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99篇
航空   184篇
航天技术   73篇
综合类   25篇
航天   9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基于混合集合规划的机位分配约束规划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现有数学规划方法只能简单描述停机位分配问题而且不能全局搜索最优解的问题,应用混合集合规划方法进行数据建模和逻辑建模,并设计切实可行的求解策略,从而实现全局搜索最优解。对典型实例进行了计算及对比分析,混合集合规划方法能够得出全局最优解,并且最优分配结果的优化目标提升了2%。结果表明,基于混合集合规划的约束规划模型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02.
许允斗  赵云  张东胜  徐郑和  姚建涛  赵永生 《航空学报》2019,40(6):422677-422677
首先提出了一类含较少运动副四支链两转一移三自由度(2R1T)并联机构(PMs)2RPU-UPR-RPR和2UPR-RPU-RPR,然后提出了极限约束力螺旋系的概念,分析四支链2R1T并联机构末端的极限约束力螺旋系,对所提出的四支链2R1T并联机构是否同类机构中含运动副最少进行了论证。基于提出的四支链并联机构构造了一种五自由度混联机器人机构,建立了2-RPU-UPR-RPR并联机构的位置反解模型,并将其等效成一个三自由度串联机构RPR,进而对整个混联机器人机构进行了位置正反解分析,建立得到了混联机器人机构位置反解的显式解析表达式,并用加工球面轨迹的算例对所建运动学模型的正确性进行验证。提出的五自由度混联机器人含有极少的运动副,且所有转动自由度均具有连续转轴,能够得到解析的位置模型表达式,很容易实现轨迹规划与运动控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3.
空间细胞机器人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航  赵阳  田浩  安德孝 《宇航学报》2018,39(10):1071-1080
针对传统空间操控装置难以适应未来大型空间设施在轨建设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实现多层次自重构的空间细胞机器人系统,并对其概念体系以及设计理念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空间三角桁架装配场景下的空间细胞机器人系统硬件设计。提出了空间细胞机器人系统关键技术,包括多智能体协同不确定行为规划、多层次机器人系统构型决策、多智能体协同无环境地图自主导航以及多智能体分层协同分布式控制等。最后结合空间细胞机器人系统的特点与优势,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4.
李晓宝  赵国荣  张友安  郭志强 《航空学报》2019,40(5):322569-322569
针对机动目标的末制导拦截问题,设计了一种带终端角度约束的有限时间收敛终端滑模制导律。首先,分析了现有非奇异终端滑模制导律存在的滑模面不能严格有限时间收敛的问题,进而构造了一种新型的非奇异终端滑模面。其次,设计了一种对目标机动上界的自适应估计,提出了一种自适应严格收敛非奇异终端滑模制导律的设计方法。最后,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设计的制导律能够使得制导系统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零,并且保证了滑模面在收敛过程中不存在非收敛因子,是严格有限时间收敛的。仿真实验验证了该制导律能够有效地拦截机动目标,同时和与现有的非奇异终端滑模制导律以及基于转换滑模面的非奇异制导律相比,拦截时间更短,终端攻击角度精度更高,导弹机动消耗的能量更少。  相似文献   
105.
In this paper, a neural network based adaptive prescribed performance control scheme is proposed for the altitude and attitude tracking system of the unmanned helicopter in the presence of state and output constraints. For handling the state constraints, the barrier Lyapunov function and the saturation function are employed. And, the prescribed performance method is used to deal with the flapping angle constraints for the unmanned helicopter. It is proved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 approach can ensure that all the signals of the resulting closed-loop system are bounded, and the tracking errors are within the prescribed performance bounds for all time.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scheme.  相似文献   
106.
研究了两端弹性转动约束跨中受集中力作用梁的弯曲特性,给出了弯矩和挠度计算公式,分析了转动约束刚度对弯曲特性的影响。梁的弯曲特性不仅与转动约束刚度有关,而且还与梁的长度及弯曲刚度有关。当转动约束刚度参数小于0.01时,可近似按刚性转动约束计算;当转动约束刚度参数大于12时,可近似按自由转动约束计算。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拉线位移传感器在机器人标定领域国内外应用现状的研究,简略介绍了单线式一维和三线式三维测量系统,并提出一种单线复用三维测量系统模型。结合各测量系统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参数辨识算法。为了选取合适的标定校准点,以码垛机器人为例,分析了机器人工作空间中不同位置扰动误差对拉线测量值的影响。对机器人名义D-H参数和拉线测量值等制造模拟误差进行仿真标定。仿真结果表明,标定后定位精度提升90%,最后通过运动学标定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标定方法的有效性,并指出仍需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08.
张宽桥  杨锁昌  李宝晨  刘畅 《航空学报》2019,40(11):323227-323227
针对打击机动目标的制导问题,设计了一种同时考虑攻击角度约束、自动驾驶仪动态特性和固定时间收敛的新型制导律。首先,基于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和固定时间稳定性理论,采用反步递推方法设计制导律。在制导律设计过程中,设计了一种固定时间收敛的非奇异终端滑模面,基于固定时间控制和滑模控制,设计虚拟控制律,构造一种非线性一阶滤波器解决传统反步设计中的"微分膨胀"问题。基于超螺旋算法和固定时间稳定性理论,设计了一种固定时间收敛的滑模干扰观测器,用于估计目标机动等干扰。然后,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对制导律的固定时间稳定性进行了证明,并给出了收敛时间的表达式。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制导律的有效性,和现有制导律相比,所提制导律具有较高的制导精度和角度约束精度、较快的系统收敛速度以及较少的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109.
为了提高船舶焊接质量,采用机器人柔性化焊接系统堆焊镍合金阀盘。设计了高效、高质量的机器人焊接系统,对SNCrW不锈钢进行了焊接工艺研究,并对样件进行了检验分析。经检验,不存在超过0.06mm的缺陷,完全符合阀盘质量检测标准,属于合格产品,完成了国内首个高质量镍基堆焊阀盘的焊接。  相似文献   
110.
Flight vehicle conceptual design appears to be a promising area for application of the Genetic Algorithm (GA) as an approach to help to automate part of the design process. This computational research effort strives to develop a propulsion system design strategy for liquid rocket to optimize take-off mass, satisfying the mission range under the constraint of axial overload. The method by which this process is accomplished by using GA as optimizer is outlined in this paper. Convergence of GA is improved by introducing initial population based on Design of Experiments Techniq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