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5篇
航空   92篇
航天技术   10篇
综合类   25篇
航天   1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建立了一种用AIR-C2H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连续测试镉镍电池羰基镍粉中铜、锰、钴含量,介绍了铜、锰、钴最佳测试条件,同时对样品硝化处理条件及在测试样品中的干扰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具有操作简便、时间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容易掌握等特点。铜、锰、钴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n=6)。标准加入回收率均在97.0%-99.0%范围内。适用于镉镍电池羰基镍粉中含有较多共同被测离子铜、锰、钴的生产现场控制分析和样品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52.
TiO2在光催化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可望用于有害污染物的降解处理;但由于其禁带宽度对应的激发波长在紫外区,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文章利用操作简便、易于控制的真空阴极电弧离子镀膜技术,制备了非掺氮和掺氮的TiO2薄膜。并分别在300℃和500℃退火后,获得了非晶态向锐钛矿结晶的转变。结果还表明,掺氮TiO2薄膜的相变温度比非掺氮的TiO2薄膜要高,其光吸收区也从紫外区扩展到了可见光区。  相似文献   
53.
高体积分数SiCp/Al的化学镀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进行无钯活化预处理后,对高体积分数SiCp/Al进行化学镀镍,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镀层和沉积速度的影响。采用SEM观察镀层形貌,通过EDX测定镀层的镍磷含量,并用XRD分析了镀层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在特殊预处理后,采用化学镀镍,可在高体积分数SiCp/Al表面沉积上致密、均匀、结合牢固的镍镀层,镀层为微晶结构,属于中磷镀层。  相似文献   
54.
为了在碳钢表面获得耐磨、耐蚀、抗热疲劳等综合性能优良的TiC颗粒强化Ni基合金复合涂层 ,利用3kW连续波快速轴流CO2 激光器进行了一系列的激光表面熔覆实验研究 ,光斑直径 3 5mm ,扫描速度 3 10mm/s,送粉速率 3 2 6 g/min。实验结果表明 :利用送粉式激光表面熔覆技术 ,可以在碳钢表面直接原位合成TiC颗粒增强的Ni基合金复合涂层 ,涂层与基体呈良好的冶金结合 ,涂层宏观质量完好 ,无裂纹 ,但有少量的气孔。涂层组织由γ 奥氏体枝晶、CrB、TiB2 、M2 3 C6和TiC组成。经激光表面重熔后 ,涂层显微硬度达HV0 2 110 0 ,是基材显微硬度的 4 5倍  相似文献   
55.
一种低Cr高W型铸造镍基高温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一种具有第一代单晶合金高温强度水平,其成分为Ni 1.5Cr 10Co 16W 2Mo 6Al 1Ti 1Nb 0.1C 0.02B 0.1Zr的普通铸造镍基高温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其长时组织稳定性。对试验合金铸态及850℃/3000h,950℃/1000h,1100℃/50~500h热暴露后的显微组织进行了光学金相、定量金相、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取样部位的截面尺寸不同直接影响合金铸态组织中相的尺寸及含量,其中大截面尺寸部位共晶γ′的含量少而尺寸大;截面尺寸对MC碳化物含量影响不大,但其尺寸随着截面尺寸的增大而明显增大。本试验用合金具有优良的组织稳定性,在850~1100℃长时热暴露均无有害的TCP相析出,其碳化物反应是MC的缓慢分解和M6C沿晶界、枝晶间和共晶γ'周围析出,在1100℃/500h热暴露以后,仍然保留原始铸态组织中约50%的MC碳化物。  相似文献   
56.
单晶涡轮叶片材料本构模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综述了各向异性单晶叶片强度分析和寿命预测方面的一些研究工程,这些工作包括;建立并验证了弹塑性,蠕变滑移本构模型及蠕变持久寿命预测方法,进行了不同晶体取向DD3单晶在不同温度,不同速率或不同温度,不同应力水平下的拉伸试验。蠕变,疲劳及热疲劳试验。开发了大型单晶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SLAPSC和ABAQUS的umat;用双剪切试样和模拟叶片等系列试验对模型和有限元进行考核。并应用上述试验研究的结果,对某发动机单晶涡轮叶片进行了强度分析和寿命预测。  相似文献   
57.
GRAINSTRUCTURECONTROLOFNICKEL-BASESUPERALLOYSINCASTINGPROCESS:EFFECTOFFOUNDRYVARIABLESGRAINSTRUCTURECONTROLOFNICKEL-BASESUPER...  相似文献   
58.
以某系列产品中端面齿盘采用离子镀加工为例,重点介绍了气相沉积技术中的真空离子镀技术在产品上的应用过程,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气相沉积技术在航空产品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9.
化学镀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化学镀铜是指不使用电解方法而从槽液中沉积渡铜。本文参考了国内外70多篇文献,论述了化学镀铜的工艺、溶液控制、关键因素、机理的研究及其工程应用等。并对各工艺、机理的优劣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0.
针对镁合金材料耐蚀性差,同时结合航天器电子结构产品对高导电的技术要求,采用碱性镀镍和酸性镀镍相结合的工艺方法,在AZ40M镁合金表面制备具有高耐蚀特性的Ni-P合金镀层。分别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SEM)、能量色散谱(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EDS)、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对镀层的微观形貌及相组成进行表征分析;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及中性盐雾实验对镀层防腐蚀性能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制备的Ni-P合金镀层为明显的非晶态结构,含磷量约为8%,属中磷镀层;当酸性镀镍时间达到60 min以上时,镀层自腐蚀电位在-0.55 V以上,中性盐雾实验48 h表面腐蚀,说明该镀层致密性好,具有优异的耐蚀性能,保证航天器镁合金电子结构产品在地面贮存、实验及空间应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