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42篇
航空   275篇
航天技术   13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7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结构改性酚醛树脂基材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616酚醛树脂基础上,研究了碳布增强邻苯基苯酚改性酚醛材料的成碳、力学及烧蚀性能,并对基体进行了添加填料改性,碳布织物进行单层针刺改进.结果表明,改性酚醛树脂材料的力学性能与钡酚醛材料相当,烧蚀性能提高,碳粉加入后,抗烧蚀性能进一步提高,针刺结构能提高材料综合力学性能,材料烧蚀过程中分层现象减少。  相似文献   
92.
硼酚醛树脂/丁腈橡胶烧蚀材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硼酚醛树脂/丁腈胶烧蚀材料体系的烧蚀机理,并详细研究了硼酚醛树脂含量对烧蚀材料烧蚀性能、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硼酚醛树脂可以显著提高烧蚀材料的耐烧蚀性能,同时对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有相反的影响,并对胶料具有延迟硫化作用。  相似文献   
93.
王仲群  苑玲 《上海航天》1999,16(2):62-64
介绍了648#环氧树脂/BF3MEA体系树脂浇注体的制备方法,讨论了固化剂的加入方法、模具尺寸和脱泡温度对试样制备质量的影响。发现固化剂融熔后加入树脂中经100°C真空脱泡45min,再浇注固化,试样的制备质量最好。研究还发现,模具尺寸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试样在冷却阶段发生在长度方向的收缩受阻,导致试样在模具中断裂,因此模腔尺寸设计应合理。  相似文献   
94.
有机硅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紫外固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端甲氧基聚硅氧烷对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酯进行了改性,该改性体系在安息香甲醚为引发剂时可成功地进行紫外固化,实验结果表明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可明显改善体系的柔韧性,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可明显改善体系的粘度,提高紫外固化活性,三乙醇胺能有效防止氧气对自由基聚合的表面阻聚作用。  相似文献   
95.
基于光敏树脂分析的3D打印加速度传感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MEMS加速度传感器所采用的硅微机械加工技术存在个性化定制、小批量生产成本方面的不足,而3D打印技术的优势就在于无需模具的自由化定制、一机多用实现低成本产品生产,3D打印的发展趋势就是实现微纳尺度结构的制造。在此背景下,采用光固化立体成型技术设计了一种3D打印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结构。传感器基底使用耐高温光敏树脂制作,并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在基底表面印制导电碳浆形成应变计结构。为此,首先对耐高温光敏树脂的相关热学与机械性能进行分析。通过测试,得到该光敏树脂固化后的起始分解温度等热力学参数。其次,通过控制光敏树脂紫外光固化时间,取得了较好杨氏模量和弯曲强度的树脂,且为该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仿真优化与制作工艺提供了必需数据与重要依据。除此之外,还对所设计的碳浆应变计结构进行了测试,得到了有效灵敏系数。通过以上工作,为最终实现3D打印加速度传感器的制作做好铺垫,助力3D打印技术与MEMS传感器技术相融合。  相似文献   
96.
研制了一种室温固化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涂料。研究结果显示,涂料热导率为0.266W/(m.K),比热容为1.993kJ/kg.K;拉伸强度为3.15MPa;断裂伸长率为30%;并具有较好的耐烧蚀性能以及良好的附着力;该涂层短时可耐450℃的高温,并且与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之间具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涂料采用丙酮和二甲苯作为混合溶剂,可用于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壳体表面的外热防护。  相似文献   
97.
原效坤  李树杰  张听 《航空学报》2007,28(2):451-455
 以一种聚硅氧烷类有机硅树脂YR3370(GE Toshiba Silicones)为连接剂,连接了反应烧结SiC(RBSiC)陶瓷。连接件在1 100~1 300℃的99.99%N2气流中进行热处理。用三点弯曲强度实验测定连接件的强度,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热重测试分析显微结构和化学反应。在连接温度为1 200 ℃时,连接件的三点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197 MPa。连接层是由有机硅树脂YR3370裂解生成的无定形SixOyCz陶瓷,其结构连续均匀致密,厚度在2~5 μm之间。连接机理是通过无定形SixOyCz陶瓷的无机粘接作用在RBSiC陶瓷基体和连接层之间形成连续的化学键。  相似文献   
98.
2.5D石英/酚醛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编织型复合材料-2.5D石英/酚醛复合材料作了初步的研究,采用先进的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进行复合成型,并对其力学性能、热物理性能和烧蚀性能做了研究与分析。研究表明2.5D石英/酚醛复合材料不但具有较好的整体力学性能,而且是一种优良的抗烧蚀、防热材料。  相似文献   
99.
氰酸酯/线性酚醛/环氧树脂三元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氰酸酯树脂/ 环氧树脂体系中引入了线性酚醛树脂,得到氰酸酯树脂/ 环氧树脂/ 线性酚醛树脂三元共聚体系。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研究了三元共聚体系的反应动力学,根据Kissinger 方程和Ozawa 方程得到体系的表观活化能( Ea) :62. 94kJ / mol,确定了体系的反应速率常数K。比较了纯氰酸酯树脂、氰酸酯/ 环氧树脂体系和三元树脂体系玻璃布层压板的力学性能、介电性能以及吸湿率。结果表明,线性酚醛树脂用量为15wt %的三元体系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分别比氰酸酯/ 环氧树脂体系复合材料提高了6 %和15 %,介电损耗和吸水率分别降低了33 %和8 %。  相似文献   
100.
环氧纳米复合材料的空间环境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研究了纳米粒子对环氧648树脂空间环境性能的影响,主要空间环境模拟试验包括真空挥发、电子辐照、常压冷热循环和热真空试验等。结果表明,纳米TiO2、SiO2的加入能大幅度提高环氧648树脂的空间出气性能。树脂的冲击强度分别提高59%和20%,电子辐照后性能变化不大,常压、真空热循环后性能有所降低,添加纳米材料的有些性能还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