the cylinder case, and the hypersonic viscous flow over the double-ellipsoid case, indicate that the HMTHS scheme is with a high resolution in simulating multidimensional complex flows. Therefore, it is promising to be widely applied in both scholar and engineering areas.  相似文献   
74.
基于低速风洞试验的不可压缩势流理论,针对飞机地效试验,提出由无地板下的试验数据通过计算得到任意地板高度下相应数据的方法。将利用此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带地板试验数据对比,论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进一步研究表明,采用已有的带地板试验数据对计算结果进行差量修正,可有效减小该方法的计算误差。  相似文献   
75.
通过研究求解描述跨流域三维绕流问题的Boltzmann模型方程气体运动论耦合迭代数值格式,分析气体运动论数值计算方法的内在并行性;从变量依赖关系、数据通信与并行可扩展性三方面开展基于离散速度空间区域分解计算的研究,发展求解稀薄流到连续流跨流域三维复杂绕流问题的并行算法。通过对不同Knudsen数、不同马赫数、不同攻角三维球体及返回舱绕流的并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吻合较好。研究表明,该并行算法负载平衡和并行可扩展性较好,对不同并行计算机系统具有很好适应性,显示直接求解分子速度分布函数的气体运动论计算方法有良好的并行计算特性。  相似文献   
76.
用谱方法对三维不可压槽道湍流反应流动进行了直接数值模拟,得到了温度和质量分数耦合的瞬态数据库.结果显示温度与质量分数脉动在近壁区都有条带结构.推导了雷诺平均方法中湍流二阶矩反应模型中所求关联量的精确输运方程,发现耗散项是化学反应率系数-质量分数关联量封闭的关键,耗散项需要考虑化学反应影响.基于数据库的统计结果,对关联量模型方程中各项进行了先验研究,发现产生项和耗散项的贡献最大,扩散项和反应项的贡献较小,化学反应对各项大小和分布形状有明显影响.在算例中,直接模拟统计得到的化学反应率系数-质量分数关联和用代数二阶矩模型的模拟值很接近,说明ASOM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7.
复杂背景下单个运动物体的实时视觉追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完全基于图像信息的运动检测视觉追踪算法.该算法综合了已有的一些算法,并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可以实现在摄像机运动不剧烈的情况下,对单个运动物体的追踪.由人工选取目标,计算机开始在第1帧和第2帧图像中提取特征点,并在两帧图像中对特征点进行匹配.利用匹配的特征点建立仿射运动模型,以估计背景的运动和预测目标位置.假设运动目标所占的像素面积很小,在预测点附近的一块小邻域内进行光流分割得到运动目标.该算法在640×480大小的两帧连续图片上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PC上的实验证明,设置适当的参数,本算法可以应用于12.5Hz或25Hz的图像采集频率.   相似文献   
78.
乘波飞行器气动力、热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德一  李椿萱 《宇航学报》2008,29(6):1782-1785
采用多块分区网格以及并行计算技术对给定乘波构形的高超声速飞行器进行了数值模 拟,分析了飞行器前缘小半径钝化对飞行器气动性能的影响,计算了前缘钝化后飞行器表面 的热流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前缘钝化对飞行器的升力影响不大,对阻力和升阻比的影响较 大。对于曲率半径为1cm的钝化前缘,与原尖前缘飞行器相比,其升力降低了0.78%,阻 力增加6.96%,升阻比下降7.21%。前缘钝化后,乘波飞行器仍具有较好的气动性能, 飞行器前机身可为发动机提供比较均匀的气流,飞行器整体仍基本保持了乘波的状态,热流 主要集中在飞行器前缘上。为了有效防热,需要采用主动式冷却技术。  相似文献   
79.
雷达终端是雷达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有必要采用当前先进的软硬件技术来设计.考虑到雷达终端发展现状,着重分析了雷达的功能要求和系统中的信息流,构建了基于通用微机的模块化、软件化的雷达终端系统,并详细讨论了系统的结构及硬件和软件的设计.系统由通用微机和雷达信号处理板sD754lA来实现,在运行过程中稳定可靠,满足雷达信号数据实时处理和显示的需求.  相似文献   
80.
轴向非均匀凹槽叶顶的实验与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究不同轴向非均匀凹槽间隙控制泄漏流动的效果和机理,采用实验与数值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两种间隙条件下的叶顶凹槽结合渐缩型间隙、均匀型间隙和渐扩型间隙方案对涡轮叶顶泄漏流动的控制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减小泄漏流流量与控制叶栅总压损失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渐扩型间隙增大了26.7%的泄漏流流量,但在小间隙和大间隙条件下分别减小了2.44%和3.53%的总压损失;渐扩间隙减小总压损失,是通过有效减小通道涡在节距向和展向的尺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泄漏涡在节距向的尺度实现的;渐扩间隙减小通道涡和泄漏涡的尺度,其原理在于渐扩间隙的布置增强了凹槽内的径向流动,使压力面再附线更靠近叶片,吸力面泄漏涡分离线位置更靠后,从而抑制了泄漏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