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74篇
航空   257篇
航天技术   115篇
综合类   14篇
航天   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2 毫秒
451.
】人发样品是生物类有机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人发中Ca,Mg,Cu,Pb,Fe,Zn元素时,采用硝酸:高氯酸=4:1消解体系,电热板加热常压消解大约2小时,样品呈湿盐态.以去离子水稀释定容,测定溶液为无色、透明,分别上机测定以上各元素.本测定方法技术关键在于消解温度不得超过250℃,消解完全后要赶尽高氯酸.测定Ca、Mg时,用0.1%SrCl2水溶液定容,以消除共存物的干扰.对各元素的仪器测定条件要仔细优选,确定最佳工作状态,做吸光度—浓度曲线,确定人发样品中各微量元素的含量.定期测定飞行员头发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可以对飞行员生理与心理状态的早期变化做出予警,及时防治,以保障飞行员的健康.  相似文献   
452.
利用自行合成的含磷芳香族二胺单体--二(3-氨基苯基)苯基氧化磷(DAPPO),制备了一系列含磷聚酰亚胺薄膜.在原子氧地面模拟设备中对该薄膜进行了原子氧暴露实验,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手段对原子氧暴露前后薄膜表面的聚集态结构和化学结构演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原子氧暴露后,引入含磷二胺单体的聚酰亚胺薄膜表面形成了富磷保护层,剥蚀率减小,抗原子氧性能明显提高, 磷质量分数为5.47%的聚酰亚胺薄膜在原子氧作用20h的总剥蚀率分别降低为Kapton和Upliex-R型聚酰亚胺的13%和20%.  相似文献   
453.
介绍了一种新的硅微陀螺仪闭环驱动方案.该方案采用推挽驱动方式,即在陀螺仪活动梳齿两边的驱动电极上分别施加同相交流电压和反相直流电压.对驱动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驱动力矩的频段与噪声信号频段是分离的.在此基础上,利用锁相技术满足正弦自激振荡的相角和增益条件,建立环路的自激振荡,实现了闭环控制.同时在闭环回路中利用正弦自激振荡的相角条件和锁相环的鉴相特性,消除了驱动信号对驱动检测信号的同频干扰,抑制了环路中的噪声干扰.试验结果显示,驱动电压的频率和幅度的变化量均在0.02%以下,实现了驱动稳幅稳频的目的,陀螺仪精度和可靠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54.
星载铷原子钟物理部分作为星载铷原子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热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星载铷原子钟的性能与使用寿命。应用Flotherm软件对铷原子钟物理部分进行建模、仿真求解,对热设计进行优化,满足了星载铷原子钟物理部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55.
在航空航天领域中,惯性陀螺等精密器件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目前大多采用人工装配的方法,装配效率低、装配过程受人主观影响大。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采用基于Faster R-CNN模型的目标识别算法,通过VGG16特征提取网络提取特征信息,在模型训练过程中利用COCO数据集的深度网络模型进行迁移训练,防止模型过拟合并加速参数的训练过程。同时,该方法还与其他深度学习模型以及传统的目标识别算法进行了对比,在自建的数据模型测试集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VGG16的Faster R-CNN目标识别模型在复杂环境及物体发生遮挡的情况下对于惯性陀螺的识别具有明显的优势,准确率可达到87.80%,召回率80.30%,识别速度可达到15FPS,能够满足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456.
运载火箭姿态控制稳定性多速率陀螺组合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运载火箭飞行姿态控制中采用多速率陀螺组合代替单速率陀螺的问题,提出了任意数量速率陀螺组合的斜率计算方法,方法适用于大型运载火箭一级飞行速率陀螺组合姿态控制方式。推导了组合斜率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并将不确定度纳入组合系数矩阵的计算当中,从而给出了一套工程实用的多速率陀螺组合姿态控制弹性稳定性策略。利用工程实例说明了组合速率陀螺较单个陀螺的优势。多速率陀螺的使用降低了对全箭模态试验振型斜率选位和斜率测量精度的要求,可为未来运载火箭不开展全箭试验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57.
刘庆博  任顺清  曾鸣  王常虹 《宇航学报》2018,39(10):1134-1140
为提高液浮陀螺仪在双轴转台上的标定精度,将双轴转台的误差,陀螺仪的安装误差以及陀螺仪自身的静态误差建立在陀螺仪的标定模型中,在1g重力场中分别建立了16位置和20位置陀螺仪的标定方案。采用误差分离技术与最小二乘法来标定液浮陀螺仪的误差模型系数。与传统的8位置标定方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的两种多位置标定方法可以自动规避或补偿双轴转台误差,也可消除不易测量的陀螺仪安装误差对标定结果的影响,以此来提高液浮陀螺仪的标定精度。最后对提出的多位置标定方法进行误差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58.
针对三轴速率平台进行三自由度的动态摇摆时出现的平台台体线性漂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余弦耦合的三轴速率平台稳定回路控制结构优化方法。当三轴平台进行三自由度摇摆运动时,由于框架间角运动激励的物理耦合和角运动解耦激励的数学耦合,平台台体会产生动态漂移。首先建立三轴平台的角运动输出模型,再根据传递特性将平台基座上的角运动代入到台体伺服控制回路中得到交叉耦合误差项。其次,对比三轴速率陀螺平台和三轴位置陀螺平台在稳定回路控制结构上的异同,分析动态摇摆条件下造成平台台体出现正余弦耦合误差和台体大漂移率误差的形成机理,根据误差源进一步对三轴速率平台的稳定回路控制结构进行了设计优化。最后通过仿真和三自由度转台摇摆试验可见,摇摆过程中不再出现框架角的较大线性漂移,验证了稳定回路结构优化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59.
几种新型陀螺简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何传五 《航天控制》2001,19(2):73-79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 ,对惯性测量装置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利用不同原理研制成的陀螺在各种领域均有不同应用。本文仅就微机械陀螺、半球谐振陀螺、挠性陀螺、光纤陀螺的原理、结构及特性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460.
为了满足新一代卫星平台高精度、高稳定度的需求,研制了一种磁悬浮惯性执行机构用功耗低、精度高、体积小、重量轻的高速无刷直流电机,提出了多约束条件下电机定子结构和转子磁体结构的设计优化原则及方法,并就高精度的锁相速度控制以及铁耗和转矩脉动的抑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高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在磁悬浮惯性执行机构中的应用研究现状,指明了所提出的设计原则和控制方法对提高磁悬浮惯性执行机构整体性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