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6篇
航空   102篇
航天技术   6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研究以Ni、Ni/Cu箔片为中间层的铝/钢异种金属激光焊接行为,系统考察Cu/Ni箔片复合中间层的添加对铝/钢异种激光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焊缝横截面的组织形貌和各区域的元素分布进行观察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焊接接头的主要物相进行分析,并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焊接接头进行拉伸实验以表征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Cu/Ni箔片做复合中间层加入时,其中加入0.02 mm厚Cu箔片时焊接接头的最大剪切力提高至1754.72 N;加入0.05 mm厚Cu箔片时的最大剪切力为734.97 N,相比只添加Ni箔片时焊接接头的最大剪切力反而下降。Cu箔片的添加使得铝/钢界面的物相组成、元素分布和微观组织形态发生改变,同时增加了熔池的流动性。在靠近不锈钢侧的Fe-Al脆性相中的部分Fe原子被Cu原子取代生成新的二元韧性相,从而抑制Fe-Al二元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有效改善铝/钢的焊接性。因此,Cu/Ni箔片复合中间层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改善铝/钢异种激光焊接过程中的冶金反应,进而提高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2.
The TiAl-based laminated composite sheet of 150mm×100 mm×0.2mm, with 24 TiAl layers and 23 Nb layers laid alternately one on another, was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using the electron beam-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EB-PVD) method.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e sheet were investigated on an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a tensile testing machin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venly distributed Nb layers are well joined with the TiAl layers, and the interfaces between layers are transparent, and every interlayer spacing is of about 8 μm. The fractures appear to be a mixture of intergranular fractures and somewhat ductile quasi-cleavage ones. Despite its slight influence on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the inserts of Nb layers efficiently in-crease the room temperature ductility of TiAl-based alloys due to the crack deflection effect.  相似文献   
93.
高温TiAl合金热成形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γ-TiAl合金具有优异的高温性能,是航空发动机650~900℃服役温度区间的重要候选材料。在回顾TiAl合金发展过程与应用现状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TiAl合金铸锭熔炼、铸造、包套等温锻造、包套热挤压等热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了TiAl合金低成本近净成形技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94.
对两种61mm厚的7050-T7451铝合金板材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工艺-组织-性能的关系。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进行组织观察,并进行室温拉伸、断裂韧性、剥落腐蚀等性能测试,实验表明:两种板材的综合性能均满足AMS 4050H标准的指标要求,但一种板材的强度、断裂韧度略低于另一种相同规格的板材,而剥落腐蚀性能略好。两种产品性能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更系统的工艺控制使板材保持较好的组织均匀性、较小的再结晶比例,仅残留较少的小尺寸且均匀分布的Al7Cu2Fe相,基本无Al2Cu Mg相。  相似文献   
95.
γ-TiAl基合金的工艺、组织、性能三者关系极其密切,显微组织的控制是改善γ-TiAl基合金性能缺陷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适当的加工工艺又是实现显微组织控制的手段.按照工艺、组织、性能这个关系,本文旨在阐述几种典型工艺下的γ-TiAl基合金的显微组织特征,为试图通过组织控制来改善γ-TiAl基合金的性能缺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不同温度下IC10合金的本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材料试验机(MTS809)测得IC10合金在很宽的温度范围(25~800 ℃)和不同应变率(10-5~10-2s-1)内的应力 应变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室温下IC10合金的流变行为对应变率不太敏感;相同应变率(10-4s-1)下,流变行为对温度较敏感;在不同应变率、25~800 ℃温度范围内,IC10合金的屈服应力变化很小。基于试验数据,修正并拟合了Johnson-Cook方程,并利用该方程对不同温度和不同应变率下IC10合金的流变应力进行预测。与试验数据对比表明,修正后的Johnson-Cook方程能较好地描述IC10合金在不同的温度和应变率条件下的流变行为。  相似文献   
97.
研究了Fe对XD工艺原位生成NiAl-TiB2复合材料室温压缩性能的影响及其微观机制。加入25at%Fe元素后,其室温压缩变形量可达20%。分析透射电子显微术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术研究表明,NiAl(Fe)-TiB2复合材料中,除β-Ni(Al,Fe)、γ′-(Ni,Fe)3Al相及TiB2颗粒外,还生成了一种新的Fe(Ni,Al,Ti)相。和基体相比,该相有较高的Fe含量,分布于枝晶间,可提高材料的塑性。Fe(Ni,Al,Ti)相属面心立方结构,点阵常数为a=1.068nm,它与基体和增强颗粒之间结合紧密,界面无反应产物。  相似文献   
98.
在对"三体"摩擦焊热机械处理(TMP)的作用原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接头的组织变化和动态再结晶规律,从而形成了以摩擦焊热力耦合与焊后热处理制度复合的TMP模式。  相似文献   
99.
合金元素Y对高铌TiAl高温合金长期抗氧化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含Y量对高铌TiAl合金在900℃恒温条件下,1000h的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从长期看,氧化速率、氧化膜结构以及氧化膜抗剥落能力均与Y含量有关.在900℃等温氧化条件下,0.4 at%Y含量能有效提高高铌TiAl合金的抗氧化性,而高Y含量对与抗氧化性的负面影响在氧化初始阶段已经十分明显.通过对氧化后样品SEM和EDS分析发现,适量Y元素的加入可以细化氧化物颗粒,促使合金表面形成连续Al2O3保护膜,提高氧化膜与合金基体的粘附性,从而提高高铌TiAl合金的高温长期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00.
研究了Ti-47Al-2Cr-1Nb (at%) 合金的等温变形复合热机械处理晶粒细化工艺及显微组织变化特征.通过两次等温变形(变形量70%以上)加中间热处理,破碎了粗大的铸态层片晶团,热处理后得到均匀的等轴γ细晶.变形态的微观组织显示,等温变形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再结晶,使流变曲线出现明显的流变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