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6篇
航空   196篇
航天技术   5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5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11.
高温导管连接快卸卡箍技术性能要求较高,制造工艺较复杂。本文介绍应用橡胶胀形新工艺.解决弹性凸缘、卡圈两个关键件的成形难题,用此工艺生产的卡箍试验件,通过多项性能试验证明,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2.
采用试验与数值手段研究周向槽处理机匣轴向位置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在一亚声速转子上进行三种不同轴向位置的周向槽处理机匣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三个轴向位置的机匣处理均扩宽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轴向位置不变时扩稳效果最好,轴向位置前移次之.数值计算所获得的裕度改进量变化趋势与实验的符合良好.通过详细地分析处理机匣轴向位置变化对压气机顶部区域流场结构的影响,揭示了周向槽处理机匣轴向位置对压气机性能影响的流动机理.   相似文献   
113.
周向槽机匣处理对跨声速轴流压气机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一种周向槽机匣处理结构,并利用全三维定常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该机匣处理结构对某跨声速轴流压气机转子性能和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该周向槽处理机匣使压气机转子的失速点流量减小了11.5%.有效地扩大了其稳定工作范围,但是同时也使得其峰值效率下降了0.82%。对压气机转子内部流场的分析表明,周向槽处理机匣扩稳的主要机理在于其对叶尖间隙泄漏涡与激波干扰后形成的低速流团的抑制,以及对叶片吸力面附面层径向涡在机匣面堆积形成的低速流团的吸除。  相似文献   
114.
包含处理机匣影响的压气机旋转失速稳定性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引入等价分布源方法,建立了处理机匣非定常壁面边界条件的数学模型,从而可以计算处理机匣对压力扰动波的影响。同时,将这一计算模块引入稳定性模型中,发展了可以包含处理机匣影响的稳定性模型。与某低压压气机以及NA SA的37号压气机的实验结果对比表明,所发展的三维旋转失速稳定性模型完全满足预测压气机稳定性的需求。此外,对37号压气机的数值计算表明,处理机匣的结构参数,如长度、背腔高度和壁面开孔率等都对稳定性有影响。理论上表明可以通过设计这些结构参数达到扩大压气机稳定性裕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5.
有限长壁面处理对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壁面处理控制叶片颤振与其他方法相比有其特殊优势,但由于加入软壁面特别是有限长的壁面处理,给求解方法带来很多困难.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模型,采用一种新方法--传递单元法,从而有效避免了界面匹配和特征值求解中引起的各种困难问题,并且通过该模型可以探讨研究者们更为关心的有限长壁面处理对叶片颤振特性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有限长壁面处理阻抗值的大小对气动弹性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因此,本文提出的模型为实现应用壁面处理控制叶片颤振,进一步丰富了其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6.
为了实现通过改变压气机机匣材料、结构形式和加工手段,达到减轻压气机机匣质量的目标,依照骨架式结构设计思想,对某型压气机的机匣进行了骨架式结构的改进设计,即"桁架"式结构机匣,并针对这3种典型的结构机匣分别从静强度、模态和包容特性等角度进行了仿真计算和对比分析,得到了现阶段最优方案为圆形开孔机匣。结果表明:该类骨架结构可以实现在不影响机匣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将压气机机匣质量减轻10%~20%,有效提高发动机推重比。  相似文献   
117.
不同轴向引气位置对自循环机匣处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晏松  楚武利  张皓光  刘凯 《推进技术》2019,40(7):1478-1489
针对转子失速时叶顶的具体流动情况,基于抽吸叶顶堵塞区低速流体的目的,设计了四种新的自循环机匣处理方案,探究其扩稳机理与常规自循环机匣处理的作用差异。数值计算选用Numeca Fine软件包的Euranus求解器,计算结果表明,通过抽吸叶顶堵塞区低速流体设计的自循环机匣处理结构,其达到的扩稳效果高于常规的自循环机匣处理。在优化设计中,当轴向引气位置位于转子叶顶堵塞区核心附近时,达到的扩稳效果最好,最大综合裕度改进量能达到15.00%。此外,本文还分析了自循环机匣处理后转子叶顶流场的差异,得出自循环机匣处理的扩稳机理在于把造成叶顶区堵塞流动的低速气流吸走,抑制了叶顶泄漏流动,改善了叶顶区的流动状况,以此来扩大转子的稳定工作范围。  相似文献   
118.
以涡扇发动机中介机匣为研究对象,采用插入式堵塞调节环作为外涵调节装置,开展了不同外涵堵塞比下中介机匣性能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外涵调节对中介机匣进出口总压恢复系数、支板尾迹和涵道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外涵流量的降低,外涵气体流动损失与附面层效应所占压力损失比重逐渐减小,而调节环对外涵流场的扰动造成的压力损失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堵塞调节环对内涵压力分布与压力损失基本无影响;堵塞调节环实现外涵流量与涵道比调节的同时,也改变了外涵压力的径向分布;由于堵塞调节环的影响,支板尾迹无法单纯地反映支板后径向压力的分布;几何涵道比大于0.388时,进口马赫数增大,外涵流量比重减小;几何涵道比小于0.243时,进口马赫数增大,外涵流量比重增大。  相似文献   
119.
机匣螺栓连接分区域薄层单元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机匣连接的螺栓预紧力大小对其动力学特性影响较大。为更准确反映其接触刚度随预紧力的变化情况,采用分区域薄层单元方法代替螺栓连接部分,并基于螺栓连接超模型刚度理论、赫兹接触理论以及M-B分形模型,推导出不同螺栓预紧力下分区域薄层单元的弹性模量,模拟机匣连接部分的轴向接触刚度,给出螺栓连接机匣简化建模方法。并以1个螺栓连接试验机匣为例,对比在不同螺栓预紧力下机匣仿真频率与模态试验频率,最大误差仅为2.83%。结果表明:分区域薄层单元建模方法能够有效地对不同预紧力下的螺栓连接机匣进行简化建模。  相似文献   
120.
高压涡轮机匣热固耦合下多目标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包含高压涡轮(HPT)机匣基本结构在内的轴对称参数化模型,基于热固耦合变形和结构参数灵敏度分析结果,选择了灵敏度高的12个关键结构参数作为优化设计变量,采用第2代非劣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开展了以机匣等效质量和挂钩处径向平均位移为目标函数的多目标优化。优化结果表明:机匣加强肋结构朝着有利换热的方向发展,其他结构朝着机匣质量减轻的方向发展;优化后模型质量及径向位移量均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