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3篇
航空   183篇
航天技术   35篇
综合类   40篇
航天   3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针对新型励磁变换器控制的定子双绕组感应发电机控制绕组励磁变换器容量的最小化问题,总结了带整流型负载的感应发电机的设计特点,给出了其变速运行时功率绕组励磁电容的优化方法,讨论了带整流型负载发电机计算容量的确定原则。本文还提出了将改进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与二维有限元电磁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应用于变速运行的双绕组感应发电机的优化设计中,以实现全局优化,提高优化效率。样机优化结果表明,在转速变比为1:3时,该方法能使励磁变换器的容量减小到额定输出功率的1/3左右,从而减小了变换器的体积和重量。  相似文献   
152.
半桥双降压式逆变器电流检测及控制方法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滞环控制半桥双降压式逆变器实现了逆变器的无偏置电流模式,桥臂不可能直通,功率开关管和续流二极管可分别最优选取,具有较高的效率。但其电流采样为两电感电流独立采样,因此需要两套电流采样电路。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单电流检测的改进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将精密整流电路引入逆变器的控制电路中,利用精密整流电路的特性,将单电流检测信号分解成两个正负不失真的半波信号,实现半桥双降压式逆变器的控制。该方法在不影响逆变器各项性能指标的前提下,缩小了逆变器的体积,节约了成本。作者研制了一台500 W的原理样机,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3.
航天器姿态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出了航天器三轴动力学和四元数姿态运动学方程。在分析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二次型最优法解出航天器姿态角速度与姿态角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而得到滑动平面。在此基础上,应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对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和仿真,并与PID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滑模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品质和稳态性能,体现了变结构控制的突出优点,对系统摄动和外加干扰具有极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4.
在经典非线性规划中,导出最优性条件的一般方法是,在给定的可行点处通过对函数的一阶逼近,将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线性化为一个线性规划问题。可微非线性规划问题的线性化过程可以自然地推广到拟可微的情形。正如在经典情况中那样,为了确保在原问题的局部极小值点处,零向量是相应的“拟线性化”问题的最优解,必须对原问题的约束函数施加所谓的约束规范。本考虑了形如min{f(x)|g(x)≤0}的不等式约束拟可微规划问题的约束规范,这里f和g是Demyanov意义下的拟可微函数。中介绍了各种约束规范,提出了一个新的约束规范,研究了这些条件之间的关系,并且引入了一个Wolf对偶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偶定理。  相似文献   
155.
在半球动压马达转子端面垂直度的工序中,检测一直是影响生产效率的重要瓶颈问题,因没有理想的检测手段,目前只能依赖三坐标仪进行检测.因检测频繁、测点多、耗时长,极大地影响了生产效率.介绍了一种基于光学检测原理研制的端面垂直度检测装置,工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它具有检测精度高、操作简便、时间短的特点,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6.
为了提高惰化系统对引气的利用效率,提出利用富氮气体(Nitrogen Enriched Air,NEA)增压的涡轮增压惰化系统。系统利用 NEA的高压对动力涡轮进行膨胀做功,并利用轴功带动压缩机对进入空气分离器前的气体进行增压,以提高空气分离效果。相比于宽体飞机普遍采用的引气增压惰化系统,该系统可节约 23.1%~41.2%引气消耗量。进一步,基于国内某型空气分离器的性能,探讨了宽体飞机在巡航高度引气压力较低的现状下,利用 NEA涡轮增压系统实现双流量模式的具体设计过程。研究表明,利用涡轮增压技术提高 NEA纯度,能使 NEA的氧体积分数满足小流量、中流量和大流量阶段的特定要求,利用 NEA增压的涡轮增压惰化系统可以提高引气的利用效率,显著 降低 NEA的氧体积分数,提升惰化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57.
空间碎片的不断增加给人类航天活动的开展和在轨资产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已经提出的多种空间碎片主动清除方式中,绳系拖曳(tethered space tug,TST)系统因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而受到广泛关注。部分失效航天器因星上器件损坏且姿态控制系统异常,始终将姿态维持在某一特定指向,针对此类具有典型的非合作特征的大型空间碎片,开展绳系拖曳动力学与控制研究。将拖船和目标均视作刚体,用牛顿法建立了TST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根据目标姿态稳定方式分为自旋稳定和三轴稳定两种情况,开展了绳系拖曳动力学分析与控制设计,并考察了系绳在失效航天器表面连接点位置对系统稳定状态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拖船和失效航天器会在系绳连接下表现出抗衡特点,最终系统会稳定在不同的均衡状态附近。此研究为安全清除尚有残余姿态控制能力的失效航天器中相关拖曳动力学与控制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8.
用双时间法数值模拟悬停旋翼流场(英文)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用改进的双时间法和重叠网格通过求解可压缩的欧拉和N-S方程计算了悬停旋翼流场。在双时间法中,我们采用牛顿松弛以加速每个真实时间步中的子迭代。高效的双时间法加上重叠网格使在微机上计算复杂的悬停旋翼流场成为可能,计算结果和实验符合得很好,计算得到的下洗流和载荷证明了我们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9.
混合模块发动机超燃模块进气道的数值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适用于轴对称混合模块发动机的超燃模块进气道进行了初步设计研究.采用数值方法,重点研究了中心锥压缩角、肩部倒圆半径、唇罩侧板前缘角度、隔离段长度、隔离段偏距等几何设计参数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参数选择建议.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中心锥压缩角、肩部倒圆半径、唇罩侧板前缘角度以及隔离段长度等参数对进气道性能影响较大,而隔离段偏距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0.
本文介绍了通过固联安装在飞行器本体上的星跟踪器观测两颗恒星,确定飞行器姿态的一种算法,建立了相应的坐标系,推导了恒星观测角与描述飞行器姿态的四元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