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55篇
航空   215篇
航天技术   34篇
综合类   14篇
航天   1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Matching mechanism analysis on an adaptive cycle engin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s a novel aero-engine concept, adaptive cycle aero-engines (ACEs) are attracting wide atten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aviation industry due to their potential superior task adaptability along a wide flight regime. However, this superior task adaptability can only be demonstrated through proper combined engine control schedule design. It has resulted in an urgent ne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ach variable geometry modulation on engine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 Thus,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predict and discuss the effect of each variable geometry modulation on the match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engine components as well as the overall engine performance at dif-ferent operating modes, on the basis of a newly developed nonlinear component-based ACE perfor-mance model. Results show that at all four working modes, turning down the high pressure compressor variable stator vane, the low pressure turbine variable nozzle, the nozzle throat area, and turning up the core-driven fan stage variable stator vane, the high pressure turbine variable nozzle can increase the thrust at the expense of a higher high pressure turbine inlet total tempera-ture. However, the influences of these adjustments on the trends of various engine components' working points and working lines as well as the ratio of the rotation speed difference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The above results provide valuable guidance and advice for engine combined con-trol schedule design.  相似文献   
102.
变刚度连续型机械臂设计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仕能  王友渔  陈丽莎  王聪  康荣杰 《宇航学报》2018,39(12):1391-1400
针对空间机械臂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和破坏问题,提出一种能被动适应碰撞且能保证操作精度的可变刚度丝驱动连续型机械臂。在以超弹镍钛合金丝为支撑脊椎和驱动部件的基础结构上,设计了一种利用温控记忆合金改变关节内摩擦力的变刚度方法。通过运动学分析得到机械臂驱动空间、构型空间和工作空间之间的坐标映射及速度雅克比矩阵,并结合末端位置反馈设计了一个稳定的闭环运动控制器。在检测丝驱动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碰撞识别方法和相应的变刚度控制策略。运动控制和变刚度控制的实验结果表明该连续型机械臂具有良好的运动控制精度和刚度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03.
In recent years the variability of the cosmic ray flux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issues not only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bundances of cosmogenic isotopes in cosmochronic archives like, e.g., ice cores, but also for its potential impact on the terrestrial climate. It has been re-emphasized that the cosmic ray flux is not only varying due to the solar activity-induced changes of the solar wind but also in response to the changing state of the interstellar medium surrounding the heliosphere. We demonstrat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external boundary condition changes along the galactic orbit of the Sun for the flux as well as spectra of cosmic rays. Such interstellar–terrestrial relations are a major topic of the International Heliophysical Year 2007.  相似文献   
104.
结合局部次流循环的变几何轴对称进气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代姝  张悦  高婉宁  薛雁 《推进技术》2019,40(9):2003-2011
针对常规定几何轴对称进气道在低马赫数工作时流量系数低、溢流阻力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局部次流循环的变几何轴对称进气道,其通过平移进气道一级锥并引入局部次流循环重构前体激波系相结合的方法,保证了进气道在较宽马赫数范围内的流量捕获能力。通过仿真方法验证了这一设计概念的可行性,并与常规定几何轴对称进气道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该新概念可调轴对称进气道在低马赫数工作时具有良好的流量捕获性能,并且在整个工作范围内保持了较高的总压恢复性能。与按传统方法设计的定几何轴对称进气道相比,其流量系数和总压恢复系数在工作范围内的最大改善幅度分别达到27.45%和14.31%。此外,选择合适的非控制状态贴口马赫数对该设计概念的实现效果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5.
三种静气动弹性发散方法的一致性分析和验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万志强  唐长红  杨超 《航空学报》2002,23(4):342-345
 介绍了 3种静气弹发散方法 (柔度法、模态法、颤振法 ),并对这 3种方法的一致性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和证明。使用这 3种方法对 5个平板机翼模型的发散速度进行了计算,其实际发散速度也从低速风洞试验中获得。通过对比计算结果和各模型风洞试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这 3种方法的一致性。另外,还提出了在模态法和颤振法中基于发散特征向量的结构模态选取原则。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将结构分析与优化引申到气动设计中,建立了具有弯、扭、掠叶片流场结构分析能力的燃气涡轮气动设计体系,并将这一体系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子体系。介绍了各子体系的构成与功能,并在流场结构分析与优化子体系中给出了流场结构三个层次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07.
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大小调节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温干 《推进技术》1994,15(1):39-44
对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大小调节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发展的现状以及在型号上应用的情况作了综述与分析。指出了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相似文献   
108.
王进  林宏镇 《推进技术》2003,24(1):9-11
为研究可变喷管调节规律对涡扇发动机加速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基于某型涡扇发动机变几何部件特性,应用变比热容方法建立了发动机加速动态仿真模型,针对不同的喷管调节方案对发动机加速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仿真模型不仅可用于可变喷管涡扇发动机加速过程的加速性及稳定性预测,也可用于可变喷管涡扇发动机加速过程喷管调节规律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09.
针对均匀设计中的小样本数据处理问题,讨论了一种偏最小二乘与向后删除变量法相结合的变量筛选方法。首先,利用偏最小二乘建立包含尽可能多的关键自变量的全模型,然后将向后删除变量法中的每一次最小二乘回归替换为偏最小二乘回归,得到基于偏最小二乘的向后删除变量法。实验结果表明,与逐步回归法相比.该方法的预测能力明显提高,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0.
西部大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到中央与地方、东部与西部、西部各省、区、市的利益分配与协调问题,需要通过立法予以保障。但西部大开发实施六年以来,有关的立法却一直滞后,这不仅使各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缺乏法律依据,而且无法保障西部的战略性产业合理布局、有序竞争。因此,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加快制定和实施《西部开发综合促进法》、《落后地区开发法》和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