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02篇
航空   478篇
航天技术   94篇
综合类   103篇
航天   1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研究 NR1155天然橡胶在不同硫化压力下热硫化后的物理力学性能。基于90°粘合剥离强度测试方法分别测量了不同硫化压力下制备的橡胶/金属复合结构试样的粘合剥离强度,并采用低场 NMR 橡胶交联密度测定仪分析试样中橡胶部分的交联密度,同时采用冷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SEM)研究剥离破坏表面。结果表明:NR1155天然橡胶胶料与 Chemlok205/Chemlok220热硫化胶粘体系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和协同硫化作用。随着硫化压力的提高,橡胶/金属的粘合剥离强度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规律,且最大剥离力呈现对硫化压力的函数依赖关系,而硫化胶的交联密度则呈现相反的趋势。  相似文献   
62.
为研究硅橡胶基防热涂层高温下的力学性能,针对两种硅橡胶基防热涂层开展高温压缩试验,对其截面的宏观及微观形貌进行分析,并结合高温下的热失重分析,探讨了其高温压缩强度变化规律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甲基苯基硅橡胶涂层高温热解温度区间主要为500~650℃,最终质量残余率为67.61%,其高温压缩强度在25~800℃呈增加趋势,由于玻璃小球的软化及树脂基体的热解,导致在400及700℃两个温度点的压缩强度降低,但在800℃由于玻璃小球与涂层中填料、烧蚀产物等发生共融,使涂层力学性能显著增加。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涂层的高温热解温度区间主要为450~800℃,最终质量残余率为89.95%,由于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涂层在高温热解后产生的陶瓷相,弥补了树脂裂解所带来的强度下降,因此在25~800℃其高温压缩强度较为稳定,并未产生明显衰减。影响硅橡胶基防热涂层高温力学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树脂基体的热解以及填料在高温下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  相似文献   
63.
基于信任值的P2P网络访问控制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阵 《航空计算技术》2010,40(4):131-134
对等网络(P2P)已成为一个非常受欢迎的信息交流的新模式。然而,P2P网络环境的分散的和匿名的特点使得对共享信息的控制变得更加困难,而这是无法通过传统的访问控制方法完成的。首先提出P2P网络环境中的访问控制需求,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信任值的P2P网络的访问控制模型。模型整合了信任和推荐模式、公平参与原则和访问控制模式,并将其应用于P2P文件共享系统。仿真分析表明,访问控制模型能够有效识别恶意节点,使P2P网络中合作节点具有较高的成功请求率。  相似文献   
64.
本文介绍了液态模锻工艺过程单片机仿真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液态模锻工艺程确立、逻辑量确立、硬件系统设计、MDS图的建立及软件实现,在工艺设备的逻辑性控制中应用MDS图控制结构设计的控制器可方便方便地实现PLC的控制功能,也可主便地实现其他娄字逻辑系统的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65.
致密金属零件的激光近形制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激光近形制造系统的组成,分析了该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场合,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6.
首次提出了在烧结型金刚石工具的制造中引入热处理的新工艺,并系统地研究了淬火温度、淬火时间及回火温度等热处理工艺参数对热压烧结型铁基金刚石圆盘锯节块及其胎体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同时对经热处理的铁基金刚石圆盘锯节块在石材旺苍红上进行磨损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热压烧结型铁基金刚石圆盘锯节块胎体热处理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淬火温度为760~790℃、淬火时间为3.5min、回火温度为245~315℃;经热处理后铁基金刚石圆盘锯胎体及节块的强度、硬度等机械性能有显著的提高,热处理也能明显改善铁基金刚石圆盘锯节块的耐磨性能。这说明将热处理工艺用于烧结型金刚石工具的制造中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7.
The release of NaK droplets has been modeled for the new version of the European Meteoroid and Space Debris Terrestrial Environment Reference model MASTER-2005. Previously published versions of the model have been revised. The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are introduced and discussed. NaK droplets consist of eutectic sodium–potassium alloy and have been released during RORSAT reactor core ejections. They contributed to the space debris environment in the centimeter and millimeter size regime. Sixteen nuclear powered RORSATs launched between 1980 and 1988 activated a reactor core ejection system in Sufficiently High Orbits (SHO), mostly between 900 and 950 km altitude. The core ejection caused an opening of the primary coolant circuit. The liquid coolant has been released into space during these core ejections. The outflow is considered as a discrete event for each of the sixteen core ejections in total. The NaK coolant has been forming droplets up to a diameter of 5.5 cm. NaK releases are restricted to a very narrow region near 65° inclination. This paper gives the parameters of the NaK release model as it is implemented in MASTER-2005. The quantitative values of all model parameters including characteristic diameter and uniformity parameter are presented. The ratio of the characteristic droplet size to the orifice diameter is discussed. It is estimated that altogether 128 kg of NaK-78 (8 kg per RORSAT) was released on orbit. Simulation runs show that there are still 45,000 droplets with a total mass of 97 kg in orbit at the reference epoch 1 May 2005, whereas the smallest droplet has a diameter of 5 mm. Results of orbit propagation simulation runs are presented in terms of spatial density.  相似文献   
68.
嵌金属丝推进剂燃烧起始阶段增速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了使用嵌金属丝装药的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多种因素,建立了金属丝与药柱、燃气间相互作用的控制方程组,并对方程组进行了数值求解,得到了嵌金属丝推进剂在燃烧起始阶段,增速比随时间的详细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金属丝的热扩散率、熔点、直径和黑度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影响金属丝的增速效果,熔点相对较低的金属丝可能会在内弹道曲线的初始阶段形成一个轻微的压强峰,固有燃速较低、着火温度较低的推进剂对嵌入金属丝较为敏感。文中数值方法计算量小,结果可靠,适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69.
星用非金属材料出气污染性质原位测试设备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成功研制了星用非金属材料出气污染性质原位测试设备, 可原位、连续、定量测试星用非金属材料出气可凝挥发物,给出全过程的出气数据。测试系统稳定、测试仪器灵敏、最小可检达4.4×10- 8g/cm 2。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多功位星用非金属材料出气污染高灵敏度原位测试设备。  相似文献   
70.
为对比研究表面处理对17-4PH不锈钢抗固体粒子冲蚀性能的影响,在17-4PH不锈钢表面进行了多弧离子镀陶瓷/金属多层膜制备、激光表面合金化(LSA)处理和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硬质合金层处理,利用划痕仪、自组装的不锈钢抗固体粒子冲蚀(SPE)装置、多冲疲劳试验机对上述三种表面处理试样的小攻角和大攻角SPE失效行为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切削是17-4PH不锈钢及其表面改性试样小攻角下固体粒子冲蚀破坏的主要失效机制,多冲型疲劳破坏是17-4PH不锈钢及其表面改性试样大攻角下固体粒子冲蚀的主要失效机制。HVOF WC-17Co涂层可显著提高17-4PH不锈钢30°小攻角和90°大攻角下SPE抗力。激光表面合金化层能够改善17-4PH不锈钢抗30°小攻角和90°大攻角下SPE性能,但SPE性能改善效果弱于HVOF喷涂涂层。TiAl N/Ti多层膜不能显著提高17-4PH不锈钢抗30°小攻角和90°大攻角的SPE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