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2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510篇
航空   1409篇
航天技术   268篇
综合类   296篇
航天   2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0 毫秒
981.
叙述了美国MTS公司生产的MTS-810(809)系列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负荷系统、DC检测器和量程校准模块的原理、调整方法和力值校准方法。  相似文献   
982.
值得重视的复合材料研究新动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翘  陈万金  罗焱 《宇航材料工艺》1999,29(1):nex33-0048
参考国外复合材料研究动向,考虑到国内的实际,为拓宽复合材料应用领域,提出复合材料降价、改进简化复合工艺、减少辅助设施和复合材料再生利用等三个问题,其中降价问题采取四种技术途径,供大家研讨。  相似文献   
983.
胡瑛 《火箭推进》2007,33(1):55-58,54
利用Active X技术并结合Excel功能,开发出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数据曲线绘制软件,重点介绍绘制软件程序的组成和功能,给出了关键部分的程序框图。软件可供试验数据分析时参考。  相似文献   
984.
应力St)为Poisson更新过程时结构可靠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讨论应力S(t)为Poisson更新过程时结构可靠度。获得在设计基准期(0,T)内重复应力循环发生次数服从Poisson更新过程时结构可靠度达表式。  相似文献   
985.
本文针对数字式电液作动器的位置控制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的算法,能够实时的对数字式电液作动器系统的状态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的状态完成位置控制。在阀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方法和脉冲数量调制(Pulse Number Modulation, PNM)方法的基础上,改进了数字阀系统的控制方法。建立了完整的数字式电液作动器系统的模型,通过软件联合仿真得到作动器的控制结果。最终结果表明:采用基于模型的算法,能够使得作动器的追踪精度达到0.5mm。与传统方法相比,此方法逻辑简单,可行性强,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86.
工程中多数裂纹构件的受载是随机的,为了更合理、更准确地预测出服役裂纹构件的剩余寿命,针对裂纹构件承受平稳随机载荷且载荷历程的具体特征、载荷水平及载荷作用频度未知的情况,提出了一种预测疲劳裂纹扩展寿命的新方法。该方法根据一段时间对裂纹扩展情况的跟踪观测,推断裂纹扩展规律,实现疲劳裂纹扩展剩余寿命预测。根据应力大小与载荷作用频度是否均已知,将该方法分为两阶段观测法与单阶段观测法。结合一个具体的工程案例,详细阐述了该方法的应用,且验证了其可行性。所提出的方法应用方便、操作简单,可作为工程中预测疲劳裂纹剩余寿命的一种依据。  相似文献   
987.
盛贤君  钟声  姜涛 《航空动力学报》2014,29(9):2091-2096
为防止翅翼结构因干扰而产生振颤,以柔性悬臂梁结构为被控对象,提出一种参数自整定的分数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在利用遗传算法取得优化参数后,通过模糊规则第2次对控制器参数进行在线整定,以达到实时最优控制的目的.在Simulink软件环境下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分数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具有记忆性,动态表征能力强.与常规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相比,冲击激励下的系统响应稳态时间缩短0.9s;简谐激励下的系统响应衰减幅度从88%提升到96%;随机激励下系统响应抖动减小,提高了稳定性.  相似文献   
988.
The validity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finite element model(FEM) and modal test data is strongly affected by three factors, i.e., quality of excitation and measurement points in modal test,FEM reduction methods, and correlation check techniques. A new criterion based on modified mode participation(MMP) for choosing the best excitation point is presented. Comparison between this new criterion and mode participation(MP) criterion is made by using Case 1 with a simple printed circuit board(PCB).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is new criterion produces better results. In Case 2, 35 measurement points are selected to perform modal test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while 9 selected in Case 3.System equivalent reduction expansion process(SEREP), modal assurance criteria(MAC), coordinate modal assurance criteria(CoMAC), pseudo orthogonality check(POC) and coordinate orthogonality check(CORTHOG) are used to show the error introduced by modal test in Cases 2 and 3. Case 2 shows that additional errors which cannot be identified by using CoMAC can be found by using CORTHOG.In both Cases 2 and 3, Guyan reduction, improved reduced system(IRS) method, SEREP and Hybrid reduction are compared for accuracy and robustnes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reduction process is problem dependent. However, the IRS method is an improvement over the Guyan reduction, and the Hybrid reduction is an improvement over the SEREP reduction.  相似文献   
989.
在雷诺数8.7×10^5的条件下,运用眼镜蛇探针、压力扫描阀和表面油膜流动可视化技术对倾角为25°的Ahmed类车体尾流与尾部压力分布进行了研究。对比了模型尾部斜面上边缘和两侧不同宽度导流板对模型尾流与气动阻力的影响规律。实验发现模型尾流中存在一对对称的拖曳涡,其在尾流中心线附近形成强烈的下扫流。拖曳涡强度与模型尾部压力分布和气动阻力有直接关系,较强的拖曳涡对应的模型尾部负压以及气动阻力均较大。斜面两侧导流板宽度为1%模型长度时,不仅无减阻效果,反而会使气动阻力增加约3.0%。当导流板宽度增加为2%和3%模型长度时,能够明显削弱斜面上的分离泡,对应的减阻效果分别为3.5%和7.2%。斜面上边缘导流板可有效地抑制分离流在斜面上的再附,并消除斜面上的分离泡,其抑制拖曳涡强度和降低气动阻力的效果明显优于同等宽度的斜面两侧导流板。上边缘导流板宽度为模型长度的1%,2%和3%时,减阻率分别可达9.3%,10.7%和10.9%。  相似文献   
990.
基于遗传算法的2 维叶型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得到具有宽广低损失工作范围的静子叶片,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平台对3个不同载荷水平的静子叶栅叶型的型面、安装角及弦长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比较3个叶栅优化前后的正常特性线,认为尾缘"负载荷区域"对改善叶栅性能是有益的,且其对叶栅性能的改善效果与叶片载荷有关。结果表明:优化后叶栅性能在设计点和非设计点都有明显改善;叶片表面等熵马赫数分布类似控制扩散叶型,最大载荷点位置前移,叶型前段弯度增加,尾缘出现"负载荷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