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73篇
航空   314篇
航天技术   86篇
综合类   72篇
航天   9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41.
参考国内外高升阻比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经验,针对进出空间飞行器的气动特性要求,开展跨速域高升阻比融合升力体气动布局(BLB)研究以适应进出空间飞行器的各种要求,在传统的翼/身外形的气动效率与纯升力体高容量效率之间寻求平衡。研究表明通过构建融合升力体数模,研究气动外形的系统参数化描述方法,选择设计变量及变化范围,研究优化算法,建立融合升力体气动布局设计及优化工具,开展融合升力体气动外形优化设计是一种值得深入探讨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通过优化平台集成数模参数化程序、网格自动化及基于Euler方程的快速流场求解程序进行优化设计并对优化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发展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气动布局优化设计方法,设计了初步满足设计要求的新型高升阻比融合升力体气动布局。设计的新布局能为再入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提供参考,所发展的优化设计方法计算速度快,成本低,可以为走向工程实用化的复杂外形气动布局优化设计打下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42.
通过对头部无扰动和有扰动的两个细长体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各个流场中涡系结构和气动力变化历程,并对比两者之间的差别.发现在高频率小振幅的俯仰振荡作用下,头部无扰动和有扰动的细长体的流场随时间的发展慢慢由非对称转变为对称.相对于头部有扰动的细长体,在第一个振荡周期内非定常俯仰运动对头部无扰动的细长体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443.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aerodynamic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contralateral wings and between the body and wings of a model insect, when the insect is hovering and has various translational and rotational motions, using the method numerically solving th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over moving overset grids. The aerodynamic interactional effects are identified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a complete model insect, the corresponding wing pair, single wing and body without the wings. Horizontal, vertical and lateral translations and roll, pitch and yaw rotations at small speeds are consider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or the motions considered, bot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ntralateral wings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wings are weak. The changes in the forces and moments of a wing due to the contralateral wing interaction, of the wing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the body, and of the body due to the presence of the wings are generally less than 4.5%. Results show that aerodynamic forces of wings and body can be measured or computed separately in the analysis of flight stability and control of hovering in-sects.  相似文献   
444.
绕平头回转体非定常空化流体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速全流场显示技术和动态应变式测力系统实验研究了绕平头回转体的非定常空化流动及其动力特性。实验在闭式水洞中进行,采用高速摄影的方法观察了在不同空化数下绕平头回转体的空穴形态,应用自编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获得了空穴尺度随时间的变化,测量了所受到阻力,并对空穴尺度和阻力信号的时域与频域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平头回转体阻力在非定常空化阶段的时频特征。结果表明:在各个空化阶段,空穴尺度及其对应的动力特征均呈现明显的非定常特性。在空化数较大时(σ=1.05~1.20),仅在回转体头部后端区域存在不稳定的空泡脉动区域,此时,由阻力系数得到的时频信号呈无规则的波动;当空化数降至0.75以下时,出现了大尺度空穴断裂与空泡团脱落现象,捕捉到了绕平头回转体空泡的非定常周期性脱落过程和典型特征频率。绕回转体阻力系数曲线随着空化数的减小波动幅度不断加大,并且空穴尺度和平头回转体所受阻力主频随之发生改变,特征频率逐渐显现,并且形态特征频率与动力特征频率存在高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45.
利用DES方法对处于非对称流态下的细长旋成体进行了俯仰和偏航振荡的数值模拟,观察细长体气动特性尤其是背风面非对称分离涡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在大迎角非对称多涡系情况下,固定频率和振幅的非定常运动可以改变流场结构和气动力,对细长体背风面流态有巨大的影响。俯仰振荡对非对称分离涡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抑制流场的非对称性,使分离涡趋于对称;而固定频率的偏航振荡则破坏背风面分离涡的稳定性,激励非对称背涡产生随时间变化的周期性脱落。所进行的非定常运动与细长体流场耦合作用研究在国内外研究尚少。  相似文献   
446.
绕平头回转体非定常空化流体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高速全流场显示技术和动态应变式测力系统实验研究了绕平头回转体的非定常空化流动及其动力特性。实验在闭式水洞中进行,采用高速摄影的方法观察了在不同空化数下绕平头回转体的空穴形态,应用自编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获得了空穴尺度随时间的变化,测量了所受到阻力,并对空穴尺度和阻力信号的时域与频域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平头回转体阻力在非定常空化阶段的时频特征。结果表明:在各个空化阶段,空穴尺度及其对应的动力特征均呈现明显的非定常特性。在空化数较大时(σ=1.05~1.20),仅在回转体头部后端区域存在不稳定的空泡脉动区域,此时,由阻力系数得到的时频信号呈无规则的波动;当空化数降至0.75以下时,出现了大尺度空穴断裂与空泡团脱落现象,捕捉到了绕平头回转体空泡的非定常周期性脱落过程和典型特征频率。绕回转体阻力系数曲线随着空化数的减小波动幅度不断加大,并且空穴尺度和平头回转体所受阻力主频随之发生改变,特征频率逐渐显现,并且形态特征频率与动力特征频率存在高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47.
研究了一种能够有效降低病人行走动态载荷的质量虚拟去除主动人体重力支撑(Body weight support,BWS)系统。该主动BWS系统能够根据人体的加速度反馈实时调节悬挂绳索中的张力,以达到同时平衡作用在病人身体上的重力和惯性力。为了验证该主动BWS的技术可行性,设计了一个简化的实验装置,利用偏心轮带动滑块作上下运动来模拟人体在垂直方向的步态,悬挂滑块的绳索中的张力根据滑块的加速度反馈进行调节,滑块与偏心轮之间的接触力代表动态行走载荷。实验结果表明,质量虚拟去除主动BWS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病人在步行康复跑步机上行走的重力载荷和惯性载荷,从而使病人在跑步机上进行训练时获得好像失去了部分身体质量的动力学感受。  相似文献   
448.
为了研究绕不同头型回转体初生空穴的形成、发展过程和流场特性,采用流动显示技术分别观察了绕平头和锥头回转体初生空化的形态,并应用粒子图像测速系统(PIV)测量了相应工况下的速度分布。结果表明,绕回转体的头型对初生空化数和空穴形态有重大影响。实验中平头回转体的初生空化数为1.2,而45。锥角头型的初生空化数则为0.9。绕回转体的初生空穴形成于回转体肩部稍靠后的位置且没有附着在其表面,呈游离型发夹状,同时绕平头回转体的初生空穴的尺度较大,其初生位置距离肩部及回转体的壁面均较远。流场测试结果表明,空化初生和绕回转体头部流场的旋涡强度有关。与锥头回转体相比,同一雷诺数条件下,绕平头回转体的分离涡尺度较大、边界层离壁面较远、高涡量区域较大且离壁面较远,这是造成两种头型具有不同初生空化特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49.
介绍了用实测法和MC理论计算法确定"放射性模型体源"表面中心点上方不同高度的比释动能率的方法和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表明,实测和理论计算结果的一致性较好,不存在明显的系统差.由此首次拟合出了能客观反映我国环境电离辐射体源标准的单位核素含量空气比释动能率的贝可法换算系数,提高了采用贝可法确定模型体源空气比释动能率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450.
针对追求整体协调要求的车身曲面宏观形状测量问题,开发了相应的以激光技术,传感技术、伺服控制技术以及工程应用光学等为基础的自动测量,文章对自动测量的原理、测头随动准则,测头扫描规则以及测点坐标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等内容,均作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