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24篇
航天技术   1篇
航天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
随着航天器供配电系统的快速发展,大功率机电负载的使用逐渐增多,对其负载供电品质的要求也日益严格。针对高压大功率舵机负载工作状态变化大、要求响应快、动态指标高,导致机电舵机负载在工作过程中会频繁出现换向、加减速的工作特点,对电动舵机高速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反灌能量进行供配电系统影响分析,提出供配电系统反灌浪涌抑制策略,提升供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确保航天器飞行任务中舵机负载的全程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2.
钱坤  谢寿生  何秀然 《推进技术》2005,26(4):339-343
针对热电偶(阻)型温度传感器呈现较强的惯性,提出一种基于矩阵奇异分解的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将喘振信息与温度传感器输出信号相融合,分别消除了发动机进口温度T1约1.2%和涡轮后燃气温度L约0.8%的静态误差;同时,还提出了利用喘振信息消除温度传感器动态误差的技术,补偿了热电偶(阻)的惯性延迟。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数据融合方法和动态补偿技术不仅算法简单有效,而且温度补偿准确,提高了发动机电子调节器工作的可靠件.  相似文献   
13.
刘嘉诚  周正贵 《推进技术》2019,40(8):1780-1791
在超声速压气机气动设计时,为实现设计点高性能和宽喘振裕度,提出采用优化方法以设计点性能为目标进行叶片设计,通过转/静子叶片几何手动修改提高压气机喘振裕度。以NASA Rotor 37为原型,应用此方法进行更高性能超声速压气机转子气动设计,并匹配静子,构成压气机级。结果表明:超声速压气机转子通道激波推出和静子大攻角分离是失速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分别进行转子叶片前掠设计、改变叶尖稠度,以控制激波位置,单转子喘振裕度可从约7%提高到18%以上;静子上采用前掠、切向弯、修改叶片数及几何进口角等措施,最终将此压气机级的喘振裕度由约18%提高到3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江勇  张百灵  梅飞 《推进技术》2010,31(5):519-522,561
用扰流插板使涡扇发动机进气道内产生不对称分布的总压畸变并使发动机出现喘振。在进气道出口即发动机进口截面测取两种不同转速下发动机的喘振压力波。应用小波分析奇异点理论,采用模极大值原理和高阶Daubechies小波多尺度分析,对喘振压力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发动机喘振波在其进口截面的波形分布特征。揭示了在两种转速下,喘振波在截面上的分布相似,其频率和幅值与转速成正比。截面中心部分表现为正脉冲,周围部分为负脉冲。在垂直方向上的幅值较大,而两翼较小。对该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初步的推论为:高压压气机引起喘振,稳态压力畸变最严重的区域和未受到畸变扰动的区域,喘振波最为强烈。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型气动正交静子叶片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轴对称子午流面上力的平衡关系及其流线曲率、气体绕压气机轴线旋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和叶片力三个影响因素,并研究了流动分离的机理和如何对流动分离进行抑制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叶片气动正交的准则。采用气动正交准则对某风扇的第一排静子叶片进行了改型设计,获得了气动正交后的新叶片,并对其进行了全三维粘性流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气动正交叶片的流场结构明显好于原型叶片。从全三维特性计算结果看,采用气动正交的叶片其喘振裕度也要明显好于原型叶片。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空学报》2020,33(8):2099-2109
Bent inlet pipes are often used in centrifugal compressors due to limited installation space, and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 on compressor stability is essential for safety and durability. This paper firstly investigates flow instability behaviors in two compressors, one with a straight inlet pipe and the other with an S-shaped bent pipe. In detail, it analyzes the resulting flow fields, instability evolution paths and surge boundar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shaped pipe obviously affects the flow field at high mass flow rates, while reverse flow mainly influences the flow field at low mass flow rates. Reverse flow first occurs at certain flow passages with a high pressure difference that is predominantly decided by the volute rather than the S-shaped bent pipe. In addition, centrifugal compressors can tolerate reverse flow to some extent so that surge would not occur immediately if reverse flow occurs unless the reverse flow region extends circumferentially and radially to a sufficiently large size. Since the S-shaped pipe is not dominant in the creation and extension of reverse flow, it does not exacerbate the stability of the central compressor to a great extent. Last but not least, the S-shaped pipe is noted to delay the occurrence of surge at 90% rotating speed, which suggests the possibility of improving compressor stability with bent inlet pipes. This result differs from the conventional understanding that inlet distortion usually deteriorates compressor stability and emphasizes the particularity of centrifugal compressors.  相似文献   
17.
压气机喘振模式识别与在线检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长征  韩伟  熊兵 《推进技术》2011,32(3):318-322
为发展一种运算简单、性能可靠的喘振在线检测系统,分析了压气机出口总压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性.当压气机逐渐进入喘振时,时域内表现为压力脉动强度的增大,频域内表现为信号能量在低频成分集中.选用标准差σp表征压力脉动强度;平均频率-f表征信号频域特性.考察了由σp和-f构成的模式平面,提出了一种综合时域和频域特性的喘振检测判据,检测门限可根据置信度要求进行设置,给出了在线检测系统的流程图.采用压气机试验台实测数据验证,该方法可有效地进行喘振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18.
涡轴发动机稳定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评定涡轴发动机的稳定性,采用了可移动插板式压力畸变发生器评定方法对其稳定性进行评定,通过分析喘振时的压力信号,得到了临界状态下的各种参数和临界畸变指数,在此基础上间接地比较了四台发动机的稳定性的好坏,并且发现该发动机由于离心压气机首先失稳从而引起发动机喘振,且低转速下对喘振的容忍能力要高于高转速状态,这些结论可以作为该型涡轴发动机改进和设计使用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刘万学 《推进技术》1989,10(4):34-38,81
本文对现役燃气涡转发动机发生的重大喘振故障作了分析,并提出防喘监控系统方案.依此方案研制出的FCJ-124防喘监控系统,在发动机试车台上和实际飞机发动机上进行多次监控喘振试验,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某型发动机喘振综合治理及扩稳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应红  李军  姜涛 《推进技术》2002,23(3):213-215
为了解决某型发动机旋转失速、喘振问题 ,在深入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该型发动机从生产、使用和修理等多个环节进行综合治理的方案。为了扩大发动机的稳定裕度 ,把第二级静叶的安装角加大了 2° ,并通过调整喷口面积来弥补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进行了相应的试验 ,结果表明 ,这种方法对于减少大修发动机失速、喘振是有效的 ,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