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153篇
航空   712篇
航天技术   167篇
综合类   102篇
航天   24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PBO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工艺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PBO纤维的结构特点及部分物理性能,研究了影响PBO纤维NOL环干法缠绕成型的几种主要工参数,对干法及湿法两种成型方法的Ф150mm压力容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对其破坏界面进行了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干法缠绕成型的Ф150mln压力容器的PV/W值最高可达47.55km,湿法缠绕成型的可以达到60.42km。  相似文献   
42.
PBO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的初步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分别进行了PBO纤维缠绕成型的单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和150mm压力容器试验,与Kevlar-49和F-12纤维的单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150mm压力容器性能进行了对比,初步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缠绕成型的PBO/环氧150mm压力容器的容器特性系数PV/W和纤维强度转化率都达到最高,其值分别达到了60km和90%,但其容器的环向变形较F-12纤维复合材料容器的大。  相似文献   
43.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采用刻纹多模光纤组成的光纤强度型应变/应力传感器,并将其埋入复合材料结构内组成传感阵列,探索了将其用于结构内应力、应变等的状态探测或损伤估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4.
基体碳结构对轴间密封环用C/C复合材料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葛毅成  易茂中 《航空学报》2004,25(6):619-624
 在m2000型摩擦实验机上,在不同载荷作用下,对4种具有不同偏光结构的C/C复合材料与40Cr钢配副进行环—块滑动摩擦实验。结果表明:相同载荷下,具有粗糙层(RL)基体碳结构试样的摩擦系数都最高,且随载荷的增加在0.151~0.165之间波动。而光滑层(SL)碳结构的试样的摩擦系数最低,随载荷增加在0.105~0.117之间缓慢降低。随时间延长,RL结构的试样在高载荷下摩擦系数下降,SL结构的试样摩擦系数除60N外略有上升,树脂碳增密的试样摩擦系数均下降,而树脂碳+SL碳的试样仅80N、150N的基本保持不变。RL结构的试样体积磨损量最大,最大值为150N时的1 61mm3,而SL+树脂碳结构的试样体积磨损量最小,在0.391~0.420mm3之间。SEM观察表明:随载荷增加,RL结构的试样摩擦表面形貌仍很完整、光滑,而浸渍增密的试样纤维拔出现象加剧,SL+树脂碳结构的试样摩擦表面逐渐完整。  相似文献   
45.
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抗氧化涂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碳纤维增强陶瓷材料抗氧化涂层的要求、组成与制备工艺以及最近抗氧化涂层体系的发展做了综述。并且对今后抗氧化涂层的发展作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46.
电子束固化高模量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湿法缠绕工艺制备了M40/EB99—1预浸料,研究了电子束固化高模量石墨化碳纤维M40增强EB99-1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常规力学性能、耐热疲劳性能和热物理性能,并与M40/5228、M40/4211等热固化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实验研究表明,除了剪切强度稍逊于热固化M40/5228复合材料外,其它常规力学性能都优于热固化M40/5228、M40/211复合材料,表现了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电子束固化M40/EB99—1复合材料经冷热交变循环后的性能明显优于热固化M40/5228、M40/4211复合材料,表现了较好的耐热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47.
以聚硅烷(PS)、聚氯乙烯(PVC)和钛酸四丁酯[Ti(OBu)4]合成含碳量不同的聚钛碳硅烷(PIC)先驱体,运用IR、GPS、VPO、TG等分析手段系统地研究了富碳PTC先驱体的合成及其组成结构,讨论了加入PCV含量不同对PTC合成及其结构、性能的影响。经熔融纺丝、不熔化处理、高温烧成制备出具有较好工艺性能和电阻率为10^0Ω.cm-10^3Ω.cm的富碳含钛碳化硅纤维(Si-Ti-C-O纤维)。  相似文献   
48.
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碳纤维体积分数分别为20%、40%和60%的高致密Cf/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碳纤维含量对其组织结构,力学性能、热膨胀特性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SiO2基体及20%Cf/SiO2复合材料中,SiO2仍保持非晶态,碳纤维含量为40%和60%时,SiO2发生部分析晶;Cf/SiO2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和断裂应变,随碳纤维含量增加均呈现先降低后又增加的趋势,而弹性模量则先增后降;60%Cf/SiO2表现出明显伪塑性;碳纤维含量增大,使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成倍增加,抗氧化性变差。  相似文献   
49.
数字闭环光纤陀螺的调制串扰误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靖  张春熹  宋凝芳 《航空学报》2007,28(5):1200-1205
 通过分析数字闭环光纤陀螺的阶梯波调制信号与输出死区、周期噪声干扰及小角速度漂移的关系,提出了调制串扰误差的概念。指出调制信号与探测器输出信号之间的电交叉耦合及调制信号产生的调制误差是产生调制串扰误差的干扰源。将调制串扰通道模型简化为比例环节和部分积分环节,并和光纤陀螺理想模型结合,建立了光纤陀螺调制串扰误差模型,利用该模型推导出了产生死区的条件及周期噪声干扰和小角速度漂移造成的输出偏差表达式,并对周期噪声的幅值、频率与陀螺输出量级、带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调制串扰误差的仿真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调制串扰误差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0.
采用纽曼级数展开的蒙特卡罗随机有限元方法(SFEM),分析了固体火箭发动机(SRM)复合材料缠绕的燃烧室在内压正态变化下的应力响应,然后利用应力强度干涉原理分析计算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