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0篇
航空   229篇
航天技术   140篇
综合类   46篇
航天   5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把对航天器安全的威胁分为硬和软两大类,分析了对航天器产生威胁的类别,以及为保证航天器安全而需要采取的措施。介绍了研究的内容,需要建设的空间信息对抗系统和空间信息探测网。  相似文献   
32.
复合材料在生产和制造过程中难免会存在缺陷和损伤,严重影响着航空安全。敲击检测是最简单、运用最广泛的无损检测方法,然而其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对复合材料结构特性、缺陷和损伤、安全性、敲击检测原理、敲击锤设计、信号处理单元、数据库搭建和智能检测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敲击检测标准流程和规范、数据库搭建方法、以及智能聚类检测算法,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智能敲击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33.
综述了纳米铝粉活性的2类评价方法:单质铝含量法和热分析参数法.单质铝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气体容量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热重分析法和透射电镜分析法,其中氧化还原滴定法又可分为重铬酸钾滴定法、水溶剂高锰酸钾滴定法、非水溶剂高锰酸钾滴定法及硫酸高铈法.基于热分析参数的活性评价方法主要采用:氧化起始温度、最大氧化速率、一定温度范...  相似文献   
34.
计算机网络安全及安全审计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计算机安全和安全审计问题的简要分析,并结合网络系统的特点,力图较系统深入地探讨计算机网络安全及其审计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网络安全审计模型。  相似文献   
35.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发展,造成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这一后果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廊坊市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步伐中,征用的土地面积也在逐年增加,如何有效的解决失地后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相关社会保障制度一直是廊坊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研究,进而提出构建其保障体系维护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长远保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6.
在民用航空器权利中,民用航空器优先权是一种重要的权利,然而该荐权利仅仅规定在特别法中,在中国还没有设立统一的优先权制度。随着中国物权法的立法步伐的加快,深入研究优先权这一传统担保物权已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为此,拟通过对民用航空器优先权的研究,推动物权方法,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37.
针对可信计算平台信任链技术的实现,在可信与安全相关性研究基础上,总结了信任链技术中存在的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对可信与安全的关系、认证链和信任链的区别以及组件划分的粒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细粒度模糊信任链模型,对组件划分原则、组件、系统的安全度量方法和信任转移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可信计算信任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对实际系统可信性和安全性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8.
随着军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在军用设备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软件规模日益增大,安全性、可靠性等问题日益凸显。充分研究可信软件的特性,对提高我国军用装备技术水平意义重大。在总结学术界对可信软件定义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军事嵌入式应用阐述了软件可信性特点。分析了国内外军用领域软件可信性的发展现状,总结了软件可信性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39.
随着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工业控制系统,不可避免地也带来了各类风险和威胁,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也就越发需要引起重视。对民用飞机生产线自动化控制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探究和分析,结合其他领域的工控系统安全措施,针对本系统的一些威胁和漏洞提出了安全风险防范方案。  相似文献   
40.
A precise determination of ionospheric 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 anomaly variations that are likely associated with large earthquakes as observed by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requires the elimination of the ionospheric effect from irregular solar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particular, revealing the seismo-ionospheric anomalies when earthquakes occurred during periods of high solar activity is of utmost importance. To overcome this constraint, a multiresolution time series processing technique based on wavelet transform applicable to global ionosphere map (GIM) TEC data was used to remove the nonlinear effect from solar radiation for the earthquake that struck Tohoku, Japan, on 11 March, 2011. As a result, it was found that the extracted TEC have a good correlation with the measured solar extreme ultraviolet flux in 26–34 nm (EUV26–34) and the 10.7 cm solar radio flux (F10.7). After removing the influence of solar radiation origin in GIM TEC,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C around the forthcoming epicenter and its conjugate wer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in the afternoon period of 8 March 2011, 3 days before the earthquak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the TEC anomalous and extreme enhancements indicate that the earthquake preparation process had brought with a TEC anomaly area of size approximately 1650 and 5700 km in the latitudinal and longitudinal direction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