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36篇
航空   329篇
航天技术   57篇
综合类   78篇
航天   5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Recent research projects, in the field of atmospheric re-entry technology, are focused on the design of deployable, umbrella-like Thermal Protection Systems (TPSs). These TPSs are made of flexible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fabrics, folded at launch and deployed in space for de-orbit and re-entry operations. In the present paper two possible sphere–cone configurations for the TP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from an aerodynamic point of view. The analyzed configuration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same reentry mass and maximum diameter, but have different half-cone angles (45° and 60°). The analyses involve both the evaluation of thermal and aerodynamic loads and the assessment of the capsule longitudinal stability. The aerothermodynamic analysis has been performed for the completely deployed heat shield in transitional and continuum regimes, while the longitudinal stability has been analyzed in free molecular, transitional and continuum regimes, also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heat shield deployment sequence at high altitudes.  相似文献   
32.
气喷嘴和声腔对燃烧室声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掌握气喷嘴和声腔对燃烧室声学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及解释声学实验中出现的切向频率分化现象的内在机理,采用声学有限元方法(FEM)并在单喷嘴声学模拟实验验证的基础上,从固有频率和声压分布角度分析了气喷嘴长度、声腔长度和节流嘴直径对燃烧室声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声压分布成功地解释了实验中出现的频率分化现象。结果表明:当燃烧室某阶切向振型频率与喷嘴1阶纵向振型频率相等时,喷嘴由于共振将切向振型声压幅值极值点附近的能量转移到喷嘴中,改变了燃烧室原切向振型的声压分布,因此在声学实验中产生切向频率分化现象;气喷嘴长度与节流嘴直径之间存在着耦合关系,在液氧煤油补燃发动机喷嘴设计阶段可进行组合参数匹配优化。   相似文献   
33.
针对NACA0015翼型,设计了适用于风洞研究的尾缘低频大功率合成射流致动器,对翼型尾缘合成射流作用下的非定常气动特性进行了风洞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尾缘合成射流与横流的相互作用能够有效改变作用在翼型上的气动载荷;单侧喷口喷/吸时,喷冲程气动力系数响应幅值约为吸冲程幅值的3倍;双侧喷口同时工作时,升力和力矩系数的幅值并不是单侧喷口单独工作时喷气幅值的简单叠加,而是处于单侧喷气幅值和喷吸幅值和之间;升力和力矩响应的幅值与喷流动量系数的平方根之间存在近似的线性关系;在动量系数不变时,升力和力矩系数响应的幅值会随减缩频率的增加而减小;给定合成射流器行程,升力和力矩响应幅值与合成射流频率之间近似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4.
MSC.ADAMS虚拟仿真在应急门打开机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构的运动是一个伴随诸多因素的复杂过程,采用常规的解析法无法获得较为准确的求解。为了更加真实地分析机构的运转,在某型号应急门打开机构的研发中引入了MSC.ADAMS多体动力学分析平台。首先基于MSC.ADAMS软件虚拟仿真了应急舱门的打开机构,根据适航条例的要求,确定了打开机构驱动系统性能参数;然后通过在虚拟样机上施加机构随机载荷获得机构件的强度优化载荷输入,依据该载荷为打开机构进行强度优化,为飞机研制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5.
基于GA-ELM的飞行载荷参数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用复杂飞行数据识别飞行载荷时的精度低、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结合遗传算法(GA)和极限学习机(ELM)的GA-ELM模型。该模型使用ELM神经网络作为计算核心,用遗传算法产生ELM网络输入层到隐含层的权值矩阵和隐含层偏移量;用GA-ELM模型对飞行数据进行识别,并与BP神经网络和原始ELM神经网络的识别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A-ELM模型是一种有效且高精度的飞行载荷参数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36.
温度对液体中超声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导出了超声波速度同液体压缩系数及密度关系,研究了压缩系数及密度与温度的关系,进而研究了温度对声速及声时的影响,用实验测量了不同的液体成份下的声时同温度的关系,从而提出了进行液体成份分析所必需的参量,对用超声波分析液体成份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提高产品质量及实现工业在线检测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
可靠的在线刀具磨损状态检测是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以及自动化机床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文中论述了用反传神经网络与一类模糊神经网络分析处理由力传感器和声发射传感器所测得的刀具状态信号,识别出刀具的磨损情况,从而进一步实现刀具磨损状态的在线检测,控制自动机床及时更换刀具。本研究对四种规格的钻头的磨损情况进行了全程检测,并比较分析了反传神经网络与模糊神经网络对这一问题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对处理刀具磨损状态检测均有显著的效果与很高的准确性。用一类模糊神经网络处理多传感器信息是实现刀具状态在线检测的一个极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8.
三相四桥臂逆变器可以带不平衡负载甚至单相负载。针对三相四桥臂逆变 器,提出了一种新的重复控制算法。该算法相对于传统恒压恒频(CVCF) 控制算法具 有设计简单, 不需要dq 变换, 在提高电压稳态精度的同时, 还降低了输出电压总谐波 含量(THD)。系统分析了三相四桥臂逆变器电路模型,得到整个系统的传递函数,分 析了系统的稳态误差和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了系统输出电压稳态精度高, 谐波含量低,且能有效抑制由不平衡负载引起的输出电压不平衡。  相似文献   
39.
为了研究气动力非线性对飞机静气动弹性特性及飞行载荷的影响,发展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气动力的飞机静气弹及飞行载荷计算方法。通过引入CFD计算结果,实现对线性方法中的气动力影响系数矩阵的非线性修正,采用模态法求解静气弹配平方程得到飞机非线性的气弹变形及飞行载荷。以某翼身组合体构型为计算算例,分别针对刚性模型和柔性模型,基于非线性气动力完成了飞机静气动弹性分析及载荷计算,并与线性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非线性方法可对大迎角范围内飞机静气弹变形及飞行载荷做出较合理的预测。  相似文献   
40.
Dynamicloadisoneoftheimportantoriginalparametersinstructuraldynamicanalysis.Ithasobviousinfluencestodynamicsdesign,vibrationcontrols,activecontroltechnologyandsoon.Sincel97O,manyresearchitemsinthisfieldhavebeenaccomplishedintheworld-Sometheoriesandexperimentalmethodsofdynamicloadidentificationhadbeencreatedinfrequencydomain[l'2J-Howeverftherearesomedisadvantagesthattheycouldbeadaptedonlytoidenti-fythesteady-stateloadandnottoidentifythetransientload,suchasshockloadwithshortsampling.Forvario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