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364篇
  国内免费   218篇
航空   521篇
航天技术   200篇
综合类   20篇
航天   40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Remotely sensed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thermal images are required for various applications in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At present, availability of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200 m) thermal images are limited. The temporal resolution of such images is also low. Whereas, coarser spatial resolution (∼1000 m) thermal images with high revisiting capability (∼1 day) are freely available. To bridge this gap, present study attempts to downscale coarser spatial resolution thermal image to finer spatial resolution us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 and vegetation indices over a heterogeneous landscape of India. Five regression based models namely (i) Disaggregation of Radiometric Temperature (DisTrad), (ii) Temperature Sharpening (TsHARP), (iii) TsHARP with local variant, (iv) Least median square regression downscaling (LMSDS) and (v) Pace regression downscaling (PRDS) are applied to downscale LST of Landsat Thematic Mapper (TM) and Terra MODIS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images. All the five models are first evaluated on Landsat image aggregated to 960 m resolution and downscaled to 480 m and 240 m resolution. The downscale accuracy is achieved using LMSDS and PRDS models at 240 m resolution at 0.61 °C and 0.75 °C respectively. MODIS data downscaled from 1000 m to 250 m spatial resolution results 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 of 1.43 °C and 1.62 °C for LMSDS and PRDS models, respectively. The LMSDS model is less sensitive to outliers in heterogeneous landscape and provides higher accuracy when compared to other models. Downscaling model is found to be suitable for agricultural and vegetated landscapes up to a spatial resolution of 250 m but not applicable to water bodies, dry river bed sand sandy open areas.  相似文献   
992.
为保证在相应运行环境下星载铷钟的可靠性,对其关键组件热支撑结构、大功率器件分布等方面进行了热设计,并利用ANSYS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热设计和热仿真分析,避免了热流密度迅速升高,确保了大功率器件可以在正常的工作范围内工作,实现了整机的热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3.
刘骁  国义军  刘伟  曾磊 《宇航学报》2016,37(9):1150-1156
针对碳化烧蚀热防护材料三维温度场计算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弹簧松弛法模拟防热层表面后退运动,应用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描述材料内部热解过程,内部温度场计算模型考虑了防热材料的热传导、热解吸热、热解气体在碳化层内的流动以及热解气体与碳化层之间的热交换。对控制方程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离散,时间方向采用Newton-GMRES隐式迭代推进求解。将计算结果与经典程序的计算结果及实验数据进行了比对,初步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并通过球头算例展示了程序对三维问题的良好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994.
文章基于本质安全理念,结合KM6真空热试验系统工程实际,提炼出KM6安全设计层次并进行应用分析,以本质安全的视角定性地分析和评价了KM6的安全现状,可为其他同类真空热试验系统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95.
为获取液体火箭推力室热防护方案构建的基础数据,结合单点瞬态法,提出了基于L-M算法测量壁面热流密度的方法。通过模拟热流密度分析算法中关键参数对求解精度的影响,给出关键参数的选取建议。在此基础上,对过氧化氢煤油推力室典型试验工况进行热流密度测量。结果表明:圆筒段末端壁面热流密度为3.35MW/m2,喉部位置单组元工况下壁面热流密度为2.21MW/m2,双组元工况下壁面热流密度为10.59MW/m2,热流密度变化过程与室压变化过程完全对应。变工况过程中近壁处燃气温度存在恢复过程,燃气温度稳定后,壁面热流密度也达到稳定状态。本文提出的方法可迅速、准确地测量推力室壁面热流密度。  相似文献   
996.
杜磊  孙波  代春良  卓长飞 《推进技术》2021,42(4):950-960
为研究壁面温度条件对层流、转捩、湍流状态下斜爆震发动机进气道流场结构、流场参数的影响,选取Ma10级、具有曲面压缩段的斜爆震发动机进气道为研究对象进行数值模拟,对进气道壁面附近激波诱导分离区、热边界层的变化进行了深入探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进气道肩部圆弧过渡段出现的再层流化现象,壁面冷却对其起抑制作用,绝热壁面条件下再层流化程度最为严重。壁面温度的增加有利于延缓流动转捩,同时也导致了分离区尺寸的增加以及转捩、湍流状态下分离区主体位置逐渐前移,进气道内通道的转捩为分离诱导转捩,转捩位置主要受到分离点位置的影响,整体表现为壁面温度增加转捩位置前移。进气道出口顶板侧热边界层厚度随着壁面温度的增加逐渐变厚,转捩状态下热边界层厚度变化可达5%,温度峰值也随着壁面温度的增加逐渐增加,且峰值位置逐渐靠近壁面。壁面温度条件相同时,层流状态下热流、热边界层厚度均较小。转捩、湍流状态下进气道出口顶板侧热边界层较厚,约为层流状态3倍,同时转捩、湍流状态下热边界层厚度相差可达2%。  相似文献   
997.
韩兆鹏  郭晟  刘亚冰  侯金丽  韦宝禧  冮强 《推进技术》2021,42(10):2267-2276
本文面向组合动力对过氧化氢煤油推力室的应用需求,建立工程计算方法以进行热防护方案设计。通过修正燃气对流换热系数和引入液膜分解率完善工程算法,使工程计算结果与三维流固热耦合计算结果和实际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对组合动力用推力室进行热防护方案设计,结果表明:采用头部过氧化氢液膜和身部过氧化氢再生的方式可实现可靠热防护,其中,液膜流量在氧化剂中占比为30%。采用上述研究思路具备开展快速方案论证的能力,可在众多方案中选出热防护性能较优的方案。  相似文献   
998.
采用自制新型无机白色填料、无机黏结剂制备了高稳定无机热控涂层。对热控涂层的厚度、面密度、热辐射性能、真空挥发性、热循环性能、空间环境稳定性(真空-紫外、真空-质子、真空-电子、原子氧)及多种基材的适应性进行了测试与验证。结果表明:新型无机热控涂层的太阳吸收比≤0.07、半球发射率≥0.90、面密度200~360 g/m~2,经过地面模拟空间环境试验后涂层的太阳吸收比退化量较小,具有优异的空间环境稳定性,适用于多种基材表面。  相似文献   
999.
基于国内外热试验软件的发展情况,文章提出了航天器真空热环境适应性试验、分析及评价一体化软件平台。在国内现有热试验测控软件的基础上,软件平台集成了国内关于热试验偏差、真空热环境效应及试验污染效应等研究的最新成果,同时又扩展了一些必需的功能模块。最后详细描述了该软件平台的基本组成和各模块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00.
高超声速流动壁面催化复合气动加热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超声速流动壁面催化特性,计算了不同壁面催化复合系数条件下的球锥驻点热环境。引入了经验证的数值求解Navier Stokes方程的方法,在不同壁温500K~2500K的条件下分别分析了O 2和N 2气体在壁面处的催化复合气动加热特性,得到如下结论:(1) 原子复合放热将提高近壁面温度梯度,改变近壁面组分分布;原子复合放热一部分加热飞行器形成组分扩散热流,一部分加热近壁气体提高近壁温度梯度。(2) 在壁面催化复合系数较小时,原子复合放热主要转化为组分扩散加热,对于不同壁面温度,壁面催化复合系数α<0.1时,单一气体反应组分扩散热流小于总热流的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