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62篇
航空   271篇
航天技术   59篇
综合类   50篇
航天   5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51.
涡轮盘多轴低循环疲劳寿命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阳  白广忱  张瑛莉 《航空学报》2009,30(9):1678-1682
多轴低循环疲劳是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的主要失效模式,应用多轴疲劳寿命预测的等效应变模型和临界面模型对某涡轮盘中心孔的疲劳寿命进行了预测,并与试验寿命进行了对比,得出等效应变模型预测结果均偏于危险,并且误差较大,而临界面模型误差较小,尤其拉伸型破坏的SWT模型误差在10%以内。进一步选取SWT模型进行了涡轮盘的寿命可靠性分析,鉴于多轴疲劳试验复杂、费用高并缺少统计数据,利用现有单轴疲劳试验数据将疲劳性能参数表示为标准正态随机变量的函数,将SWT模型随机化建立多轴疲劳寿命概率模型,得到可靠度0.998 7的涡轮盘寿命,与试验估计给出的技术寿命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52.
在不同谐波扰动促发方式下,观察二维超声速空气/空气自由扩散混合流中涡的形成及演化.考虑含空气组分扩散效应的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对流项采用3阶迎风紧致格式离散,输运项采用6阶对称紧致格式离散,非定常时间推进采用3阶紧致存储显式Runge-Kutta方法.在无相差情形下,获得了大尺度基频涡结构的饱和、一次对并、二次对并、三涡对并等现象.在Mac=0.3低对流Mach数下,基频涡较饱满,但流向尺度较小.受空气真实气体特性影响,在Mac=0.8高对流Mach数下未发现涡/小激波结构.   相似文献   
53.
积冰对飞行的影响及处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积冰的气象因素对飞行的影响以及积冰的处置。从云的物理学原理方面进行推导和讨论,分析积冰形成的机制,重点论述翼面积冰对飞行的影响,并从机翼积冰和尾翼积冰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对一些典型事例进行分析,阐述飞行中积冰的预防和积冰后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4.
现代战斗机出厂费用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urns模型被广泛用于三代战斗机出厂费用的估算,但由于未考虑三代以后的现代战斗机在研制过程中存在的改进改型、研制周期变长和航电设备技术升级等因素,使Burns模型在计算现代战斗机的出厂费用时会出现明显的误差。根据现代战斗机的技术特征,通过分析其研发采购费用的统计数据和研制过程,将改进改型、研制周期和航电设备技术水平等影响因素考虑入内,建立了一种新的出厂费用计算模型。通过以国外有代表性的现代战斗机为算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新模型的计算精度有了明显改善,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5.
某战斗机高速全模颤振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郭洪涛  路波  余立  杨兴华  罗建国  吕彬彬 《航空学报》2012,33(10):1765-1771
为了验证高速风洞全模颤振试验技术以及获取某战斗机颤振安全边界,运用风洞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某战斗机全模颤振特性,重点考察了模型在支撑系统上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典型颤振特性。结果表明:采用悬浮支撑系统可以使颤振模型具有除轴向以外的5个方向的运动自由度以及较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跨声速时的非线性气动力与速压较高时的结构非线性对全机颤振特性有较大影响,导致模态参数与颤振稳定性参数随速压呈非线性变化;振动波形图显示了该模型颤振形式为缓和型颤振,验证了模型设计时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56.
任新民 《推进技术》1988,9(1):1-11,90
本文是任新民同志1987年9月在航天部推进专业会议上的讲话,主要介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飞机计划、航天飞机Shuttle 2的设想以及美国对研制大运载系统及动力装置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57.
“长空”超低空无人驾驶飞机的飞行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锋  夏云程 《航空学报》1990,11(6):261-268
 本文介绍“长空”超低空无人驾驶飞机的飞行控制系统。这是我国首次将单片计算机应用到无人机的飞控系统。文中对方案选择,控制规律以及为满足超低空飞行高度精度的要求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作了详细的阐述,通过试飞,鉴定、供靶,说明这一套数模混合式飞控系统的设计是完全成功的。  相似文献   
58.
从粘性不可压扰动方程一阶改型形式出发,对其实现了高精度对称紧致差分离散,就导出的扰动线性特征值问题给出了一个高铲双重迭代局部解法,以相同精度将特征值和特征函数同时得到。通过不可平面Poiseuille流时间稳定性算例详细对比显示了算法良好的谱分辨能力和较弱的网格依赖性,并结合复矩阵广义特征隐式移QZ算法获取了一个 扰动特征值谱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59.
战斗机发动机的研制现状和发展趋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第三代战斗机发动机的设计特点和研制规律;综述了F119和F135等第四代战斗机发动机的研制现状,总结了其性能和结构特点;归纳了战斗机发动机性能、结构和材料的发展趋势;展望了未来战斗机发动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0.
基于多模型方法的全包络鲁棒飞行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陈谋  姜长生  吴庆宪 《航空学报》2006,27(3):486-492
利用新一代歼击机不同平衡点的多个非线性子模型对其机动飞行的全包络模型进行逼近。对于每一个子模型,设计相应的动态逆控制器,应用模糊神经网络产生控制器切换决策,实现不同飞行状态下不同模型控制器之间的相互切换。同时为了提高多模型飞行控制效果,对各模型控制器的输入及输出采样并作为神经网络的学习样本,形成一个全包络内的多模型统一神经网络控制器。最后通过歼击机的大迎角机动仿真来验证所设计的基于多模型的统一神经网络控制器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统一神经网络控制器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