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1篇
  免费   988篇
  国内免费   960篇
航空   3866篇
航天技术   1698篇
综合类   663篇
航天   108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314篇
  2019年   419篇
  2018年   569篇
  2017年   430篇
  2016年   392篇
  2015年   344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451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71.
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框架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建立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框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控制力矩陀螺框架结构进行模态分析,阐述了框架结构优化设计的基本思路.结合双向渐进优化算法拓扑优化理论,基于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参数化设计语言和二次开发语言,开发了连续体拓扑优化模块.以框架结构的最低阶频率值为约束条件,以框架结构质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引入名义应力的概念,建立框架结构固有振型与名义应力的关系,实现了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框架结构的动态拓扑优化,扩展了双向渐进优化算法的应用范围.优化后的结构构型具有更为合理的质量和刚度布局,频率提高11.49%,质量减少5.65%.  相似文献   
972.
循环湿热环境下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CCF300/5428复合材料在循环湿热环境下的吸湿-脱湿行为和层间剪切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扫描电镜观察了循环湿热处理的不同阶段纤维/基体界面结合状态.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反复吸湿后,水分的初始扩散速率和饱和吸湿率增加;脱湿后水对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的影响大部分可以消除;复合材料吸湿后室温环境下性能下降较少,但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复合材料的性能会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73.
基于车辆纵向迟滞动态模型,对自动车队队列稳定性以及控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建立考虑迟滞因素的车辆纵向迟滞动态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固定时间间距策略的滑模控制器和比例积分微分(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控制器,然后依据队列稳定性判断准则分别对两种控制器进行队列稳定性分析并分别得到相关的队列稳定性条件.定量比较分析和仿真比较分析结果显示,PID控制器具有更强的迟滞鲁棒性.  相似文献   
974.
PCD刀具高速铣削TA15钛合金切削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利用回归正交设计和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案,进行了PCD刀具高速铣削钛合金TA15的切削力试验.对高速加工过程中的动态铣削力进行了频谱分析,分析了高频振动对切刺力波形的影响.然后利用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工件坐标系中三向分力以及刀具坐标系中切向分力随切削用量的变化规律.通过回归正交设计,建立了PCD刀具高速铣削钦合金时切削用量与动态切削力之间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方差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靠度.分析结果为PCD刀具高速铣削钛合全的工艺参数优化及建立高速铣削数据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5.
为研究非正定矩阵对水分子扩散张量导出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计算扩散张量导出量的优化算法。采集5位健康志愿者脑部磁共振扩散张量图像,沿25个方向施加强度为40mT/m的扩散敏感梯度磁场,扩散权重值为1000s/mm^2,求解超定方程,得到了各体素的二阶扩散张量。在灰质区域非正定矩阵较少,在胼胝体的膝部和压部发现大量非正定矩阵。由于这些非正定矩阵的影响,使用常规算法得到的平均扩散率和各向异性分数分别被低估和高估。为此修正了常规算法,使用矩阵特征值的绝对值计算扩散张量导出量。结果表明,由修正算法得到的扩散张量导出量图像的鲁棒性及可靠性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76.
简化Q矩阵(Qr阵)是规则空间模型与属性层次方法的重要概念。基于属性层次结构,提出有效/无效项目的定义,研究属性层次结构的可达矩阵与有效项目之间的关系,给出有效/无效项目的判定定理。基于逐步向前回归的思想提出了求解Qr阵的渐增式扩张算法,给出相关理论依据。在考虑有效项目数的基础上,与Tatsuoka方法进行了实验比较,对属性个数为10的情况采用线性回归方法为两种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77.
整体式盒式应变天平有限元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满足大飞机的测力试验要求,应用CATIA软件建立整体式盒式应变天平的虚拟样机,以该软件的有限元功能分析了该天平的静力学、贴片梁的微应变及模态,得出了天平在给定载荷下的应力和模态振型。静态标定结果表明有限元方法比传统计算方法的结果更可靠,同时说明了CATIA作为参数化设计及分析的一体化软件应用于天平的设计可在设计阶段降低天平的线性与非线性干扰,分析与设计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78.
直升机/发动机系统变旋翼转速串行优化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用于直升机/涡轴发动机综合控制的变旋翼转速串行优化方案.首先基于Levenberg-Marquarat(L-M)算法/一维最优搜索算法,在保证直升机飞行状态不变的情况下,寻优得到旋翼所需最小功率,再通过优化发动机操纵量,在保证发动机约束成立的条件下得到当前发动机运行最优工作点,即达到直升机巡航时油耗最小或者涡轮前温度最低.最后,在UH-60直升机/涡轴发动机综合控制仿真平台上进行了最小油耗控制模式的仿真,数字仿真结果表明了该串行优化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79.
Oxygen plasma source generated by thermal cathode filament discharge has been used to study the erosion process of polyimide (PI) materials in atomic oxygen (AO) environment, and their mass loss, surface morphology and surface chemical compositions have been examin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fter exposure to incremental AO flux. The data indicate that the physical adsorption of AO at the samples' surface results in the increase of oxygen concentration when polyimide is exposed to AO flux. Then selective chemical reactions of groups of polyimide materials with AO yiel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sample mass loss is on linear increase and carpet-like surface morphology forms. In the initial exposure to AO, the reaction occurs mainly between AO and carbon in specific location of aromatic ring, then the reaction rate of C=O groups gradually increases. After AO exposure, the oxygen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while nitrogen and carbon concentration decreases. Reaction rate of groups containing nitrogen is slower compared with carbon and oxygen.  相似文献   
980.
In order to reduce the development cycle of mechanical products and corresponding toolings, a large number of components are utilized in these structures. Accordingly, automatic location method for components is a key issue in the research on intelligent 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techniques. Integrated with the investigation into intelligent design techniques for aircraft manufacturing toolings, in-depth researches on this issue are conducted. Formalized automatic location principles, representative methods and implementation algorithms are proposed and established. First, several terms and their formalized representative methods including process condition, location base and location operator are defined. Second, computation modeling of components automatic location and methods of location transformation are proposed. Then, definition of base structure and some key algorithms for automatic location are introduced. These principles and algorithms are developed, applied and verified in research project “Jig Intelligent CAD (JigICAD)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