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3篇
  免费   359篇
  国内免费   376篇
航空   2058篇
航天技术   107篇
综合类   225篇
航天   3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研究了通道进口雷诺数和总出流比对带肋和双排出流孔通道流量系数和压力分布的影响。实验研究的通道入口雷诺数为3×104~1.5×105,通道总出流比为0.09~0.22。结果表明:通道总出流比较小时,流量系数沿流向减小。通道进口雷诺数增加,流量系数先增加,之后基本不变;通道总出流比较大时,流量系数基本不变;各工况下总压系数沿流向依次经历迅速减小、基本不变、继续减小的过程;沿流向各位置上的总压系数在通道进口雷诺数为6×104~9×104时最小;出流比增大,沿流向各位置上的总压系数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42.
栅格翼尾流中的发卡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在水漕中用氢气泡法显示的斜置蜂窝式栅格翼尾流流态 ,发现在中等迎角下 ,相交翼元的每个交叉处邻近壁面的尾流中 ,有伴随着壁面流动分离而周期性脱落的发卡涡 ,它们相互连接 ,形成“涡链”。还介绍了栅格翼尾流中发卡涡的主要流动特征 ,并对其产生的流动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3.
基于解析及特征造型的涡轮冷却叶片参数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虞跨海  李立州  岳珠峰 《推进技术》2007,28(6):637-640,656
基于数学解析与特征造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基于构造过程的复杂涡轮冷却叶片的参数化设计技术。用五次多项式描述叶身型线,根据壁面厚度函数求解冷却通道外形,定义冷却通道隔板位置及厚度等参数,计算得到叶身及冷却通道各截面造型数据;以特征造型方法完成对涡轮冷却叶片转弯流道、缘板、榫头及叶片相关特征的参数化设计;利用CAD系统的二次开发接口,实现了多腔回流式涡轮冷却叶片的自动建模。  相似文献   
44.
倾斜30°锥形喷孔气膜冷却的流动和传热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流向倾角为30°、锥顶角分别为15°和30°的锥形气膜冷却喷口射流下游的流动和传热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并与相同实验条件下圆孔的射流情形进行了比较,发现锥形喷口下游的速度边界层的等值线具有三种基本分布形态。随着锥形出口面积的增大,射流的穿透能力明显减弱,核心区域速度明显降低,侧向扩展范围明显增加,纵向耦合涡迅速减弱并消失,从而显著地提高了气膜冷却效率,尤其是提高了喷孔两侧流向下游位置上的冷却效率。同时,大锥顶角的高吹风比下,射流具有十分良好的贴壁效应和非常可观的冷却效率。  相似文献   
45.
夏子龙  王锁芳 《推进技术》2020,41(6):1276-1285
为分析进口流量对压气机引气系统无管式减涡器压力损失的影响及无管式减涡器减阻效果,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无管式减涡器开展研究,并与直喷嘴模型进行了对比。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通过数值模拟,建立了无管式减涡器流阻特性"S"形曲线三分区模型,分析了无管式减涡器各截面间压力损失及其占比随无量纲质量流量变化规律。在计算流量范围内,与直喷嘴模型相比,无管式减涡器平均可降低压气机引气系统压力损失约45.9%。在第二拐点处,共转盘腔内压力损失降低了96.44%,此时无管式减涡器减阻效果最佳,较直喷嘴模型压力损失降低了73.44%。  相似文献   
46.
复合材料旋翼桨叶研制中的几个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复合材料旋翼桨叶的主要特点,结合国内自行设计研制的复合材料桨叶设计及制造过程中遇到的几个实际问题及处理措施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并对复合材料桨叶开发研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7.
亚,超声速旋涡流动特征的定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本文研究了沿其轴向运动的亚声速和超声速旋涡的性状,指出两者完全不同。在加速区,于涡轴附近,亚声速旋涡的横截面流线即横截面上的速度场的向量线为由外向内转的稳定螺旋点形态,空间流线沿其轴向是收缩的,而超声速旋涡的横截面流线为由内向外转的不稳定螺旋点形态,空间流线沿其轴向是散开的。在减速区,两者的情况也恰好相反,此外,当旋涡由加速区过渡到减速区时,两者横截面流线方程在涡轴附近的Hopf分叉情况也不同,亚  相似文献   
48.
阐明了某机第4级压气机转子叶片在榫头部位断裂的故障特点。故障分析表明:经长期使用的叶片在修理厂大修时,为满足叶片摆动量要求在榫头底面涂尼龙胶,会使叶片自振频率有较大幅度下降;为排除3级叶片折断故障而提高的慢车转速又缩小了4级叶片的共振裕度,结果造成少数4级叶片落入慢车共振。共振发生时,不规则的尼龙胶和装配过程不规范引起的非正常接触容易导致微动磨损的加剧,从而大大降低了疲劳寿命,这是引起榫头断裂故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9.
发动机叶片电解加工阴极设计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某型发动机的叶片进行几何造型,建立电解加工间隙的成形规律关系式,分析叶片空间法线与进给方向夹角的分布情况并确定阴极进给方向,进行阴极型面设计。  相似文献   
50.
风扇转子叶片周向积叠的三维气动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优化环境对优化结果的影响,利用商业软件NUMECA对某风扇第一级转子叶片进行了气动优化设计,并对比研究了第一级转子单排叶片的优化及其在整级环境中的优化结果。研究发现.单叶排优化后.虽然能提高整级风扇的效率,但是由于匹配的原因,整级风扇在整个流量范围内总压比都比优化前的有所减小;在级环境中优化后,该级风扇的效率和稳定工作范围都扩大了,且保证了级压比不变,其优化效果比单叶排的优化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